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风“威马逊”对海口树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2015-09-16杨东梅王佳玫陈华姑王碧琨袁欣宇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抗风性折枝海南大学

杨东梅,王佳玫,陈华姑,王碧琨,袁欣宇,张 焘

(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台风“威马逊”对海口树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杨东梅1,2,王佳玫1,2,陈华姑2,王碧琨2,袁欣宇2,张 焘2

(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为了解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海口市园林树木的破坏程度,对海口市城区的主干道、公园和小区等开展园林树木的风害情况调查。共调查树木96种42396株,以棕榈科、桑科植物为主。风害症状以折枝、落叶为主,另有部分树木被连根拔起或被吹弯斜。43.8%的树种为中度受害,平均受害级2~4;35.4%为重度受害,平均受害级均在4或4以上,其中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受灾最严重。并针对风害原因提出相关对策。

超强台风;园林树木;风害;海口市

2014年7月18日15∶30前后,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 m·s-1),中心最低气压910 hPa,为1973年以来袭击海南的最强台风。受其影响,海口普降暴雨或特大暴雨,全市的电力、供水、通讯及园林绿化等遭到巨大破坏。台风过后,笔者随即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威马逊”对海口市园林树木的破坏程度,为今后城市园林建设及降低风害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1]。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时有阴雨,冬季干旱时有寒流侵袭。全年日照时间长,年均温23.8 ℃,极端气温最高38.7 ℃、最低4.9 ℃。年均降水量1664 mm,主要集中在夏季,以午后的热雷雨天气为主,台风暴雨天气较多[1]。

图1 海口市城区地图

2 研究方法

选取海口市海甸岛(本次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及城区的主干道、大型公园和小区等地进行调查(表1、图1)。实地调查其园林树木的种类、风害类型、各类风害树木数量等。对于种植数量超过100株的树木均采用样方法测算种植密度和各类风害树木数量;其余采用每木调查法进行统计。

为便于比较分析,笔者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2-3],综合本次调查园林树木的受灾情况,制定风害分级标准(表2)。其中0、1级为轻度受害,2、3级为中度受害,4、5级为重度受害。

根据受害等级计算每种树木的平均受害级与受害指数。平均受害级越大,受害指数越高,表明树木受害程度越高,相关计算公式为:DG=∑[(Dn/N)×G];DI=∑[(Dn×G)/(N×SG)],式中:DG为平均受害级,Dn为某受害级株数,N为总株数,G为代表级值,DI为受害指数,SG为受灾最重代表级值。

本次调查中,每株树木一般表现为1种以上风害症状,故统计各受害等级的树木株数时一般重复统计。棕榈科植物一般没有分枝,叶簇生干顶,故此类植物叶弯折的情况当作枝条折断来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园林树木风害情况统计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受害树木达96种共42396株,隶属于35科73属,以棕榈科(14种,15835株)、桑科(13种,12380株)植物为主。受害树木以折枝、落叶为主,分别有23323株、7150株;被连根拔起的树木数量与被吹弯斜的树木数量相当,约3100株。

由表3可知,受害树种中,43.8%为中度受害,平均受害级2~4(不含4),以园景树或公园、小区的行道树为主,如鸡蛋花(Plumeriarubra′Acutifolia′)、木棉(Bombaxceiba)、垂叶榕(Ficusbenjamina)、槟榔(Arecacatechu);35.4%为重度受害,平均受害级均在4或4以上,以主干道的行道树或枝条韧性较差、树冠较大的树木为主(图2),如高山榕(F.altissima)、黄葛榕(F.virensvar.sublanceolata)、大叶榄仁(Terminaliacatappa)、白兰(Micheliaalba),其中以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受灾最严重(平均受害级为13.92,受害指数为2.78,下同),其次为爪哇木棉(Ceibapentandra)(10.39,2.08)、非洲楝(Khayasenegalensis)(9.62,1.92)、印度紫檀(Pterocarpusindicus)(8.83,1.77)、秋枫(Bischofiajavanica)(7.23,1.45)。基本无受害的仅3种,均为本土植物,分别为蒲桃(Syzygiumjambos)、琼棕(Chuniophoenixhainanensis)、石碌含笑(Micheliashiluensis)。

表1 调查地点

表2 树木受风害等级

表3 海口市园林树木风害分级情况

*:表中树种按平均受害级由小到大排列。

图2 被连根拔起的印度紫檀

3.2 园林树木受风害原因分析

3.2.1 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不同树种本身的抗风性存在差异,这与树冠形状、根系类型及枝干刚柔度等密切相关[4-9]。一般树冠呈平顶形、伞形、圆球形的树种较适合作行道树,但树冠体量过大,甚至与根系比例失调,则容易导致折枝、折干、倒伏的风害症状,如大叶榄仁、非洲楝和秋枫。深根系或具有板根的树种抗风性比较强,如桑科榕属(Ficus)植物;而以红花羊蹄甲为代表的浅根系树种则容易被吹倒或连根拔起。本次调查发现不少榕属植物如高山榕、黄葛榕被连根拔起,这与种植穴过小(如人民大道高山榕)或道路施工破坏树木根系(如海秀路黄葛榕)有关。枝干韧性差的树木易被折枝,如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白兰;而棕榈科植物如椰子树(Cocosnucifera),由于树干的维管束发达,柔韧性好,再加上树冠体量相对较小,故尽管种植数量多,种植位置多为风口,折干率、倒伏率仍较低(图3)。

图3 折枝的椰子树

3.2.2 立地环境条件 离台风登陆中心的远近、风向与道路朝向、位置的遮蔽程度等立地环境影响树木的受灾程度[4]。如海甸岛,位于海口北端,两面环海,两面环江,东北面严重受强风吹袭,再加上地势低洼,下雨时易被水淹,成为本次海口市受风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本次调查结果,海甸岛被连根拔起的树木共740株,占总倒伏树木的23.4%;折枝的树木共11753株,占总折枝树木的50.4%。风向与道路朝向的关系也直接影响树木的受灾程度。本次调查发现,海口市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如白龙路、滨江路、龙昆路东侧的行道树较西侧的受灾严重,这与本次台风从东北面吹袭海口相吻合。树木周围有无建筑物遮挡也与树木的受灾程度相关。如昌茂花园、申海花园楼宇间的树木受灾程度均较轻,以落叶为主,而小区广场、停车场等空旷处的树木受灾较严重,多被折枝,甚至连根拔起。

3.2.3 人为经营措施 人为经营措施主要指苗木的质量、护树设施、修剪技术和道路改造,直接或间接影响树木的抗风性[5-9]。为追求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我国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都偏爱种植大苗,甚至移栽大树[2,5]。由于在移植大苗或大树时,主侧根被截断,而树木地上部分体量相对较大,导致整株树重心偏高,容易倾倒。此类树木移植后根系需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原有的固着力[2]。因此,本次调查发现,新种的树木抗风性极差,如果缺乏良好的护树设施,大部分被吹倒。如位于桥西小区的非洲楝、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凤凰木(Delonixregia)等大型乔木,由于定植时间不足3 a,而且护树设施缺乏或仅为简单的竹竿或木棒支撑,在台风后40%~70%被连根拔起(图2)。道路施工、管道铺设往往导致周边树木的根系被截断或者种植穴缩小,使树木的根冠比失调,降低树木的抗风性。这是导致海秀路部分行道树在本次台风中倾倒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根冠比失调,或者树冠硕大浓密的树木,合理的修剪可以提高其抗风性[9]。位于海甸五路的大叶榄仁,如果台风前适当修剪其下枝、内膛枝,减小树冠的体量,增加其透风性,就不会导致如此高的折枝率。

4 对策

4.1 加强抗风树种的选育,提倡多种小树

对于台风频繁的城市,选育园林树种时需兼顾观赏性和抗风性。这一点对于行道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骨架,其受风害的程度直接影响市容的整齐美观度和交通供电的安全性[10]。对于行道树,除了树冠形状,抗风树种的选育还应以深根系、枝干柔韧性高为原则[9]。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海口市主干道的22种行道树中,糖胶树(Alstoiascholaris)、樟树(Cinnamomumcamphora)、凤凰木、棕榈科植物、桑科榕属植物的受害程度相对较轻,主要为轻度至中度受害。因此,可保留这些抗风性较高的树种作为行道树使用。对于红花羊蹄甲、鸡冠刺桐(Erythrinacrista-galli)等本身枝干柔韧性差因而受害严重的行道树,应该淘汰或减少其用量。

除了抗风性,苗木的规格也需考虑。大苗或大树移栽,虽然在短期内可实现明显的绿化效果,但其被截断的根系需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原有的固着力,所以若在根系恢复期遭遇台风,则容易被吹倒,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增加灾后扶正的困难。相对而言,提倡在现有的绿地中种植一部分小树,以作为日后的骨干树种来使用。树木从小苗长起,自然根深蒂固,抗风性强,从而降低风害程度,减少经济损失。而且从小苗培育起大树,比直接移栽大树的成本低。

4.2 改善立地条件和护树设施,提高修剪技术

此次台风之所以重创海口市的园林树木,这与台风威力大密切相关。虽然风力、风向这些客观因素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加深种植穴、增加覆盖土壤的厚度、提高护树设施的质量和修剪技术来降低风害。对于深根系树种,如榕属植物,在种植时应留有足够深的种植穴,以保证根系的充分伸展,提高根冠比,从而加强其抗风性。对于浅根系树种或树坛泥土瘠薄的树木,台风前应当做好培土工作,在树干基部加土并拍实,以提高树木的抗风能力[10]。对于新种的树木或根冠比严重失调的树木,可以用钢管、水泥柱等搭建护树架来支撑,降低倒伏率[9-10]。对于树冠硕大浓密或枝条柔韧性较差的树木,应该提高修剪强度,以增加根冠比,降低折枝率[9,11]。

4.3 道路改造不盲目,管线铺设不密集

目前,道路改造过于频繁,管线铺设过于密集,伤及周边树木的根系,占用树木根系的伸展空间,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状况,降低其抗风能力。据报道,各类地下管线至行道树主干的最小净距在1 m左右才能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10]。因此,道路改造应该与园林绿化相统一,管线铺设应考虑树木的生长空间。

[1]周北燕.海南省地图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

[2]朱伟华,谢良生.台风灾害对深圳城市园林树木的影响和对策——以9910号台风为例[J].广东园林,2001(1):25-28.

[3]洪奕丰,王小明,周本智,等.闽东沿海防护林台风灾害的影响因子[J].生态学杂志,2012,31(4):781-786.

[4]杨康明,霍应强.台风对南京行道树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J].园艺学报,1964,3(3):279-286.

[5]王良睦,王中道,许海燕.9914号台风对厦门市园林树木破坏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2000,16(4):65-68.

[6]黄龙.台风“尤特”对揭东县城区行道树破坏情况调查及因应对策[J].广东园林,2002(4):26-29.

[7]杨莉莉.浙江省沿海城市行道树的抗风能力调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8]吴显坤.台风灾害对深圳城市园林树木的影响和对策[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9]肖洁舒,冯景环.华南地区园林树木抗台风能力的研究[J].中国园林,2014(3):115-119.

[10]林夏珍,张铁标,王永华.行道树抗风倒对策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2):175-179.

[11]彭剑华,吕武杭,辛如如,等.汕头市主要行道树抗风修剪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9,89(2):108-110.

Typhoon Damage Caused by Rammasun to Trees in Haikou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YANG Dong-mei1,2,WANG Jia-mei1,2,CHEN Hua-gu2,WANG Bi-kun2,YUAN Xin-yu2,ZHANG Tao2

(1.KeyLaboratoryofProtectionandDevelopmentUtilizationofTropicalCropGermplasmResources,MinistryofEducation,Haikou570228,Hainan,China; 2.CollegeofHorticultureandLandscapeArchitecture,HannanUniversity,Haikou570228,Hainan,China)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how super typhoon Rammasun damaged landscape trees in Haikou.Landscape trees at Main stems,parks and estates around Haikou downtown were investigated.Ninety-six species,and 42396 trees were found,mainly belonging to Palmae and Moraceae.Most of them were with broken branches or nearly without leaves,the rest were uprooted or with blown crooked stems.There were 43.8% species moderately damaged,with an average damage value from two to four,and 35.4% heavily damaged,whose average damage value were no less than four.Bauhinia blakeana was the most heavily damaged.The damage caused by typhoon was determined by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ees,site condition and cultivation measure.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then.

super typhoon;landscape tree;wind damage;Haikou

10.13428/j.cnki.fjlk.2015.04.034

2015-01-04;

2015-02-1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13036);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kyqd1207);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qnjj1215);海南大学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项目(071001)

杨东梅(1983—),女,广东佛山人,海南大学讲师,博士,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方面的研究。E-mail:ydm5711.student@sina.com。

S731.2;S761

A

1002-7351(2015)04-0159-05

猜你喜欢

抗风性折枝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山竹”台风对深圳前湾片区5个公园园林树木的影响
国内沿海地区抗风性树种研究进展
江城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of Automated Essay Scoring Systems on Graduate Students’ Writings
金缕衣
不同栽培方法对园林树木抗风性的影响探究
基于数值风洞的大跨简支叠合梁悬索桥抗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