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研究综述

2015-09-15黄兆福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水稻

黄兆福

摘 要 水稻是我国的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粮食的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最为广泛。但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大量的田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如何提高水稻的单位产量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对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刻分析,为提高水稻单位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种植技术;单位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以及耕地面积得减少,我国面临的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提高水稻的产量迫在眉睫[1]。要想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生产更多粮食,必须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入手,改革现有的种植技术。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1 种植前的准备

1.1 科学选种

水稻单位产量的高低与选种是否优良息息相关,因此,选种时,要考虑当地的土壤、地势、水源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品种。此外,务必科学地选取由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品种。同时,要注意种子的抗虫性和抗倒性。要保证所选的稻种在其生长期间不出现贪青、早衰、倒伏等现象[2]。另外,在同一个村子里不能够大规模种植同一个水稻品种,应该穿插种植3~4个品种,避免病虫害大面积扩散。切忌使用普通的粮食作为种子。

1.2 育苗

只有选择适当的育苗期,才能得到壮苗,取得最佳的效果。如果育苗时间过早,由于气温过低,秧苗会出现溃烂的情况,如果过晚,由于温度过高,生长过快,则会使幼苗不够强壮。另外,在育苗之前一定要处理好种子:首先,将种子放入温水中进行浸泡,隔1~2 d换水处理并对种子进行适当的翻动;其次,在浸泡时,对种子进行消毒,杀死种子中的病菌和害虫等,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水稻育种一定要选择好的土壤环境,要求土壤结构良好,养分充足。种植时,应当采取旱地育秧技术,选取土壤肥沃的地块做苗床[3]。一般情况下,苗床长约7 m、宽1.2 m,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整理苗床,做到精细平坦,并对苗床进行浇灌,消毒,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播种时,将水稻种子铺撒均匀,然后覆盖细碎土壤。不同的时期施不同的肥料。

1.3 整地

目前,我国水田栽培土地主要有2种:第一种是适宜采用免耕栽培的土地,即不需要耕整田地;第二种是不适宜免耕栽培的田块,即需要在插秧前进行耕地。另外,一定要在压耙前施用肥料,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最后,对田地进行水浸泡并等待插秧。

2 水稻种植期

2.1 施肥

在移栽前,先进行翻整耕地,然后施足所需要的化肥。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有机肥作为深层底肥,根据水稻品种的不同科学合理的进行施肥。并且要施总肥料的70%的化肥作为面肥,可以选择尿素、氯化钾等肥料。

2.2 移栽

当秧苗生长到4叶1心时,就可以进行移栽。移栽可以选用人工移栽或者机械移栽,目前有很多地区都引入了机械进行移栽秧苗。例如,徐州市现在已经普及了机械化农耕,利用现代化的插秧机进行移栽。移栽时,要选择晴好天气,将所有秧苗移栽到已经准备好的田地中,一定要注意让秧苗分布均匀,不能移栽的太紧密或者太疏松,保使秧苗得到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以减少病虫害的威胁。

3 加强田间管理

3.1 水分管理

在水稻的生长中,对于水分的管理极为重要,因此在对秧苗进行浇灌时,要根据水稻的各个生长期的不同需求进行因地制宜地、科学地、合理地进行灌溉,坚持“浅水为主,适当晒田,间歇灌溉”的原则,多排少补的原则,及时满足水稻的需求,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立秋时期是水稻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但田间的白天温度和夜里的温度差别较大,这个时候白天浇灌浅水给秧苗增加温度,晚上浇灌深水保温,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还可以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在水稻返青之后,进行露田灌溉。

3.2 除草和追肥

除草一般在插秧后的15 d后。除草方法主要有:一种是泡田,即在大田中灌水,水深2~3cm,使一部分杂草种子漂浮起来,难以发芽;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但是必须把握好施药量,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施用,应当将除草剂和尿素结合起来均匀的施在田里,水稻虽然进行了移栽,但是仍然需要施肥,因为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会需要不同的养分。因此,所需要的肥料也不同,必须进行合理的施肥,才能使水稻健康的成长,氮、磷、钾是水稻生长最为重要的3种元素,刚刚移栽的秧苗生长情况较差,此时,应当给水稻施氮肥为主,补充少量钾肥。当秧苗长势较好但是因土壤肥力不足而导致的叶色不均匀,应及时施用磷肥和钾肥。

4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是威胁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在生长过程非常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水稻病虫害通常有叶枯病、病瘟、稻曲病和胡麻叶等。对于叶子、枯病,必须要重点防治秧田的飞虱危害,要从根本出发,切断病害的来源,选择健株栽培,增强水稻的抗逆性。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是从稻穗颈瘟进行治理,在水稻破口期后,连续要对水稻喷洒三环唑。由于种植不均匀,导致水稻密度较大或者施用氮肥较多的田地,很容易出现纹枯病,处理办法就是选择井岗霉素加上粉锈宁药物进行喷洒,重点喷洒水稻植株的根部。稻曲病可采用甲基托布津药物进行防治。

一般来说,水稻的虫害有大冥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对于虫害,可以选择甲维盐、瑞劲特等生物农药进行交替喷洒。最好在害虫尚幼时治理,效果会更好。防治方法最好以农业防治为主,以化学药物为辅助。在农业防治时,要加强栽培技术,加强肥料的管理,提高水稻的抗病害性。在化学药物防治时,要严格按照规定,不可使用过度,以免对水稻有所危害。

5 适时收获

一定要适时收获,既不可过早,也不可过晚收获。当水稻进入黄熟后期时,黄熟程度达到90%以上时,可以收获。

6 结语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单位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产量的高低,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提高水稻的单位产量极为重要,要加强对水稻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进行施肥灌溉,大力推广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产量。

参考文献

[1]钟警.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研究[J].大科技,2014(10):298-299.

[2]丁千文.水稻高产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10):27-27.

[3]钟玲玲.浅谈水稻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98-9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