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与镜子

2015-09-22薛涛

文学少年(绘本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薛涛镜子人间

少年开始接近那个老人。站在门口望去,床上的老人像一根枯朽的老松木横卧在阴暗的角落。少年走进老人的房间不过是想找点好玩的东西,结果他很失望。老人几乎一无所有。最后少年不得不“相中”了窗子旁那块大镜子。他轻轻把它捧起来,这一切老人当时居然毫无察觉。

少年把大镜子捧到自家的阳台上开始他的恶作剧。他用镜子把刺眼的阳光反射到楼下行人的脸上。行人的眼睛被刺花了,开始愤怒地责骂,少年嘻嘻一笑收了镜子藏起来……

下楼又得经过老人的房间。门依旧开着,他听见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少年缩了缩身子,走到门口时,只听老人含混地说了点什么。

阳?光?少年产生了好奇心,不走了。老人感觉到了,尽力提高声音说:“阳光……”少年走进房间,这是二楼,太阳光被对面那幢小楼挡住了,阳光恰好照不进室内。

“孩子,我要……”老人一双干瘪无神的眼睛裂开一道细细的缝隙。

“要阳光,是吗?”老人点点头,当然这个动作很细微。

“可是,太阳光照不进来啊!”少年为难了,他真想走开。

“镜子,我的镜子没有了。”老人的声音比刚才大些。说完这段很“长”的话后开始剧烈地咳嗽。

少年明白了,他飞快跑回家把那块鏡子从墙角捡起来。他明白老人这块镜子的用途了。

少年调好角度,阳光立即反射进来,照在老人身上,老人竟停止了咳嗽,脸上泛起笑容,堆满皱褶。这样,少年重新产生了摆弄这块镜子的兴趣。太阳不断西移,少年不断挪动镜子的位置和角度。于是阳光一直照在老人的身上,直到老人安静地睡去。少年很高兴,可立刻又陷入困顿──这样一会儿挪动一下终究不是高招啊!

少年想了一夜,第二天他想出了办法。他找来家中所有的镜子,新的、旧的、方的、圆的,幸好那个爱照镜子爱买镜子的姐姐没有扔掉它们。

少年把那些镜子都立在了老人屋里相应的地方,一直排到阳台上。老人对阳光始终微笑着。这也许是老人患病以来笑得最多的一次了。

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

少年再走进老人的房间时,才知道出事了──所有的镜子都不见了,地上是一块块玻璃碎片。少年这时记起方才走下的那个人,是老人的儿子吧?

少年发怒了,只是那个人已经不见了。

少年走进商店,想买块大块镜子,却没有足够的钱。大约与此同时,在一幢楼内一个老人已经辞世。令老人的儿子及其所有的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

(责编/宿宁)

【一文三解】

《少年与镜子》的丰厚寓意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周晓波

薛涛的小说重虚构、疏离写实,意欲探求生活的哲思与意蕴,所以他必然要寻找人生中最值得探索的切入点,“生命”和“死亡”这两个人类必然要面临的哲学命题也就成了他经常表现的主题,对这两个最富挑战意味的哲学命题的深入,实际上也就是对于人生价值观与意义的探讨。因此他的创作往往表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少年与镜子》是一个生死主题,一方面表现了老人对于光明的无限渴求、依恋,光明与老人的生命同在;另一方面则表现了调皮的少年处于对生命垂危的老人的同情而由“坏”变好了,他千方百计给老人制造光明,让老人能够在最后微笑着离开人间;与此相反,却是老人不孝的儿子砸碎了给老人带来光明的所有的镜子,这实际上也就是砸碎了维系老人最后的一线生命。这里镜子的寓意显得相当丰富,它既是一个生命的象征,也是善与恶的鲜明映照,生死的温馨与沉重都通过这一原本无生命的镜子折射出来。

渴望一种温暖的人性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俞义

薛涛在表现种种理想主义情怀的时候,显得有些不动声色、客观和冷静,有时甚至还表现得有些冷漠,但是我们还是能感受到隐藏在作品背后理想主义的情怀。《少年和镜子》的构思非常精致,从表面上看,似乎写的是少年的游戏,实际上却是写子女对老人的赡养问题。在作品中,作家没有对这一社会现象做犀利的批判,而是通过少年的行为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在作品的最后,薛涛这样写的:“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理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我总觉得这里的“微笑”多少有些含泪的成分和某种无法言传的悲哀在里面。应该说,作家希望达到一种理想,而不是看到一种既定的现实。与其说是作品中的老人在渴望“阳光”,还不如说作者在渴望一种温暖的人性。

作家薛涛亲自答题

1、本文题为《少年与镜子》,镜子其实是本文的写作线索。请在下面五句话的括号内各填一个字,使之成为本文完整的写作提纲。

(1)少年(捧)镜子 (2)少年(藏)镜子(3)少年(捡)镜子(4)少年(找)镜子(5)少年(立)镜子

2、“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薛涛答: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镜子的明亮、温暖。

3、“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疾病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为什么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为什么不解?

薛涛答:①老人的内心得到了温暖的慰藉和真诚的关怀;

②儿子及所有人看不到那些镜子的功能,也不懂老人的情感需求,所以不解。

4、本文多处用了对比手法,请试举两例,并说明这样对比的好处。

薛涛答:①少年对镜子的态度前后对比,最初用它恶作剧,后来用它照亮、温暖老人的内心。这样的对比生动写出了少年的精神成长;

②老人生前死后表情的对比。老人生前苦闷,眼睛干瘪无神,死后“是微笑着离开人间。”这样对比,可以深入本文的主题,即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和安慰,这是人的心灵必须的营养。

5、作者笔法细腻地刻画了少年的形象。文中少年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简要概括少年性格变化的轨迹,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薛涛答:少年的性格是成长的、变化的,最初,少年只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少年,用镜子及反光去刺痛别人眼睛,并以此为乐。后来,少年收集很多镜子,把镜子摆成许多个“小太阳”,照亮了老人寂寞、凄冷的内心,并使之微笑着离开人间。少年成长、变化的原因是他对老人的理解和关怀,或者说是老人的处境唤醒了少年内心沉睡的悲悯情怀,是少年内心的温良最终使少年完成了人格的成长。

猜你喜欢

薛涛镜子人间
神奇的镜子
春暖人间
空镜子
人间第一情
他者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