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湖之约 幸福之旅

2015-09-23潘孟良

广东教育·综合 2015年9期
关键词:松山湖毽球葫芦丝

潘孟良

“花园学园生态园精神家园,福缘情缘松湖缘教育良缘。”

这是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赵晓天老师为学校“园中缘”花园撰写的一副对联,也正是众多人士形容该校是“教育的世外桃源”的形象概括。这一方面是因为该校位于美丽幽静的松山湖畔,地处东莞高新经济发展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致力于高端型教育变革所开创而成的别具一格的气象。这当中包括拓展型课程的实施,给予了广大学生发展天性的自由;生态取向下的教师发展策略,给予了广大教师职业的幸福。

该校以拓展型课程为代表的课程改革成果已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等众多媒体专题报道。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实地考察后也给予高度评价。该校已然成为南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样本与典范。那么,另一方面,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生态取向下的教师发展,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具有哪些先进的特征,究竟是如何造福于教师的呢?

一、景观

松山湖自然、闲适、恬静,仿佛陶渊明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松山湖中心小学宛如松山湖般远离喧嚣和躁动,那份优雅、从容,让人震撼。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小学“十佳卓越校长”刘建平不仅是课程再造的智者,富于理性的思考;还是一位诗意的行者,挥洒浪漫教育情怀。

近年,在刘建平校长的设计与部署下,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积极开展生态取向下教师群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的教师生态发展已经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可操作性策略。

俱乐部策略:如数学磨课俱乐部,学校聘请了湖北沙市教科院副院长彭传新为导师,教师自愿报名、先到先得,然后函授、面授、展示。以“解决问题”专题为例,依次探讨了一条主线、开课结课、练习设计等系列问题。

招投标策略:如语文说教材研修,先科组投票列出若干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或内容,再由教师自愿报名,从中选题研修,最后进行汇报和答辩。

自驾游策略:如学校蔡敏胜、莫春荣、陈晓敏三位科学老师的学术自驾游就有武汉“汉·穗双城小学科学教学交流”、重庆“全国小学科学教学年会”、安徽“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论坛”。

脚手架策略:学校搭建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体验型课程发展平台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发展阶梯,供教师自主选项、研修提升。

领头雁策略:学校对磨课、说教材、学术自驾游等教师发展工作实行项目管理,教师可以自愿申报项目主持人、组建项目组,成为该项目“领头雁”。

如今,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教师生态发展已是春意盎然、百花竞开。2013年,在东莞市普通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选中,学校有18位老师入选,占全市总数的十分之一;在东莞市先进学科教研组评选中,学校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综合实践五个学科教研组均以高分当选。

二、理念

关于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国内权威人士的论述是:

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将教师的成长植根于专业发展的生境中,通过个体的学习、实践与反思,借助教师社群间的信息传递、合作与竞争、专业技能承接等方式,形成教师之间自然合作的文化氛围,建构起互利共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和谐共生、生命自主、互助合作、持续发展等特征,彰显了整体性、系统性、交互性与生成性等理念。为此,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为指导,营造良好的教师个体和群体专业发展生态环境,建构动态平衡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包括:追求和谐共生的整体性理念、彰显相互依存的系统性理念、展示互利共生的交互性理念、体现动态平衡的生成性理念。

基于国内外重要文献研究,并结合学校实际,松山湖中心小学将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的核心理念定位为:

教师发展以回归生命的本位、提升生命的质量为宏旨,自主发展彰显“我要发展”和“为用发展”、群体发展超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诗意发展兼容“专业发展”和“身心发展”。

对此理念,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在他所著的《生态取向:引领教师幸福地发展》一文中有着更为具体的论述:

教师发展,幸福是前提也是目的——

“我认为,教师富有幸福的感觉,学生才有幸福的感受;发展是教师谋生的必须,更是教师生活的本身。因此,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幸福的,教师的发展也应该是幸福的。”

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体现生命关怀——

“生态取向的教师发展提倡学习应该回归生命的本位,以激扬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为宏旨。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自我发展、生命价值和生命意识的体现。”

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强调“学习”,并且“学习”具有促进教师个体与群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功能——

“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表现为教师个体或群体生态位的拓展。而学习乃是维系和促进每个教师生态位拓展的不可或缺的限制因子,也是不同教师生态位之间协同发展的媒介。”

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的过程是发展潜能、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都有趋向稳态和平衡态的惯性。而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平台体系,创造机会,让教师自身的潜能得到提升和发展。通过打破生态平衡来形成动态的生态位,促进生态系统进入一个更高级的平衡状态,引领有效教师群体发展‘协同进化和‘生态演进。”

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的幸福状态是诗意地栖居——

“我们倡导的生态取向下教师幸福的发展,就是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以积极的生命姿态,主动参与生活,融入教师群体,协同发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教师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不仅是理论上的诉求,更是实践中的欲求。”

三、事例

抽象的理念需要事例佐证。从松山湖中心小学教师群体中择选几位老师,让他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利于理解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有利于展示该校教师幸福的真义。

阳巧玲:一节葫芦丝课背后的故事

导读: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模式,其“生态”二字究竟如何理解?在该校教师发展方式当中,有哪些细节闪耀出生态的亮光?

松山湖中心小学语文老师阳巧玲所述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的视角。她的故事当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圆梦——阳老师受家中长辈影响自小热爱音乐,长大后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语文老师与音乐关联性不大,但在学校俱乐部策略的推动下,她不但是资深的语文老师而且还成为学校专职的葫芦丝老师。学校帮她圆了儿时的梦想。舞台—— 她与学生、同事同台演出,在教学开放日里执教葫芦丝公开课吸引了众多粉丝,阳老师潜在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现,语文之外的艺术素质找到了公开展示的舞台。角色——阳老师不仅是优秀的语文老师,还是合格的葫芦丝老师、毽球老师,同时也是学校瑜珈俱乐部、肚皮舞俱乐部、健身操俱乐部和白板学习的积极分子,多样化的角色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师形象,她成为新时期多才多艺教师的典型代表。

“圆梦”“舞台”“角色”,这三个关键词内涵不同,但指向的本质却是统一的,那就是充分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传统的教师考评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师发展,而且还埋葬了教师的艺术天赋。只有生态取向下的教师发展模式, 注重了教师精神的、价值的内在需求。而这正是”生态”二字的深层涵义。

我是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是葫芦丝老师,也是葫芦丝学生;是一手硬笔好字老师,也是毽球老师。演奏葫芦丝,在大众看来是音乐人或者音乐教师的“专利”,但在学校,语文、数学等各学科的老师都会“吹”。在进入学校之前,我是不会吹葫芦丝的。

记得当时,当我在“梦起松湖”教师群中看到葫芦丝培训这个好消息时,心突然快速跳动起来,变得紧张与兴奋,竟然激动地颤抖着双手打出了这几个字:我,阳巧玲,报名!担任培训任务的于洪民老师热情地欢迎我的加入。

我如此激动与兴奋,是因为我外公能拉一手好二胡,我伯伯会吹出云雀一般的笛音,可惜的是他们都没能教我,我也只是从长辈们的口中想象着那种天籁之音。而我在中师读书时,特别想学,可家里经济拮据,只得作罢。没想到这种对音乐的渴望却与日俱增,越来越强烈!现在,30多岁的我可以在这里圆梦了!我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学校从2009年10月开始,请来广东医学院的音乐教授周彦冰老师给我们授课,直到现在。我每周挤出星期一的半天时间学习葫芦丝。经过周老师几年来的指导,我的葫芦丝技艺有了质的飞跃——学会了许多曲子,并且学到了十级,曲子包括《雪莲花开》《灞柳情》《茶歌》《篝火狂欢夜》等将近30首。

感谢学校培养了我:不但圆了我的梦,还给我们购买了不同调值的葫芦丝和巴乌;感谢学校给我一个梦想的舞台,让我与热爱音乐的老师、同学们多次同台演出,也能在舞台中扇动音乐的翅膀;更感谢学校在培养兴趣与个性的六个葫芦丝班中给我一个,让我成为专职的葫芦丝老师,与一群同我一样喜爱葫芦丝的孩子共同享受葫芦丝的美妙。

2014年4月29日,学校开放日,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上了40分钟的葫芦丝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15分钟的一手硬笔好字课——行楷《两点水 三点水》。随着葫芦丝课的进行,我只感觉到听课的老师越来越多,多得站到了多功能教室的外面。上完以后,掌声雷动。听课的人也议论纷纷,议论得最多的是:“这是语文老师吗?我不相信,肯定是教音乐的。”

作为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一员,我很幸福,在这里我圆了梦——学会了吹葫芦丝,也有许多的机会学到许多的东西。以前,我每周都要参加周三的毽球俱乐部;后来,还参加了学校的瑜珈俱乐部、肚皮舞俱乐部、健身操俱乐部和白板学习;现在跟着邱老师学写一手硬笔好字。只要你想学,你就能学,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高艳丽:再青春

导读:从松山湖中心小学高艳丽老师的叙述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松山湖中心小学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的平台框架: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和一手硬笔好字四个磨课俱乐部,网球、毽球、羽毛球三个健身俱乐部,以及葫芦丝、纸艺、硬笔书法、白板技术、跳绳、说教材等8个研修班。这些平台培养的教师规模为:15个学习团队,170多人次参加,是全校教师总数的150%。

由此可见,该校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模式追求的不是零敲碎打,而是规模效应、全员覆盖。生态,必然是指整个系统的良好状态,那些局部的改善或者表层的高雅粉饰,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松山湖中心小学生态取向下的教师发展显然已经步入高层次阶段,具有成熟稳定的特征,成为学校教育特色与文化品牌的有力基础与支撑面。

此外,在高老师的叙述当中,我们还可看到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形态的一面,那就是所谓的老教师因为生态式培养焕发出青春色彩,教师的生命活力得到激发。文中所说的:有一种力量牵引,反映了生态式培训的境界——激活磁场,产生磁力。而文中所说的:因练习自己的名字而潸然泪下,这一细节也正反映了生态式培训情感触发的力量。

我是一名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教师。但是,在松山湖中心小学,我是新人,因为我是2014年通过东莞市教师招聘考试,进入松山湖中心小学工作的。来到这里,新鲜事儿一拨儿接一拨儿的,载着激情的青春似乎又穿越回来了。

首先是长达4个月的岗前培训,真可谓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2014梦起松湖”——我们的个性班名,全班35名学员,由新入职的老师和入职未满3年的老师组成。培训的内容围绕学校课程体系开设,比如拓展型课程“五个一”: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项健身技能,一门兴趣爱好,一种探究习惯。看看我们学什么:花样跳绳、网毽、折纸、吹葫芦丝、白板技术、美文诵读、班级博客管理等。导师就是本校的老师,如体育老师邓峰,他教我们双人双绳车轮跳,一边跳还一边玩各种花样动作,包括原地旋转360度、位置互换等,还有双人单绳花样跳,长绳交互花样跳,看起来,就像是艺术表演一样。 美术老师杨春子,教我们把一张张普通的纸,变成一批手工艺术品,虫鸟花草,应有尽有。最神奇的是语文老师阳巧玲,她是葫芦丝导师,她让我们对葫芦丝从“爱莫能助”到“爱不释手”。“老”教师带着“新”教师一起玩的岗前培训,充满了乐趣,有一种梦回童年的感觉,不由自主地点燃了再青春的激情。这样的岗前培训在我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是唯一的。最可贵的是有一种力量引领着我积极主动地刻苦练习。现在,我的毽球、跳绳、粉笔字等考核都是优秀。

4个月太短,学习的诱惑太多,怎么办?松山湖中心小学有良方。学校已经搭建了学习平台,有语文、数学、英语和一手硬笔好字四个磨课俱乐部,每学期开展磨课活动。有网球、毽球、羽毛球三个健身俱乐部。最壮观的是毽球俱乐部,星期三的晚上,四十多名毽球发烧友齐聚体育馆参加训练。我们还有葫芦丝、纸艺、硬笔书法、白板技术、跳绳、说教材等8个研修班。全校共计15个学习团队,170多人次参加,是全校教师总数的150%。而且,这些研修班一位难求。比如邱卫春老师的“好字行天下”研修班,现有23名学员,每周二、五下午开课。我很幸运地参加了“好字行天下”研修班(其实,幸运是靠速度的,先报名才有机会拿到门票)。有一次,我上课去得稍微迟了点,结果连座位都没有了,只能自己搬个凳子,坐在老师的讲台侧面旁听。邱老师从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字的结构等方面,很细致地指导我们练习,课后作业更是一对一详细示范讲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成为第一批晋级学员——开始练习写作品了!一手硬笔好字考核,我也达标了,拿到七级乙等的好成绩。说到练习写字,我经历过边写边哭的日子,那是刚开始练字的时候,老师建议我们先练练自己的名字。三十多年,第一次那么全神贯注地写自己的名字,感动了我自己。一笔一划地写着,心里默默的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就好像爱我的人在叫我一样,写出了心底的思念,写出了对亲友的感恩。写着写着,念着念着,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滴。或许是因为这种感动,变成了内在的动力,让我自觉坚持写下去。到现在,练习写字,不仅是为了上好“一手硬笔好字”课程,我觉得,更承载着自我修身养性的重任。

匡芝兰:我和毽球有个约会

导读:从松山湖中心小学匡芝兰老师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首先,学校教师毽球俱乐部是基于学校拓展型课程开设之后因师资需要而成立的,特色课程的建设,成为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发展的背后动因依然是学生发展、课程发展这一根本;其次,毽球俱乐部教练均从社会上邀请,属于正规、高水平的教练,这保证了俱乐部活动的正式性、规范性,使教师能够真正掌握体育技巧,拓展教师的育人手段与技能;第三,学校采取俱乐部制度推动教师发展,包括毽球、网球和羽毛球等数个俱乐部,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特长选择俱乐部参加专门训练,这体现了教师发展的多样性、选择性与针对性;第四,俱乐部深层次改变了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教师对于教育、对于学生,有了更多的情感与激情,职业倦怠也随之消失。

我是一名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2006年调入现在的学校。从2009年10月份开始,每个星期三的晚上7点整,我有个约会,雷打不动的约会,不是和朋友,也不是和闺蜜,而是和毽球。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六年,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加,到现在的无限期待这个夜晚的到来,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我的成长和我的快乐。

2009年,松山湖中心小学决定在师生中大力推行毽球运动,纳为学校拓展型课程“阳光体育”学生必须掌握的项目之一。课程要实施,必须先有师资。学校请了中国毽球训练中心的张迪老师,在每个周三的晚上7点给全体老师培训,每次考勤。在期末教工毽球比赛中,我一分钟踢了81个,拿了一等奖。我小时候的功力加上每周三晚上的训练日见成效了。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学校陆续请了李婵和植彩琼两位同样获得过世界冠军的专业教练,毽球培训也有了个更好听的名字叫毽球俱乐部,比起网球俱乐部等,我们毽球俱乐部队伍庞大,人气最旺。盘踢过头,行进中带球,两人对踢,三人网毽,这些专业术语我们习以为常了。记得2013年第一学期的女老师毽球比赛是两人网毽,我的搭档是阳巧玲老师,最后凭着实力杀入决赛,对手是刘庆兵副校长和王蕾老师。我们四个人都是毽球俱乐部的佼佼者,球逢对手,实力相当。最后,她们俩默契配合,我和阳老师失误太多,只获得了第二名。但是又经过了一学期后,我和同级组的王范艳老师密切配合,轻松地就获得了第一名。

2013年开始,齐彬老师受聘我校,接着的两年时间,体育老师中也成长了几位毽球高手,像欧劲老师,从之前的篮球专业顺利地过渡到了毽球专业,和齐彬、植彩琼、李严益老师一起带了学生的毽球队。有了专业教练的指导,每天下午高强度的训练,学生的进步是一天一个样,不到一年时间学生已经能代表学校出去比赛了。阳光体育时间,我跟学生们一起踢球,当脱掉高跟鞋的我穿上运动服,和学生PK时毫不逊色,一改平日里优雅风格,变得灵活又稳健,学生似乎对我刮目相看,多了一份亲切,也多了一份敬意,有的学生对我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调皮的男孩也心服口服。

刘建平校长曾经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多次提倡老师们要多运动,而他自己就是酷爱运动的典范,羽毛球、网球、毽球样样能行。我们学校的老师也都受益于学校的良好环境和运动氛围,在工作之余,都会坚持运动。我的朋友们每次约我聚聚,我有言在先,周三晚上我已经与毽球有约,孩子的兴趣班也不会安排在周三晚上。我经常会把我的快乐分享在朋友圈,每个周三的晚上我必须保证出一身汗,这已经成为我众所周知的秘密了。有朋友开玩笑说,这是我保持不老活力,较高颜值的秘方。我觉得因为运动而有活力,因为有活力而美丽,因为美丽而更加热爱生活和工作。因为毽球,我更自信了,男老师们绝不敢嫌弃我跟他们一起踢球,欧劲老师看我稳健地接球还笑我说是“打不死的匡匡”。

因为有了毽球,我的生活更加丰富,我更加自信,更加乐观,更加积极,更加阳光,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2014年,我被评为东莞市第一批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手,优课《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获东莞市一等奖;《小学音乐教师的自我修炼》获2014年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2014年在东莞市小学音乐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教学设计《踩雨》获一等奖;2013年教学设计《花喜鹊和小乌鸦》获东莞市教学设计评比三等奖。

刘贤虎:我的磨课故事

导读:松山湖中心小学刘贤虎老师的磨课故事,反映的变革是:生态取向下的教师磨课活动,实现了几个转变,一是由重视磨课结果向重视磨课过程转变;二是磨课教师主体性由被磨灭到重生的转变;三是磨课由一人受益向众人受益转变;四是磨课由零散态向系统性、主题性转变;五是磨课由追求功利向追求本真转变。

这五个转变,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的具体体现,是学校教师发展由传统方式向创新方式转变的呈现。教师由此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的成长。

生态取向下的教师磨课活动,意义不单止于此。刘老师还指出了磨课的素材性价值,通过磨课,他在老师最难解决的问题论文创作方面找到了成功的捷径,发表了数篇论文。由此可见,一种切实有效的改革,其价值是丰富的,能够影晌到教师各个方面,产生良好的联动效应。

松山湖中心小学提出了生态取向下教师磨课俱乐部活动的实施模式,首先在数学学科进行,每学期一期。目前,数学学科已经进行了9期。分别是解决问题教学专题磨课4期:第1期研究课堂活动主线,第2期的磨课重点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开课与结课,第3期的磨课重点是研究课堂的练习,第4期的磨课重点是实现整体优化、形成综合效益。进行了概念教学磨课3期:第1期的磨课重点是数概念教学,研究概念的引入与形成;第2期是几何形体概念教学,研究概念的巩固与应用;第3期的磨课重点是“量与计量”概念教学,全面探讨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了计算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磨课2期。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上好课,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别人的尊重。我也一直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一点点进步,毕竟,我以后的教学生涯还很长,不希望自己现在就原地踏步,渴望每学期进步一点点。所以,学校磨课俱乐部一开始搞的时候,我就利用担任数学科组长的便利,抢先霸了一个位,这样就开始了我的磨课修炼。记得第一次磨课,我选的课题是《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我试教2次后,有2个教学环节感觉处理不好,很迷茫,就远程请教湖北沙市教科院副院长彭传新。第二次,我又抢到了一个名额,磨的课题是《统计与可能性》,慢慢找到了一点上课的感觉。

后面我还想继续搞特殊化的时候,却被校长委婉地拒绝了。实际上,那个学期,我还是找到了磨课的机会。记得当时市有一个第二批学科带头人教学展示活动准备放在我校举办,市教研室要我们安排一个老师和市学科带头人同课异构。科组内的高手都有磨课的任务,我就顺理成章地承担了这个任务,私下里请彭传新院长进行指导,这样相当于又得到了一次磨课的机会。

后来有几个学期没有参与专家磨课,我也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学期至少要磨一节课。因为铁人王进喜同志有一句名言:“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句话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经过几期的磨课,我感觉自己提高了不少。

这两年,根据磨课的体会,我写了几篇论文。以前非常羡慕别人写文章,洋洋洒洒,千言万语,情真意切。我以前写论文,搜肠刮肚,呕心沥血,不知所云。现在感觉写文章慢慢没有以前那么难受了。主要原因是素材多了,素材就是磨课的课例,自己磨的,还有一些是科组其他老师的。用这些课例再加上一些观点,一篇论文就出来了。2013至2014学年,我有十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

四、结语

最后,用一位教育文化研究者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学校文化现状个案研究》一文中的阐述来结束本文:

松山湖本身就是东莞的一个梦想。打造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实现产业大转型,实现由能源消耗型过渡到高新技术型,是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梦想所在。地区要发展,教育必先行。然而目前的基础教育,太过于功利性,过于应试化和模式化。实现教育持续发展,用生态的角度办好学校、办好教育,把握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天性的关系,这就是学校刘建平校长对教育的理解,也是松山湖中心小学发展的梦想所在。

“在松山湖中心小学真的很能锻炼人,能让人每天充满激情地去工作,有使不完的劲,总觉得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就等在前方。”这是来自该校一位普通老师的感叹。

是啊!让每一个学校成员都觉得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就等在前方,这就是松山湖中心小学独具魅力的愿景管理。

(本文图片由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提供)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松山湖毽球葫芦丝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力求呈现视听唱的和谐统一 东莞松山湖别墅影K娱乐室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松山湖,美丽的家园
我迷上了葫芦丝
越南毽球运动发展史回顾述评
葫芦丝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