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高材生甘当保安,只为照顾瘫痪老爸

2015-09-15路未央

长江丛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保安

文/路未央

老父瘫痪盼儿归,忠孝自古难两全

1973年11月,张晓勇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的一户清贫农家,上有两个姐姐。由于家境贫寒,两个姐姐初中毕业后就早早辍学,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从小就很会读书的他。考入长沙县一中后,张晓勇更加表现出了异乎常人的读书天赋。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勤奋好学,聪慧过人,堪称是当年的“学霸”,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名。1991年,他摘得长沙县理科状元的桂冠,顺利地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在乡亲们羡慕和期待的眼神中,张晓勇跨进了清华大学。他充满雄心地立下誓言,大学期间好好学习,刻苦钻研,将来一定要在生物科技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来。大二那年,他发起成立了一个有关生物应用技术的课题小组,当时在整个学院都小有名气。

1996年,张晓勇大学毕业。思想活跃的他主动推掉了几家国企伸来的橄榄枝,决定投奔广州一家著名的外资日化公司。

当初招聘时,张晓勇应聘的是公司研发部,但到公司报到时,他却被通知要先下车间锻炼三个月,熟悉生产流程。顿时,他有些傻眼了……尽管有些失落,但他还是服从了安排。

见习期结束后,张晓勇没有如愿进入研发部,而是出乎意料地被分配到了客服部,从事产品售后服务工作。转眼6年过去了,张晓勇一步步往上升迁,最终当上了客服部副总监,年薪也达到了20多万元。

2002年8月的一天,张晓勇正在公司上班,突然接到二姐的电话,得知年迈的父亲突然中风昏迷,正在医院抢救……顿时,他惊得茫然不知所措:父亲的身体不是一直好好的吗?怎么说病就病了?来不及多想,他立即安排好手头工作,向公司请了假,火速赶往湖南老家。

翌日凌晨3点,张晓勇赶到父亲入住的医院。医生告诉他:“从你父亲目前深度昏迷的病症来看,就算抢救过来,也多半会落下半身不遂或神智不清的后遗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闻听此言,张晓勇瘫软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在学科促进方面,他举例,比如甲状腺手术,由于初诊等因素的影响,这项手术在普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甲状腺专科均有开展,而病种数据分析则能从效率、质量、效益等方面直观反映出各科开展情况的差异,“如果某一个科室开展这项手术,各方面都不占优势,那理应考虑转攻别的方面,夯实学科优势。”封国生表示,正是通过这样的精细化分析,实现病种结构、成本结构的“腾笼换鸟”,真正凸显三甲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将常见病、多发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张晓勇的父亲总算转危为安,被抢救了过来,但最终如医生预言的那样,下半身瘫痪,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而且神智一会清醒,一会迷糊。清醒时,老人会不停地催促张晓勇快去上班,别耽误了工作;迷糊时,老人谁都不认识,却死死攥紧张晓勇的手,叫着他的小名“勇伢子”,一会要他讲故事,一会要他按摩,一会要他端茶递水……张晓勇明白,自己这一个月来日夜陪护在父亲身边,老人已离不开自己了。可问题是,自己已向公司几次申请延假,累计请假时间已超过一个月,公司一大摊事正等着他回去处理。然而,父亲的状况不容乐观,而且老人又特别依恋自己,他实在不忍心一走了之。

忠孝自古难两全。一边是待遇优厚的工作,一边是瘫痪在床的老父亲,张晓勇可真犯了难:他两边都不愿割舍,都想兼顾,可又力不从心,两边都难以遂愿。

父爱永留孝儿心,毅然辞职当保安

在公司频频催促下,张晓勇决定回公司上班。

回广州后,他总是回想起小时候父亲为他所做的点点滴滴。记得有一年冬天,他正在晨读,父亲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原来,那天天气骤变,父亲怕他受凉,一大早特意赶了十几里路给他送棉衣。看着衣着单薄的父亲,张晓勇当即鼻子一酸,问道:“爸,您不也没穿棉衣吗?您不冷吗?”父亲搓搓手,哈出一口白气,说:“爸习惯了,不冷!”随即拍拍他的肩膀,转身消失在寒风中……

还有一次,高一新学期开学那年,因为学费不够,父亲开学前日夜加班赶制了一批竹扫把,说是送到学校充抵学费。当父亲满头大汗地挑着扫把赶到学校时,总务主任却说学校刚买了扫把,不再需要了。一听这话,父亲急了,赶紧找到班主任和校长说好话求情。最后好说歹说,总务主任才很不情愿地收下扫把。当时,父亲找人求情时的谦卑表情,张晓勇刀刻般记在心里,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因为忙于上班,张晓勇只能隔三差五打电话回去询问父亲的病情。大姐告诉他,父亲清醒时还好,可犯迷糊时真折磨人。一会儿要吃稀饭,等你把稀饭熬好,他又说要吃干饭;你给他喂牛奶,他说奶里下了毒;你给他喂水,他又说没滋没味,还一会儿嫌凉一会儿嫌烫……得知这些,张晓勇心里一沉,更觉得难为两个姐姐了。为了弥补心里的愧疚,他只能在经济上尽量多给两个姐姐一些补偿。

张晓勇清楚,两个姐姐其实也很不容易。大姐家两个小孩都在读书,负担重,还有公公婆婆要赡养,光靠姐夫一个人打工支撑,已经很艰难了,现在又多出个瘫痪的父亲,他真的不敢深想;二姐呢,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说只有一个小孩,但二姐夫前两年受了工伤,做不了重体力活,一家人全靠二姐支撑着……思来想去,张晓勇觉得不如请个全职保姆照顾父亲,这样两个姐姐就不用那么操劳,自己也了却了心愿。

不料,第一个保姆干了不到一个月,就坚决辞职不干了,说他父亲阴晴不定,像个老小孩,太难伺候了。之后的几个月,张晓勇托人先后物色了好几个保姆,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干过两个月,最短的那个保姆竟然只干了5天就甩手走人了。无奈之下,张晓勇只好再次委托两个姐姐轮流照顾父亲,自己也利用周末和假期,奔波于广州和长沙之间,有时一个月就要来回折腾两三趟。

2003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二姐再次拨通他的手机:“父亲又昏迷不醒了,你快回来一趟吧!”当时,张晓勇正在北京出差,得知父亲再次发病,只好中断出差行程,连夜往老家赶。住院3天后,父亲终于清醒过来。张晓勇将父亲安顿好,准备返回广州时,谁知父亲一把拉住他的手,嗫嚅着欲言又止,而眼眶却湿润了……张晓勇立刻明白了,父亲是舍不得他走。那一刻,他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怎么也迈不开沉重的脚步。是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年母亲早逝,自己没能尽孝,已成憾事。如今,父亲已年过古稀,又瘫痪在床,说不定哪天就会撒手人寰,离自己而去。难道真要等到了那一天,才痛悔没有好好侍奉父亲吗?

那天晚上,张晓勇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想到父亲一辈子的辛劳和不易,自己是否应该留下来侍奉他,让他有个幸福的晚年?可是,自己从名校毕业一路打拼,好不容易当上了公司高管,说不定哪天还能进入研发部,从事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如果就这样放弃,实在是太可惜……经过一夜的痛苦煎熬,张晓勇终于做出决定:辞去工作,回家伺候年迈的父亲!

2003年底,张晓勇正式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得知他要辞职,同事们纷纷替他感到惋惜。一位跟他关系要好的公司副总经理更是极力挽留他,同时向他透露说,公司高层已有意调他进入研发部就职,并打算派他去美国的公司总部进修两年……但张晓勇去意已决,一个月后正式辞职了。

回到长沙后,为弥补多年来的歉疚,张晓勇日夜不离父亲左右,精心伺候。半年后,父亲的身体有了较大的改善,于是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留心着身边的工作机会。

2004年10月,位于长沙开福区的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慕名找上门来,聘请张晓勇为营销企划部总监。对于该公司的知遇之恩,张晓勇心存感激,因此工作起来非常忘我,十分卖力。不到一年,在他成功的营销策划下,公司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两倍。此后,公司攻城掠地,快速扩张,业务很快延伸到了周边省份。这样,张晓勇也随着公司的扩张,不断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在外出差的日子,张晓勇自己倒没觉得什么,但他最大的牵挂就是父亲,最放心不下的也是父亲……

公司得知张晓勇的难处后,特意破例请了专职保姆照顾他父亲。然而,张父只要儿子照顾,跟其他人都很难合得来。这样,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任保姆来来去去,而父亲的状态却每况愈下。再加上结婚生子,琐碎的家务事缠身,2008年5月,张晓勇不得不放弃高薪,再次辞职了。

2008年9月,得知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一个物业公司招聘保安,张晓勇耍了一个小心眼,拿出高中毕业证去应聘,结果顺利被录用。保安工作比较单纯,上班时间又有弹性,这正好符合张晓勇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父亲的意愿。就这样,为了坚守心底的那份孝道,张晓勇褪去清华高材生的光环,毅然决然地当上了一名普通的物业保安。

尽孝宜早不宜迟,莫管他人说是非

当上保安后,张晓勇才知道,要做一名称职的好保安其实也不容易。说白了,小区物业保安其实就是业主的“公共保姆”。除了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外,哪家门锁坏了、哪家下水道堵了、哪家养的宠物猫爬到树上不肯下来、哪家门前又被贴了牛皮癣广告、哪家晾晒的衣服被吹到楼下业主家的阳台……凡此种种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务,业主都会在第一时间找保安。

由于张晓勇事先做足了功课,在他值班时,小区里无论发生大小事情,他都能处理得得心应手,从没有引起业主的投诉。渐渐地,小区里的业主都认为这个戴眼镜的中年保安不一样,不但写得一手好字,处理事情有条不紊,讲起道理来也是有板有眼,句句在理。不仅是业主,同事也觉得他跟一般人不一样,应该是有些学问的。

2011年年终聚会,张晓勇一时高兴,跟同事多喝了几杯。闲聊时,同事纷纷吹嘘起自己曾经的辉煌过往,张晓勇也不甘人后,不经意抖落出了自己的经历。听说他是清华大学高材生,又曾经是外企的高薪白领,同事们一下子炸开了锅:有人说他吹牛,有人说他拉大旗作虎皮,还有人干脆跟他打起了赌……在酒精的刺激下,张晓勇立即赶回家去拿来了毕业证等证件。大家一看,顿时傻眼了:原来他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清华大学高材生!

张晓勇的真实身份曝光后,在小区业主中也引起了轰动。平时跟他打过交道的,在经过小区值班室时,会停下来多看他两眼,时不时还会跟他打个招呼;平时没跟他打过照面的,也专程来到值班室,跟他聊几句……后来,当人们得知他是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才放弃高薪高管的职位当一名普通保安时,无不为他的孝心所感动。

2013年11月,张晓勇“清华才子保安”的身份渐渐在社会上传开,进而引起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国家培养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生,要花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他却没有学以致用,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无疑是大材小用;也有人认为,英雄不问出处,职业不分贵贱;还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能简单用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衡量,能“百善孝为先”,重孝道尽孝心,就是做人的成功……

尽管社会上议论纷纷,但张晓勇尽孝的决心却丝毫没有改变。他在保安这个仅有2000多元薪水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

大学毕业17年来,张晓勇从没有参加过大学同学的聚会。唯一的一次看望好友兼同学,还是出差北京时顺路而为。与其他的大学同学,他没有任何联系,更谈不上交往。

笔者采访时,问他是何原因,张晓勇沉默了好一会,才神情凝重地说:“人这一辈子,有所得,必有所失。什么事情都可以重新来过,可以晚一点,惟有尽孝不可以,而且宜早不宜迟!”

猜你喜欢

保安
路灯下的保安
保安成了幽灵人
“当保安的时候我也没想到能执导《碟中谍》”
好心没好报
猫头鹰当保安
偷什么
冰凌
保安搜车
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