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效果分析

2015-09-14王安之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洛芬普拉泪膜

王 莉,王安之

干燥性角结膜炎俗称干眼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视频技术发展,人们的用眼负担普遍增加,干眼症发病率日益增加,逐渐成为人群中的常见病。干眼症是由自身免疫疾病、泪液过度蒸发、激光手术术后、病毒感染、年龄增长、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体内激素变化等多种原因形成的以眼部不适为主要伴随症状的泪液和眼球疾病[1-4]。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畏光、眼部异物感、眼表炎症、视力障碍等,这是因为患者泪液反应异常[6](主要为泪液质、量、动力学异常),进而造成眼表组织病变、泪膜不稳定,病程进展迁延甚至发展为进展性角膜混浊、失明。干眼症病因复杂,临床上干眼症传统治疗方法为人工替代、以栓塞泪小点进而降低泪液排出量的局部治疗[4-7]。

人工泪液作为干眼症局部治疗的主要药物,仅在使用中能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易复发,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干眼症。传统的眼部抗炎药物主要为糖皮质激素,但因其副作用较大,故而逐渐被其他抗炎药物替代[9]。近年作为临床眼科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代表药物——普拉洛芬正逐渐因其抗炎、抗过敏等优势[8],广受干眼症患者和临床眼科医师的青睐,是当前干眼症治疗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为观察普拉洛芬对干眼症的疗效及影响,就我院80例干眼症患者的治疗进行相关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入组标准

1.1.1 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以上;泪液基础分泌实验[6]:Schimer I每5 min低于 5 mm;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至少1分;泪膜破裂时间低于10 s;知情且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拒绝配合治疗者;有影响角膜功能的眼部外伤、合并严重的全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糖尿病;于研究前7 d内使用过非类固醇抗炎药、秋水仙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需长期服用其他药物。

1.2 研究对象 根据入组标准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80例,年龄19~79(35.3±2.8)岁,男 38 例,女42 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疲劳、视物模糊、眼干涩酸胀、畏光、异物感、烧灼感等主观症状。无相关病史33例,有长期处于空调房、使用电脑、使用角膜接触镜等病史47例。根据患者随机抽签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36.2±0.9)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5.1±1.8)岁。组间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症状及相关功能检查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治疗(贝复舒,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滴/次,4/d;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又名普南扑灵,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福崎工厂)1滴/次,4/d。2周/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方法及指标 治疗第1、2、3、4周,对患者患眼的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评分,综合计分,观察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变化。

1.4.1 实验室检查及指标:①Schirmer I试验为在受检者患眼下睑结膜囊外侧1/3处放置一端折叠的试纸条,待试验眼自然闭合5 min后取出试纸,测量折叠处的湿润长度。湿润长度≤5 mm,为干眼[6-7]。②泪膜破裂时间测定为嘱受检者待试验眼结膜囊内滴入2%荧光素1滴后闭目数秒,主动启目保持睁眼状态,平视正前方,使用秒表,以3 mm钴蓝色光线扫视试验眼角膜以测泪膜破裂时间[9-11]。重复测量3次后取均值。时间<5 s为干眼。荧光素染色评分为荧光素试纸触及患者向上看时患眼下睑结膜囊,以裂隙灯钴蓝光线检查受检者患眼眼球表面分布荧光素后的角膜着色情况[8]。荧光素染色评分0分,角膜上皮无着色;1分,着色区域<1/3角膜面积;2分,着色区域<1/2角膜面积;3分,着色区域>1/2角膜面积。评分≥1为干眼。

1.4.2 干眼症问卷调查(SEEQ)及其评分:以问卷形式对照患者症状(晨起睁眼困难似粘连、烧灼感、眼干涩、睫毛碎屑、酸胀感、眼发红等)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进行调查、计分[10]。无为0分,很少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持续4分。个体症状呈持续、频繁或加重的症状≥1,为干眼。

1.5 疗效判断[9-11]根据患者泪液量:①无效,试纸湿润长度前后无变化;②好转,试纸湿润长度增加1~3 mm;③显效,试纸湿润长度增加3~10 mm,④治愈,试纸湿润长度增加≥10 mm。治疗有效率=[(好转+显效+治愈)÷患者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两组Schirmer I试验结果、泪液破裂时间呈上升趋势,见图1、2;荧光染色实验评分、问卷调查分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见图3、4。两组治疗 3、4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Schirmer I试验结果、泪液破裂时间显著延长(P<0.05),荧光染色实验评分、问卷调查分数显著降低(P<0.05),见表1。两组Schirmer I试验结果组间差异不显著(t=2.513,P=0.648)。治疗 2、3、4 周观察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整体显著长于对照组(t=-3.553,P=0.017),荧光素染色实验评分、干眼症状问卷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360,P=0.043、t= -0.422,P=0.008)。见表1。

2.2 两组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呈上升趋势;治疗第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χ2=3.529,P=0.048),见表2。

2.3 不良事件 治疗期间,出现轻度眼痒、刺激等不适感患者,观察组11例,对照组16例,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χ2=3.974,P=0.057)。停药后患者不适症状缓解。

3 讨论

干眼症主要是多种因素引起泪液反应异常进而造成眼表组织病变、泪膜不稳定的泪液和眼球疾病。患者长期泪液分泌量过少或蒸发过多、排出系统功能异常[5],机体泪液体积下降且渗透压逐渐升高,泪液生理环境变化[3],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长期的泪液异常分泌环境中,受到高渗透性的泪膜刺激进而产生对干眼症患者泪液、结膜上皮细胞有刺激作用的核转录因子、以蛋白磷酸化为主的级联反应[8]及其他激酶,这些异常分泌物质最终导致致炎因子、炎性趋化因子的产生,而出现畏光、结膜充血、干燥感、烧灼等泪液和眼球疾病。此外,汪蕾等[4]研究表示,除与泪腺疾病有关,干眼症还可能与激素水平、自身免疫疾病相关,但最主要致病因素为炎症;倪书钦[14]认为干眼症发病的炎症反应为非感染性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且其症状严重程度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性。

图1 不同药物对两组干眼症Schirmer I试验结果的影响

图2 不同药物对两组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图3 不同药物对两组干眼症患者问卷结果的影响

图4 不同药物对两组干眼症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影响

表1 两组干眼症治疗期间观察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干眼症治疗期间观察指标变化情况(±s)

注: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cP<0.05

组别 时间 Schirmer I试验(mm)泪膜破裂时间(s)问卷分数(分)荧光素染色(分)对照组(n=40) 治疗前3.61 ±1.44 8.86 ±1.54 3.26 ±0.48 1.86 ±0.60 1 周 3.97 ±1.87 9.15 ±1.28 3.02 ±0.25 1.81 ±0.36 2 周 4.53 ±2.46 9.86 ±2.15 2.77 ±0.51 1.70 ±0.56 3 周 5.26 ±2.33a 10.53 ±2.47a 1.99 ±0.66a 1.52 ±0.22a 4 周 6.42 ±1.13a 11.09 ±1.85a 0.98 ±0.37a 0.98 ±0.50a观察组(n=40) 治疗前 3.42±1.26 8.74±1.85 3.28±0.16 1.90±0.78 1 周 4.02 ±1.64 9.66 ±1.98 2.81 ±0.46 1.76 ±0.33 2 周 4.43 ±2.10 10.45 ±2.36c 1.98 ±0.60c 1.60 ±0.55c 3 周 5.34 ±2.17a 11.44 ±2.01ac 0.97 ±0.34ac 1.27 ±0.20ac 4 周 6.36 ±1.45a 12.26 ±1.32ac 0.41 ±0.11ac 0.76 ±0.30ac

表2 治疗期间两组干眼症的有效率比较[例(%)]

普拉洛芬属于含有三环结构的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13],在用药后 30 min内,结膜、角膜中分布浓度最高[7]。在患者眼部受到三叉神经刺激、眼部手术、激光照射,造成眼角膜上皮脱落的情况下[10-14],眼组织不仅会合成前列腺素,还因细胞膜紊乱而造成磷脂酶A2活化,而使细胞膜磷脂中的花生四烯酸释放。有研究证明,即使(极微量 ng级,ng=10-9g量)前列腺素也可引起眼部显著的炎症反应,是目前所知的天然物质中致眼部炎症能力最强的物质[12]。前列腺素可造成机体血 -房水屏障受损[12-14],形成眼组织炎症,还能促使局部炎症组织形成新生血管;此外,不仅增加干眼症患者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如缓激肽[12])的敏感性,还会降低眼部皮肤对组胺引起的瘙痒感觉阈值,进而增加患者瘙痒不适。而创伤刺激或长期的泪液动力不足,细胞膜紊乱,花生四烯酸在环氧酶[12-14]催化下,能形成 PGG2、PGH2(环内过氧化物[12]),在异构酶进一步的作用下可转化合成 PGI2(前列环素[12])、PGD2、PGE2、PGF2(前列腺素[14])、TXA2(血栓素A2[12])。普拉洛芬正能针对眼部前列腺素合成关键步骤中的环氧酶进行有效抑制,阻断合成二十碳四烯酸衍生物、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释放[7-13],通过进一步降低缓激肽的形成、抑制体内白细胞聚集,进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消除局部炎症介质、缓解瘙痒、镇痛、改善眼部微循环的作用[14-19]。有研究表明[20],普拉洛芬在动物实验中对急性结膜水肿、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Schirmer I试验结果、泪液破裂时间均显著长于本组治疗前;荧光染色实验评分、问卷调查分数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可见人工泪液、普拉洛芬对改善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有一定作用。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呈上升趋势;治疗4周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整体显著长于对照组,荧光素染色实验评分与干眼症状问卷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以得出非甾体抗炎药普拉洛芬能显著改善干眼症眼部不适症状、角膜损伤、泪膜稳定性,且比人工泪液临床疗效更显著。有研究表明,人工泪液对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移行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速角膜上皮的再生,一定程度上缓解、延缓角膜上皮再脱落损伤[12-13,21]。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泪液局部治疗,外源性补充泪液,患者干眼症状问卷调查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仍有局部不适症状。可见人工泪液对症状有所缓解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认为这可能因为人工泪液这一局部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眼症病因;普拉洛芬是针对干眼症病因发挥疗效[21]。在研究期间,两组均出现轻度眼痒、刺激等不适感患者(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停药后患者不适症状缓解。可见普拉洛芬临床用药安全性好,其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与朱磊[7]、赵江月[8]、王伟鹏[9]等研究实验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普拉洛芬在干眼症治疗中,较人工泪液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1]胡昌波,袁满红.普拉洛芬在眼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866-867.

[2]Guo M,Cui E,Li X Y,et al.Diverse NeedlingMethodsfor Dry Eye Syndrom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3,11(2):84-88.

[3]杨晓波.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4,30(14):124.

[4]汪蕾.干燥性角结膜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0):88.

[5]刘香琼,李婧,易村犍.普拉洛芬联合氟米龙对LASEK术后反应的疗效评价[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844-846.

[6]Rahul B,Pracii K,Manjushrii K,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omega-3fattyacidsidry eye syndrom[J].Int J Ophthalmol,2013,6(6):811-816.

[7]朱磊,谢安明,刘涛,等.普拉洛芬滴眼液在青光眼手术前后炎症控制的临床评价[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081-2083.

[8]赵江月,陆博,孙琦,等.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眼表炎症的临床评价[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492-494.

[9]王伟鹏.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231-2232.

[10]Ma X P,Yang L,Mo W.Summary on Clinical Experience of Acupuncture Treating Dry Eye Syndromes[J].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9,3(11):101-105.

[11]李培军,任培培,付莹.我院2011—2013年眼用制剂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169-171.

[12]朱光辉,王奇志,蔡彩琴.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09,11(2):157-160.

[13]尹丽婷.普拉洛芬联合贝复舒治疗51例干眼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177-178.

[14]刘照耀,周伟雄.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17-18,21.

[15]李艳艳,邝平.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8):85-87.

[16]王振杰.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4):40-41.

[17]邵孟霞,叶思勇,冯杨.医院眼用制剂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2012,7(10):1305-1307.

[18]秦冬梅,姜晔,施宏宇,等.武警某省战士干眼症相关状况调查[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3):203-204,209.

[19]黄蒂,兰雅维,李洁,等.武警某部战士干眼症患病情况调查[J].武警医学,2011,22(2):123-125,128.

[20]倪书钦.干眼症的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32-334.

[21]Liu X,Zhu H Y,Han C,et al.Clinical Study on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al Fumigation for Dry Eye Syndrome[J].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3,2(9):78-80.

猜你喜欢

洛芬普拉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普拉昌达下周访华
乖乖兔的菜园子
浅析酮洛芬自乳化制剂的处方组成及化学稳定性
艾普拉唑治疗老年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眼科手术后干眼症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