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15-09-15张永和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小麦

张永和

摘 要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直接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草害的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同时,病虫草害的种类也不断发生变化,致使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基于此,介绍优质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加强小麦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的种植技术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种植的重要研究课题。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是小麦种植的首要目标。只有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选种和种植,加强对其的管理,才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保证小麦优良的生长环境,为其健康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条件,降低病虫害的侵袭。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小麦品种的选择

小麦的品种较多,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至关重要。由于每种小麦种子都有其自身适合生长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产量。因此,在选择小麦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小麦适应生长的雨水、气候以及土壤条件进行选择。同时,在选择小麦的品种时,要尽量挑选纯度较高的种子,更好地保障地区小麦的种植和产量。此外,近年来,随着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在选择小麦品种时,要选择抗病性或者耐病性方面较强的种子。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该鼓励人们生产优良小麦,坚持套种,对病虫害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的防治工作。在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不断改进防治模式和方法,有效降低病虫害给小麦种植带来的危害。

1.2 优化小麦耕作方式

人们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轮作倒茬。控制球苗的发病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蟋蟀和土蝗的数量。在小麦的耕作方式上,不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多次进行种植,因为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麦的产量,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小麦的耕作方式上要实现轮作,合理安排轮作的时间。一般来说,小麦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是固定的,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也是固定的,所以在一块土地上持续进行耕作便会使小麦无法吸收到足够多的营养物质。在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3次小麦后一定要改种2次其他农作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小麦的产量。

1.3 合理灌溉和科学施肥

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尤其由于降雨量较少的山西省来说,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灌溉,降低土壤水分的缺失对其蛋白质含量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干旱季节,一般采用人工进行灌溉,保障小麦品质。此外,要进行科学施肥,施肥一定要严格按照小麦品种其生长的需要进行底肥的施加。也就是说,在种植小麦之前,应该采用具有迟效性肥料对土壤进行施肥。然后进行种肥施加的工作,将小麦种子与肥料一起播种,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生长速度。且在小麦生长的期间要再次施肥,保证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尤其在小麦发苗以及抽穗期间最为明显。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小麦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防治病虫害,合理分配氮肥、磷肥以及钾肥的使用。

1.4 灾害监测

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参照山西省各个种植地区的气候特征,结合小麦分布以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哪个地区可能会发生的病虫害,以便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2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分为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等不同时期。做好各个时期小麦病虫害防治,对于促进小麦的正常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播种期病害防治

在小麦播种期,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在于,药剂拌种与土壤处理。其中,土壤处理即保证土壤均匀、厚度适中等,而药剂拌种是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2 kg对100 kg小麦种子进行拌种,对于预防小麦白粉病、纹枯病及黑穗病等效果显著。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小麦种子包衣,用2.5%适乐时浮肿衣剂0.1~0.2 L处理小麦种子100 kg,可预防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和黑胚病等,在掺入一定量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可兼治病虫。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为有效防治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可以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来预防。主要方式是将药剂加进小麦种子中,这种方法能显著地降低小麦病菌源发病的次数,在重病区的小麦种植区内效果尤其明显。

2.2 返青拔节期的病害防治

小麦返青拔节期重点防治吸浆虫、纹枯病、地下害虫及和麦蜘蛛。其中,纹枯病的防治可采用5.0%井冈霉素2.25~3.0 L/hm2对水1.25~1.5 t喷洒至小麦茎基部,首次喷洒半月后再喷洒一次。而吸浆虫的防治,可用3.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0 kg/hm2拌合细土300 kg,均匀撒施于土壤表层。

2.3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病害防治

小麦生长的这个时期,重点防治的病害包括叶枯病、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和麦蚜等。比如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的防治可使用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0.12~0.15 kg/hm2。

另外,在小麦灌浆期也需要加强白粉病、锈病及等病害的防治,如用5%锐劲特悬浮剂0.6~0.75 L/hm2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及麦穗蚜等。

2.4 虫害防治

若小麦在种植过程中发生蚜虫,且上百株的小麦被蚜虫侵害,就需要采用啶虫脒等药物进行防治。若此区域易发生吸浆虫的侵害,就应当在小麦抽穗前的地标铺上辛硫磷毒土,可以有效地防止吸浆虫在此区域化蛹;在小麦抽穗时期可以采用高效聚酯类农药进行防治,应用此农药不仅能防治吸浆虫,也能起到防治蚜虫以及食叶害虫的作用。若为了防止黏虫,可以在幼虫时期,采用敌百虫等进行治理,使用的次数为1~2次/d。需要注意的是,在喷洒此类农药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均匀,将地头的杂草也进行喷洒,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3 结语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在农业结构中,小麦占有重要的比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粮食种类之一。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种植农作物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并能提高农作物品质。因此,小麦的种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出其种植技术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入手,如小麦品种的选择、灌溉方式和时间、科学合理施肥等。加强小麦种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著地提高小麦产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