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投资环境的旅游投资模式分析

2015-09-18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孔英丽

财会通讯 2015年20期
关键词:环境旅游评价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孔英丽

一、旅游投资环境的构成

旅游投资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旅游投资主体进行投资活动时需面对的所有对旅游投资这一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要素、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一)自然环境 旅游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决定了自然环境是旅游投资的基础性要素,自然环境和旅游投资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通常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意味着自然资源条件富足,其对投资的吸引能力相对较大,反之自然环境差的地区则不易吸引到旅游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旅游投资反作用于自然环境,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旅游投资必须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容量。自然环境对旅游投资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效用。

(二)经济环境 旅游投资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必然与经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济环境通常是吸引旅游投资的核心性因素。一方面,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旅游供应水平和旅游消费水平,进而直接影响旅游投资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水平,从而通过影响资源要素流通效率、旅游顺畅程度、旅游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等,间接影响旅游投资水平。经济环境具体通过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涉外经济环境等要素对旅游投资产生影响。

(三)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影响主要是背景因素影响,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局势稳定、政策科学高效,则会对旅游投资产生较强吸引力,政治局势动荡,战争、疾病、灾害等频发则会使资金投入止步。另外,如果该地政策环境糟糕,对旅游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在税务、工商、外贸、交通等方面层层设卡,甚至存在滥用职权、贪污腐败、地方保护等现象,则势必会使旅游者和投资者心存顾虑。政治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影响是通过政策环境、政府态度、官员廉洁程度等加以实现。

(四)法制环境 法制是规范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保障性因素,法制环境同样对旅游投资环境具有保障作用,是吸引旅游投资的保障性因素。旅游者以及旅游投资者在进行地区选择时,该地区的法制环境是否优越、旅游产业市场是否规范,对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意外状况等能否给予及时、合理的法制支持,这些都是必需考虑的要素。旅游产业涉及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有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共同作用营造了旅游投资的法制环境。

(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可以为旅游投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吸引旅游投资的支撑性因素。社会环境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了除上述列出的因素之外的所有因素集合,如科技、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居民素质、活动规律等,其中对旅游投资影响较大的则是居民素质,具体表现为:首先,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旅游投资有极大影响,通常从业者素质高,则旅游投资能力就强;其次,旅游者素质的高低对旅游投资同样有极大影响,旅游者素质决定了对旅游方式是否理性选择和对旅游资源是否合理消耗;最后,旅游地的民众素质对旅游投资有极大影响,主要取决于旅游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和旅游投资能否理性认识,适度支持。

通过图1具体概述旅游投资环境各要素同旅游投资的影响关系。旅游投资环境具体是通过对“旅游投资主体”和“旅游投资收益”两方面影响旅游投资。首先,对于旅游投资主体而言,旅游投资同任何一项经济投资一样,其目的通常都是追求收益最大化,而投资环境无疑会对投资主体的投资收益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投资环境是投资主体必然要考虑的因素,优越的投资环境可以为投资收益提供最大可能,甚至成为决定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因此任何投资行为都要对投资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尤其作为同环境关系密切的旅游产业投资,只有确定了投资环境,才能进而确定投资形式、投资规模、资本结构、收益预期等一系列后继问题。其次,投资环境对投资主体的收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投资环境涵盖了投资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资源要素和配套资源要素,从而保障了投资活动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其二,投资环境中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对投资活动的成本有重大影响,同时对投资收益的回收也关系重大,进而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效益,而政策、法律法规等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因素也会间接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收益。

图1 旅游投资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影响图释

二、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人文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社会结构层次多样,地域间差异较大,因此对旅游环境科学合理的评估是保障我国旅游投资活动健康、高效的前提。

(一)旅游投资环境评价原则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旅游环境包含了自然、经济、政治、法制、社会等众多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相互关联、复杂共生的因素,因此在对旅游投资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时,首先必须要从宏观上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对旅游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全盘布局,系统规划,以求投资效果的稳健性;其次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解,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不同因素对旅游投资的不同影响、不同机理、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等进行区分。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原则就是要在对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时,必须在宏观和战略基础上对微观和细节进行把握,在全面分析旅游投资环境各要素的同时,解决核心问题并兼顾次要问题,使环境评价更加体系化,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旅游投资环境的静态评价是指旅游投资环境必然是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客观存在,因而对其进行评价,也必然不能脱离特定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力求达成紧密贴合实际情况基础上的评价机制客观性。同时,旅游投资环境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无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等,都会对旅游投资环境造成影响,带动旅游投资环境的改变,另外旅游投资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且具有复杂的内在运行机理的体系,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就对旅游环境评价提出了“动态性”要求,即要本着变化发展的观点进行旅游投资环境分析和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加具有现实性,并能够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改进,确保评价机制的先进性。

(二)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环境指标。经济环境具体可以分解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两个指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特征和投资吸引力的重要标准,也是界定投资属性和投资容量的重要标准。经济发展水平涵盖了有关地域经济的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水平、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基础设施水平指标衡量的是旅游投资的保障性,优越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增加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也由此会吸引更多、更高质量、更长期限的投资。另外在众多基础设施指标中,交通运输设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对旅游投资有着最为核心的影响。交通设施水平可以用路网密度来衡量。

(2)地理条件指标。旅游环境的地理条件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到消费目的地之间的心理距离,是衡量旅游产品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准。地理条件可以从客运流量、人均客运时间、人均客运距离、私人汽车保有量、邮递及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总量几个内容去做具体分析界定。

(3)政治环境指标。政治环境指标是用来衡量政治环境对旅游投资影响力的工具。对于政治环境指标的衡量目前学术界观点不一,还未形成公认的分析方法,笔者通过对现有理论整理及研究,提出以“投资—资源”比来做定量分析的方法,即一定数额的投资能够获取多大程度的资源支配能力,定量上可以用国家预算外的资源投入量同投资总额的比值来计量。

(4)产业发展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包含了市场需求、产业水平、人力资源、旅游资源等内容。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指标的核心要素,是决定旅游投资的核心内容,也是旅游投资的动力源。这一指标可以用旅游消费时间、旅游消费人数和旅游消费收入来具体衡量;产业水平是指旅游产业的现状,如规模大小、质量高低、处于产业何种成长阶段等,越发达的产业水平意味着越大的投资吸引力。产业水平可以具体用景区固定资产额、景区营业收入、旅行社数量、旅行社收入、配套酒店客容量、配套酒店营业收入等来具体衡量;人力资源同样对旅游投资发挥影响,这一指标可以用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及产业配套从业人员数量、学历结构、年资、薪酬等指标衡量;旅游资源同样是吸引旅游投资的基础,特别是在投资初期往往决定旅游投资的导向,旅游资源可以用景区等级、景点数量、景点密度来衡量。

(5)社会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社会环境指标反映的是旅游投资的持续性,可以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城镇人口比重、人口年龄结构、就业率、薪资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等指标具体衡量。其中教育水平是确保旅游产业能从社会获取专业人才和高素质旅游消费者的重要保证,由此对旅游投资水平发挥更重要影响。

三、基于旅游投资环境的旅游投资模式分析

通过上述旅游环境评价指标,可以对旅游产业投资环境做具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旅游投资模式。具体而言,基于旅游产业环境的旅游投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资源主导型投资模式 资源主导型是指在上述环境评价指标中,资源环境指标相对优越时适用的投资模式,该投资模式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地域景观作为吸引投资、获取投资效益的主要考量因素。资源主导型投资模式适用于自然环境优越、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地投资,依托地域旅游资源对投资做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从而获取投资收益,如对温泉资源开发的投资、对自然风光开发的投资等。

(二)经济主导型投资模式 经济主导型是适用于环境评价体系中经济环境比较优越的投资模式,其以雄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以现代化的旅游景观、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高舒适度的旅游体验作为吸引旅游投资的核心元素,依此为旅游投资持续创造效益。经济主导型投资模式适用于经济发达,产业水平高、服务业发达的地区,如对会展旅游投资,对节庆旅游游投资等。

(三)综合发展型投资模式 这一投资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具备一定实力、同时拥有一定数量的旅游资源的投资,可以依托经济基础充分开发和提升旅游资源价值。该模式以打造现代化服务水平下的旅游景观为吸引投资的因素,并依此实现旅游收益,如北京奥运旅游投资。

(四)基础薄弱型投资模式 这一投资模式适用于经济评价较低、具备一定资源优势但开发难度大的旅游投资,其环境特点为地区产业基础薄弱,配套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旅游投资条件恶劣。这一类型的投资出发点是自然和生态优势,其利润源也是自然生态,如对西藏旅游的投资。

四、基于旅游投资环境的旅游投资模式应用对策

(一)立足旅游投资环境,达成投资和环境的和谐共赢“立足旅游环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旅游投资环境是影响旅游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投资必须依托旅游产业环境,通过对旅游环境做科学合理分析评价,对旅游产业的经济环境、地理条件、政策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做出科学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并基于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实际确定科学的投资模式,由此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投资收益;其二,投资虽然能提升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并进而带动地区经济水平提升,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投资也同样会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此时的“立足旅游环境”则应强调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包容度,旅游投资不应以获取投资利润为唯一目的,而是要兼顾投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提升和改善。

(二)合理选择旅游投资模式,获取旅游投资效益 旅游投资模式描述了旅游投资主体、目标、内容、要素等一系列旅游投资行为的整个体系,合理的旅游投资模式对旅游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提升作用,也能够更快、更大限度、更高质量地获取投资收益。因此必须依托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指标和评价机制合理确定投资模式。首先,要明确投资模式的适用条件,不仅要静态地分析旅游环境的各个指标要素,也要以动态的发展眼光及时分析和科学预测旅游环境的发展趋向,从而合理选择旅游投资模式;其次,依托旅游投资模式正确实施旅游投资活动,依据不同的旅游投资模式特点规划旅游投资实现途径,如对投资主体的权责界定、对投资对象的侧重权衡、对投资要素的组合运用,以及对整个投资活动施以科学高效的管理,确保投资沿着既定模式和目标进行,同时通过及时的环境评价策略对投资模式进行合理调整。

(三)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吸引高质量旅游资本 目前我国旅游投资来源主要有政府财政投入和企业资本投入两个渠道,其中政府投入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旅游投资中,应该充分依托旅游环境科学、全面地调动政府投资积极性,发挥其投资主导作用,尤其要求政府以战略眼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既要通过资金、技术等直接投入改善产业环境,也要通过教育、交通等投入间接为旅游产业环境优化做可持续发展的准备,由此吸引更多、更高质量的资本介入。另外,企业作为另一个旅游投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自由、活跃、便捷的资本特性,一方面充分借助市场机制及时掌握旅游市场动向,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投资调控管理发现市场机制的不足,做有针对性补充,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旅游投资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1]肖练:《旅游投资模式研究述评》,《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36期。

[2]邱道欣:《乡村旅游投资环境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2012年第11期。

[3]魏嵩、夏佐铎:《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基于湖北省旅游投资环境的评价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6期。

[4]邢雅楠:《旅游投资研究》,天津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5]李琳:《基于投资者感知的旅游投资环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环境旅游评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旅游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漫观环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