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山县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探讨

2015-09-15万容金良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秀山产业化特色

万容 金良

摘 要 通过秀山县以海洋乡为例的自然环境的分析,提出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健康发展,综合开发、突出特色,调整产业结构、科技支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 休闲旅游农业;秀山县

中图分类号:F592;F3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秀山县属于农业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促进休闲旅游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秀山县在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拓展休闲度假空间的同时,将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海洋乡位于秀山县城东北角,距县城56 km,秀山县海洋乡东与大溪乡、石堤镇接壤,南与宋农镇比邻,西北与酉阳县的后溪镇、麻旺镇交界。秀山县海洋乡行政区划辖小坪、一支、岩院、芭茅、五四、坝联6个村民委员会、28个村民小组。有2 025户、总人口8 465人,居住有土家、苗族、汉族3个民族,并保存着完好的吊脚楼群,民风非常纯朴,秀山县海洋乡天然林3293.33 hm2,杂灌林地面积超过166.67 hm2,经济林果面积超过533.33 hm2,宜林荒山面积180 hm2。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植被丰富,年平均气 温17 ℃,年降雨量超过1 300 mm,无霜期长达290 d以上,夏秋之交多伏旱,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明显。秀山县海洋乡全乡属亚热带雨林区,天然林面积广阔,植物种类繁多。木本、草本、藤本、蕨类和苔藓等植物,组成了庞大的不同森林植物群落,分布各地,构成海洋乡植被特色。秀山县海洋乡境内无工业,全乡经济以农业收入为主。目前,农业产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借鉴市内外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现对秀山县农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和探讨。

1 提高认识休闲旅游农业经济中的重要性

休闲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利用果木园林、农村民居、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发展观光、民俗生态旅游业的新型产业[1]。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数量需求,解决温饱问题[2]。人们忽视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没有认识到价值和市场潜力,这极大地限制了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进程,为保障休闲旅游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认识到对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性。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在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的空间的,将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既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由于过去本乡内,规划项目设计趋同,布局不够合理,缺乏个性化,有的简单效仿和粗放经营,建设上随意性大,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因此,在规划时,要因地制宜,结合村社的自然、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状况,制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旅游开发规划,不能盲目重复建设,要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基地。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特色,树立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布局时,要以保护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生态为主要目的,各村社根据各自的特色山水和农产品优势,合理规划特色农家乐,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增加农民收入。

3 政府引导,健康发展

健全和完善村社合作社和协会机制,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加强政府的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的职能。一是政策引导,结合国家有关农业政策和农村土地流转相应法律、法规,制定土地流转办法,集成一定规模的土地资源,划定相应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区域,招商引资,用于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二是资金扶持,政府提供一定的基础建设补助资金,用于村社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休闲旅游发展。各村社要成立有利于休闲旅游农业合作社和各种协会,统一配置资源,调动菜农果农积极性,健康有序发展。

4 综合开发,突出特色

各村突出一果、一菜、一鱼和一畜,不搞重复种植和养殖,做到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结合海洋乡地理特点,人文景观,发展特种养殖,用特色产品吸引市、区、县及省外游客,用优良的产品和优质服务留住游客,综合开发,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发展形式多样的休闲旅游业。

5 调整产业结构,科技支撑

为了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认真分析市场需求,解剖消费心理,提高产品质量,体现村、社特色。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产业为向导。第一,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教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3]。第二,农业产业化以土地流转为基本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生产的又一次深刻变革[4]。各村要对生态畜牧中的猪、牛、羊、鸡、鸭、鹅以及渔业等指导建设,对种植蔬菜、茶叶、土豆、水果、花卉和药材等进行统一管理。第三,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实施农业产业化是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和改造[2]。因此,可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实行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建设相关网站进行宣传推广。

6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开发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走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要求旅游者、开发者以及管理者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保护景区生态景观等。要求旅游者充分尊重当地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提高接待地居民对所在地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积极提倡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开发过程中本必须坚持灵活运用“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强农兴旅”的办法,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把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同时,为广大民众和旅客提供更好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和商业服务。在产业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开发规划原则、营销管理等方面健全和完善本行业的管理[5]。

7 结语

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产业链的简单延长,其加工、销售、观光、休闲等与农业生产是一体的,是并行的,其一系列活动必须同时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要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与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流通中介组织、深化农业体制改革等结合起来,逐步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组织、带动和发挥周边农户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广新品种,发展深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休闲旅游观光一体化,使农民真正获得实惠,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高文晶,郭文慧,郭俊华.滨州市沾化县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研究[J].学术探讨,2009(11):285-286.

[2]陈梅英,陈锦权,谢志忠.论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协调发展[J].科技和产业2006,1(6):6-10.

[3]蓝万炼.论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4]邱蓉,姚剑虹.贵州农业产业化可持续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29):50-53.

[5]韩慧兰,尚德勇.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秀山产业化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中医的特色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完美的特色党建
系统产业化之路
秀山花灯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