APP下载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5-09-24顾晓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9期
关键词:平均数投篮数学模型

顾晓燕

数学模型指的是利用数学语言来概括或者是近似地对某一个现实世界事物特征、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进行有效描述的数学结构类型。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以及掌握数学的现实意义。

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模型思想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引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跟数学有着关系的素材,或者是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在使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事例的基础上,将生动的情境将知识展示给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背景进行有效的分析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头脑中目前现有的生活以及学习等经验进行有效的激活。同时也可以促使小学生使用积累的经验去感受隐含的以及学习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进一步了解模型思想。例如:在进行“平均数”模型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造一个情境:首先由教师构建平均数模型,例如:0~3分为低级,4~6分为中等,7~9分为优秀,10分为满分。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求取平均数大小。选取男同学10人,选取女同学12人,男女两组同学开展投篮比赛,每人投10个球,那么男生组以及女生组哪个组的投篮水平更高?对学生进行数学模型启发:“只有相同条件下得出的分数才能被用于平均数的计算”。一般来说,学生在进行投篮水平比较的时候会选择比较两组的投篮总分、对每组中的最好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等,但是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上述方法对判断投篮水平是不可行的,这种初步建模宣告失败。要使用怎样的方法才可以更加准确地完成比较分析呢?所以,“平均数”模型建构就成为学生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将新的数学问题解决了。

二、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使其掌握模型建构方法

数学的学习,有很多种方法。首先是动手实践,其次是合作交流,最后是自主探索。在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足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同时需要保证活动具备足够的生动性以及个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实现进一步的自主探索学习以及合作交流学习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归纳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同时主动发现问题的所在,进一步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最后有效地实现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的构建。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使其掌握模型构建方法。通过有效的观察、操作、假设以及验证,可以将模型思想有效地渗透,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促使学生掌握模型建构的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应用数学模型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很多问题,一般来说均是按照现实的实际情境完成研究分析的。通过目前现有的数学知识的使用来完成模型的构建,最后将各种问题顺利地解决掉。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均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来有效地解答,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数学模型思想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深入地体验到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的实际用途,同时对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体会到模型带来的快乐。例如:学习“圆的周长”之后,促使那些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通过自行车来完成家到学校距离的丈量;在完成“统计”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对班里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调查记录。在进行统计之前,需要制定相应的调查表格,设置“姓名”“性别”“身高”“体重”等项目,对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不仅如此,还要去网上或者是图书馆收集具体的健康标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学生的健康状况等。上述例子是一个以概括方式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可见,在新知探索中融入“模型建构”的实质是让学生经历分析与归纳、抽象与概括的数学思维过程。

综上所述,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入模型思想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数学模型思想的引入,有利于对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进行培养,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等。要实现数学模型思想的有效融入,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实现进一步的探索发现,对那些更有效的、更加实用的融入方法以及融入策略进行有效的总结以及分析,对学生的建模意识以及建模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才可以在对数学世界的探索过程中,促使学生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港闸区唐闸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均数投篮数学模型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比投篮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