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家探访中国第一搏击俱乐部持 冷兵器的现代武者

2015-09-23陈琰枫陈琰枫部分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城市地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冬风盔甲武器

文+陈琰枫 图+陈琰枫 部分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独家探访中国第一搏击俱乐部持 冷兵器的现代武者

文+陈琰枫图+陈琰枫部分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一群身披中世纪华丽铠甲的武士,挥舞着刀剑锤盾,冲撞、劈砍、格挡,兵甲“呯砰嘭”作响……这不是花拳绣腿的角色扮演,这是动真格的搏击比赛,规则相当简单,那就是用各种铁剑铜斧将对手们放翻在地。在国际上这项运动叫做“中世纪战国大搏击”( Battle Of the Nations),简称BOTN。现在,这项运动也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第一战正式在重庆打响,就在重庆锤盾俱乐部。

群·像

英文导读:The sport that called Battle Of the Nations comes to Chongqing. Several players set up the BOTN Club. More and more people take part in it.

真实存在着的搏击俱乐部

就像电影《搏击俱乐部》中的台词所说的:“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大恐慌,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电视,相信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或摇滚巨星,但是,我们不会。那是我们逐渐面对着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愤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着同样的无力感?城市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是否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在信息时代中是不是有太多负面情绪而无处宣泄?我不知道电影中那个“俱乐部”是否真的存在,但是在重庆,真就有一个“动真格”的搏击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运行的方式很简单,周末的时候,成员身穿古代制式重甲,手执刀剑棍棒,在有盔甲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家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着或“决斗”或“群殴”的角力,直到“击杀”对手或是被对手“击杀”(除脚部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触地,即为被击杀)。

俱乐部名叫“锤盾”,倒是和他们做的事很贴合。俱乐部成立2个月来,迅速发展到了60人,现在还在如火如荼地壮大着。跟国术馆、武道馆这些高门槛的团体不同,这是中国第一个“无门槛”的搏击俱乐部,成员们认为这样的运动比进健身房、跑步、骑行等更有效地让自己身心变得强大。在对抗时,他们都是真正的战士,全身都处在最高警戒状态,决不会为对手手下留情。卸下盔甲时,他们则握手言和,一起喝啤酒开怀畅谈。

在探访锤盾俱乐部时,本刊记者想到了《搏击俱乐部》中的另外一段台词:“搏击俱乐部只在聚会时存在,就算是我认为打得很棒的人,聚会结束后,也会马上改变。在俱乐部的你不是其他地方的你。刚来俱乐部的人,屁股都是光滑圆润,几周后,就像雕刻过的木头。”

正在蔓延的世界性文体活动

探访重庆锤盾俱乐部,本刊记者才知晓这项竞技活动在欧美国家已经流行了不少时日。该活动由欧洲兴起,名叫“中世纪格斗”(Historical Medieval Battle简称 HMB),参与者们身作贴近欧洲中世纪史实的铠甲,配备不开刃的钢铁武器,进行全接触搏斗。2009年,在HMB的第一次世界锦标赛“战国大搏击”(Battle of the Nations 简称BOTN)中,主办方统一了国际规则并举办了首届专注于未来运动的峰会。

5年来,参加 BOTN世界锦标赛的国家团队已从2009年的4支发展到2014年的25支,BOTN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始流行起来,盔甲武器的装备也因此逐渐打开了国别或时代的限制。如今BOTN的国家队分别有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共和国、爱尔兰、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等。参加比赛之前,参与者的衣服、装备和武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真实性检查。

在2015年初,重庆锤盾俱乐部作为第一支BOTN中国战队应运而生。俱乐部创始人“刘大师”多次到欧洲的BOTN团队中去取经,回国时也顺带为成员们购进不少装备。“挑灯”和“星光”精研历史及冷兵器知识,在俱乐部中负责检验成员们配备的武器盔甲的真实性。在重庆生活的西班牙人马丁,身为西班牙BOTN的参与者,他在俱乐部中作外籍指导,为成员们教授欧洲剑术和欧洲古代兵器的历史沿革。同时还有重庆的弓箭社、剑道社、国术武馆、太极内家拳馆等团队为锤盾俱乐部的“战士们”作专业的训练指导。虽然锤盾俱乐部运动所采用的规则、标准是国际BOTN标准,但也有不少的参与者正在试验着国甲(也就是中国古代战甲)应用于BOTN锦标赛的可能性。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在国际BOTN比赛中,看到中国古代披甲将士驰骋沙场的身影。

除了安全第一,还是安全第一

面对钢刀铁斧的实战搏击,本刊记者自然想到一点:有人在运动中负伤吗?俱乐部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为什么呢?秘密就在这些武器和盔甲里。

在锤盾俱乐部平日的训练中,大家所使用的“练习甲”都是专业防暴甲——一种类似于外国反恐特警配备的装甲,练习时需要从头到脚的全方位覆盖装甲。而对抗时所使用的“训练兵器”都是美国冷钢生产的国际标准训练兵器,这些兵器的外形构造上完全符合史实,材料则是由一种硬化塑胶——聚丙烯制成。柔韧性和破坏性都不足以对“练习甲”造成损伤。借“矛盾”的成语来打比方的话,这应该叫“矛不及盾”,盾的质量远胜于矛的话,那么矛就根本无法对人造成伤害了。

本刊记者参观过“训练武器”和“练习甲”后,还亲身体验了一把。武器强力击打在头上、肚子上、背上、腿上,在装甲中仅能感觉到震动和推力,丝毫没有疼痛感。倒是装甲的覆盖和高爆发性的运动,让记者在短短几分钟之后,周身已被汗水润湿了。

训练用的装备已经体验到了安全性,那么那些钢铁的真刀真铠,又如何保证安全呢?缘由依然在那个“矛不及盾”里面。在对武器和护甲的制作上,国际BOTN组织已经有了非常严密的规定。其实这些比赛用的盔甲,钢板厚度及防护力实际上比史实盔甲还要大一些。而比赛使用的武器,在重量上不能超过3000克,这重量比起史实中的武器来说可是轻太多了,而且所有武器的刀刃和尖刺都必须进行钝化处理。所谓钝化,就是要把武器的尖和刃磨圆。“BOTN的武器钝化半径是10毫米,尖锐部分必须磨到跟一个直径20毫米的硬币的半径符合。所有武器的刃部和打击面,必须磨到至少3毫米厚,包括所有可能凸起和凹陷部位也要至少3毫米厚。”重庆锤盾俱乐部的成员这样介绍道。

所以,虽然看上去无比暴力,但事实上玩家都能得到极佳的保护,这也是BOTN始终倡导的原则:除了安全第一,还是安全第一。

特·写

刘谊: 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圈子

刘谊今年33岁,从事着医药、建筑、进出口行业。他是锤盾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圈内人昵称他为“刘大师”。“大师”这个昵称其实并不是代表他武艺拔群,而是因为他对BOTN的研究一直保持着热情,同时也为重庆俱乐部走向国际赛事不遗余力地努力着,所以圈内都对他尊敬有加。

从BOTN开赛以来,刘谊就一直在关注这项令人着迷的运动。在2014年底,刘谊在中世纪文化爱好者“挑灯”还有西班牙友人马丁的支持下,正式开起了这家锤盾俱乐部。

刘谊的武器是双手剑。双手剑是一种倾向于力量型的武器,必须双手持用,格斗技法主要是以劈斩为主。这是一种相当帅气并且具有王者风范的武器,电影《指环王》中人类王者阿拉贡佩戴的,便是双手剑。刘谊还专门去西班牙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双手剑技法,在这项运动中,这种修炼技法被称为“古欧洲武术”(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 简称HEMA)。而刘谊最心仪的防具,则是帅气而且精致的全身哥特板甲。

谈及这个俱乐部,“刘大师”告诉本刊记者:“虽然BOTN在中国才刚刚兴起,但是我们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方向。即便现在我们才几十号人,但我们丝毫不孤独,因为我们的前方将遇到越来越多世界性的朋友和对手。而我仅仅希望,俱乐部的发展不要太浮躁,一直保持俱乐部的相对纯洁性,稳步走入国际赛事。”

特·写

星光: BOTN不仅仅是竞技

今年32岁的“星光”在国企工作,也是俱乐部创建的参与者之一。“星光”有着外语和历史学的特长,因此在俱乐部的发展中,“星光”承担着装备史实考证及与国际BOTN沟通学习的工作,在俱乐部中像军师一样,为大家细心甄别装备和讲解规则。

“星光”选择的训练方向是15世纪欧洲骑士团重步兵,格斗技法以练习力量和防御为主。重步兵可以选择的武器非常丰富,既可以选择右手执单手斧、短剑、直刃军用砍刀搭配左手大盾进行防御型格斗,也可以选择双手使用的长柄战锤或钩镰进行徒步近战格斗。所穿戴的装备是板甲和重型步兵头盔。重步兵的训练非常辛苦,而且主要是体能、耐力、力量上的练习,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因此“星光”周一至周五都要不停地进行体能练习。除了这些训练之外,“星光”平日里还要对历史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他认为除了实战技能的提升,BOTN还有另一部分重要工作要做,那就是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星光”告诉本刊记者:“加入锤盾俱乐部让我开阔了眼界,我可以将过去从历史书本中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将历史还原,将历史激活,这让我感觉非常快乐。”

特·写

鱼臣: 我参过军,现在又是再次“参军”

“鱼臣”今年30岁,曾是一名真正的军人,现已转业,经营着一家水族馆生意。对于“鱼臣”来讲,加入锤盾俱乐部,就像是他的第二次“参军”。

“鱼臣”是一个古代军事迷,他长期出没于传播兵器盔甲以及古代冷兵器战争知识的网络贴吧。2014年底,他在一个叫做“虎贲骑士团”的网络贴吧中知道了重庆锤盾俱乐部,之后这里就成了他长期出没的另一个地方。

因为“鱼臣”是一个狂热的冷兵器发烧友,他的喜好就显得比其他成员更加多元,日本武士刀、德国双手剑、片手剑、汉剑、唐刀等他都统统喜欢。目前他正在外地定做一套欧甲和一套日本扎甲。本刊记者问到他打算修练哪一种武术时,“鱼臣”很轻松地回答:“我主要是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开心,一起锻练身体,图个热闹而已。至于修练的话,因为有参过军,体能不错,所以在这方面就稍微糊弄一下了,哈哈。”

诚然,作为一个在真正战场中摸爬滚打过的退役军人,锤盾俱乐部对于“鱼臣”来说更像是一个同好会。因为自己是古代军事迷,平时也不怎么爱锻练身体,所以锤盾俱乐部给了他双重的意义:让爱好得以继续,又可以坚持锻练,何乐而不为呢?

特·写

冬风: 特立独行的剑术者

“冬风”是一个年轻的平面设计师。他的理念里,健身房运动或体育运动都太过常规,太过单调和无趣。所以,当他从朋友口中听到锤盾俱乐部后,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来。

“冬风”一直在寻找一种对抗性运动,它具有开放、热血的特性,又充满未知和变数。他说,这样的运动才能满足他的创意性思维,也才能带给他极大的满足感。

BOTN的出现,就如同给“冬风”量身定做的一样,这让他很是兴奋。“冬风”选择的兵器是德国双手剑,这是一种文艺复兴时期的剑型,轻便、迅捷、狡诈。由于“冬风”对事物考究的个性,他选择了非常讲究的“理查特纳尔流派”德式剑术去修行。“理查特纳尔流派”以其对杠杆原理等力学的研究而知名,是一种讲究四两拨千斤的干练剑术。至于装甲,他放弃了防护性能高的重型板甲,而选择防护性低下但外形炫酷的西班牙剑客服。在BOTN中,他这样的配备属于一种非常极致的HEMA分支,也就是主攻无甲剑术。放弃笨重的盔甲防御,用快速而猛烈的剑术打击让敌人没有还击的机会,听起来就像是《笑傲江湖》中令狐大侠使的“独孤九剑”剑术,以无招而胜有招。

在锤盾俱乐部中,“冬风”的兴趣和强身健体走上了一条共同的道路,它引导着“冬风”持续地、深入地去改变自己的体质和内在。

特·写

洲举:立志扬国威的英雄少年

洲举是俱乐部中最特别的一位,因为他比其他成员都小十几岁。所以在俱乐部中,13岁的洲举叫其他成员为叔叔。一开始小洲举是在新闻上看到这样一个俱乐部,他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始四方打听,最后终于找到锤盾。

小洲举非常喜欢军事、兵器、历史方面的知识,尤其对中国的盔甲以及武器感兴趣。他还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内心充满了民族自豪感。他喜爱大唐陌刀、戚家军刀以及蒙古复合弓,还喜欢战国马车和各种名马,可以说,他是俱乐部中的一个“小国学”,修习的也是中国刀法。在装备上,他喜欢唐朝明光甲、明朝明定陵出土的铁盔,他正打算配置一套实用的明朝扎甲。他想通过深入研究“国甲”和自己的努力修练,一定要让叔叔们刮目相看——中国冷兵器和刀术并不差劲,“国甲”一样可以打入BOTN国际锦标赛。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小年纪的洲举从现在就立志让“国甲”打入BOTN国际锦标赛,对于锤盾俱乐部的发展来讲,可以说是弥足珍贵的。相反的,锤盾俱乐部生活,也给洲举带来了乐趣,使他的成长变得更健康,更强壮。

BOTN玩家攻略

1.HMB和BOTN的区别:

HMB是Historical Medieval Battle的简称,翻译为“中世纪格斗”,选手身穿欧洲中世纪史实的铠甲,配备不开刃的钢铁武器,进行全接触搏斗。

BOTN是Battle of the Nations的简称,即HMB运动的国际锦标赛。时代与地域限制更小,武器与盔甲已不仅限于欧洲中世纪了。

在圈内,使用HMB或BOTN两种简称来指代这项运动都是可以的。

2.入圈条件:

· 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与,没有年龄或性别限制。

· 入圈需要自备一套练习甲与训练用兵器。

· 后期需要量身定制一些高水准工艺的盔甲与武器,要求参与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3.入会方式:

QQ群号:重庆锤盾俱乐部245105656联系电话:13527425731 刘大师

The First BOTN Club in Chongqing

猜你喜欢

冬风盔甲武器
秋日
冬风
盔甲的秘密
盔甲的秘密
冬天的风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天外来客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