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云深处有诗药

2015-09-14沈善书

传奇故事(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幽人渔樵贾岛

沈善书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闲隐光阴,韶华烟霞深处,简朴院宇,一树松风。有童子或煽火煮茗,或汲泉酿酒,或翻检草药,或檐下浇花。他的身旁,松风轻拂,石桌上还放着一盘未下完的棋。我可否,借诗中云雾,漂洗你满身尘埃,消解你一世流离。

贾岛是苦吟诗人,批阅着世上山水流转,岁月变迁。这回,他以山中问道的名义,借故寻访渔樵钓叟,山寺僧人,听鸟儿的鸣唱,赏花儿的卧眠。浮躁的时代里,闲下来时,读书修身才是正经事。

他是青衫落拓的诗人,年少时手掌青灯,身伴古佛。后来,命册中记载他还欠尘世一段宿缘,要让他为诗奴,生来写诗,还清世间风月琳琅。于他而言,诗是日光,是泉水,若是一日不写诗,身心都会枯竭。所以在贾岛眼中,愈是经过光阴文火淬炼的文字,愈能体现出深思熟虑的况味,这种况味,并非朝夕所能成就的。

这首诗中的问答,是点活全诗的生花妙笔。尤其是寻隐二字,彰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神往,厌恶世间繁华的鲜衣怒马。

他执笔泼墨,想写的就是踽踽独行的年岁里,内心最单纯素朴,渴求隐逸山水林泉的愿望。纵然寻访不遇,衣衫褴褛,但青莲禅心的珠玑字句,依然能宽慰饱受风雨侵蚀的沧桑内心。所以,整首诗饱满的画面感是从“寻”字一步步舒展眼前,氤氲迷蒙的景致像青烟幽远的山水画,泼墨纸上。

云深不知处,是素洁的,被诗人轻描淡写地勾勒,又显幽深。设色质朴素静,染着仙风道骨的脱俗风气,予人一种轻灵冲淡的情怀。而松下、采药、山中、云深,如此充满禅意的素淡词语,又给隐者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字里行间,还流露出诗人精雕细琢的构想。

全诗蕴藉隽永,简洁清新,似花朵娇羞未全开。诗人并没有把寻访的目的直抒胸臆,而是采用与童子一问三答的方式,心意婉转地表达心中渴望与幽人隐士焚香谈禅,论佛悟道。诗人本是希冀能遇见隐者,与其寒暄,谁知寻隐不遇,但他并没有过多的惆怅哀伤,反而愈加对隐者高蹈脱尘的情怀充满了欣赏。

浮世纷乱,人心疏离,又有几人痴守旧年。也罢,要有一段清闲简朴的时光,春辰摘时花酿酒,夏令蓄荷露煮茶,秋收在山中行走,冬至于陋室读经。拉家长里短,扯渔樵闲话。隐者的山居日子,熬煮着一段草木精华的素淡锦年。那阵阵药香,疗解了俗世人心中的贪嗔痴,妙手回春了一个又一个浮夸人心中的执念。

我从隐者竹屋离开时,恍惚听见了云雾深处的袅绕山歌。话说那山深水叠缥缈处,住着一位采药营生的幽人,治愈凡塵俗人心中的困厄。

猜你喜欢

幽人渔樵贾岛
山中与幽人①对酌
贾岛寻医记
渔樵三问
雪中
赵海棚绘画作品
打渔人
题兰
渔樵问答
贾岛推敲
朱买臣故事人性书写的两种偏轴——以息机子本《渔樵记》、《万壑清音·负薪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