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蔬菜生产推广应用性诱控害效果好*

2015-09-14严宝华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大团站201312

上海蔬菜 2015年4期
关键词:诱剂斜纹甜菜

严宝华(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大团站201312)

有机蔬菜生产推广应用性诱控害效果好*

严宝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大团站201312)

甜菜夜蛾(LaphygmaexiguaHubner)、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寄主范围广、食量大、危害时间长,是夏秋蔬菜主要害虫,也是生产有机蔬菜最难防控的害虫。2008~2011年,我们参加了由上海市农科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主持、组织实施的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防控技术与示范》和由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持、组织实施的上海市科委项目《农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合成》,浦东新区多利农庄作为市级有机蔬菜生产实施基地,近年来一直延续应用项目成果,坚持主推高效性诱剂控害技术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性诱剂、诱捕器均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甜菜夜蛾诱芯选用PVC毛细管D型诱芯、斜纹夜蛾诱芯选用PVC毛细管型长效粗管诱芯,诱捕器为适合夜蛾的干式诱捕器。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多利农庄,为上海市有机蔬菜生产大型基地,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常年蔬菜生产面积100hm2,主栽叶菜类蔬菜面积130hm2(茬次)以上、茄果瓜类蔬菜面积40hm2(茬次)左右、其它特种蔬菜50hm2(茬次)左右,是市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基地,浦东新区保护地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有机蔬菜认证单位,产品主要销售给10000个特约专供个人会员及100多家定向特供单位会员。由于生产有机蔬菜最需要应用绿色防控(无农药)技术,技术试验示范得到基地大力支持。

1.2.1示范应用设计与试验隔离对比环境在多利农庄有机蔬菜基地设甜菜夜蛾性诱诱捕器1200个、斜纹夜蛾性诱诱捕器1200个,在示范区外围2圈的诱捕器间隔25m×25m(区间)、中内圈的诱捕器间隔35m×40m(区间)。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的诱捕器同比例均匀间隔交叉放置。另选15~18户离示范基地1000m以上的农户菜田作为常规防治调查区。夏秋期间田间还有银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等其它次要害虫,示范基地大面积叶菜类生产覆盖防虫网控制其它害虫发生与危害,确保有机蔬菜品质和无农药应用(调查点未覆盖防虫网)。对比农户按传统生产习惯使用农药常规防治。由于常规生产不可能不用药防治,为了对比性诱防治效果,每个试验点设1个(个体农户,特定与示范区相近的生育期)不用药防治的小面积(120m2以内)自然观察圃,以便于对比示范区与常规区、自然状态下的虫口密度差别,校正接近生产实际的可比控害效果。以上试验调查只选害虫盛发期2茬作为示范对比基准。

1.2.2示范应用对比方法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放置诱捕器(虫情测报始峰以后开始),10月上中旬结束(虫情测报年度尾峰后15d),有效捕杀观察期3~4个月,使用干式诱捕器,高度1~1.2m。甜菜夜蛾每30d左右换芯1次,斜纹夜蛾为高效超长效诱芯,每45~60d换芯1次。2种夜蛾各取样10个诱捕器,外围圈(东西南北各取1个)取样4个、中围圈(东西南北各取1个)取样4个、内圈中心区取样2个,每隔2d调查1次捕蛾量,并清除诱捕的成虫,最后计算每667m2诱杀蛾量。

1.3田间幼虫与危害率的调查与测产方法

在示范区与常规生产、不防治对照区同选易发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甘蓝或花椰菜作为代表品种,每10d调查1次(每逢5日、15日、25日为调查日,遇休假日或雨天延后至下1个工作日),五点取样,每点20株,在清晨调查虫口密度,以年度旬平均单株虫口密度与用药次数等防治比较。采收时分别5点取样,每点取样10株菜测产,以不防治区为对比基数,计算挽回损失率。

示范区挽回损失率(%)=[(示范区平均单株产量×每667m2有效株数-不防治对照区平均单株产量×每667m2有效株数)/(不防治对照区平均单株产×每667m2有效株数)]×100,常规防治挽回损失率(%)=[(常规防治区平均单株产量×每667m2有效株数-不防治对照区平均单株产量×每667m2有效株数)/(不防治对照区平均单株产量×每667m2有效株数)]×100。注:测产对比试验调查,只选害虫盛发期的其中1茬作为示范对比的基准。

防治控害效果以不防治区虫口密度作为基准,以项目实施的2010年度示范调查数据作为评价基准。以每次(旬)调查获得的平均虫口数作为重复数,以示范区、常规区、不用药区作为处理组,通过方差分析评价诱杀效果差异的可靠性。

2 结果与分析

2.1性诱剂年均每667m2诱蛾量

由表1可知,经过7年连续应用示范,性诱防治技术可诱捕较多成虫,甜菜夜蛾性诱剂667m2年诱捕蛾量1647~3125头,7年667m2平均诱蛾量2540头左右;斜纹夜蛾性诱剂667m2年诱捕蛾量13000~31000头,7年667m2平均诱蛾量23500头左右,控害效果显著。

表1 性诱剂年均每667m2诱蛾量

2.2田间幼虫密度的对比调查

在上海地区2种夜蛾第3、4代发生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9月下旬,共有7个旬期,为防止数据干扰,在发生盛期前1周,有机示范区(选1块小面积对比)、常规区、不防治区用药2次,清除虫口基数,因有农药持效期影响,第1旬期的数据不采用,只计算8月上旬~9月下旬的控害效果。2010年的示范对比调查数据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幼虫效果

经方差分析可见,3种控害处理方式,性诱为主的防治区与常规化学防治区的幼虫密度无显著差异,而与不防治区有极显著差异,说明性诱控害技术可用于有机蔬菜生产。

2.3田间测产结果

以在9月底或10月初收获的甘蓝茬口为测产对象,3种处理各选5个点,每点采收50株,去外叶商品菜称重,计算平均单株重,由于爽快合作社、多利基地与对比农户的栽培密度有差异,会影响单株重,因此对比平均667m2产量。由见表3可知,3种对比试验测产结果,以性诱为主的防治区与常规化学防治区在产量上有较小差异,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标准,而不防治区则差异极显著,说明性诱主控目标的2种害虫的危害是有效的,性诱区与不防治对照区相比可挽回产量20%以上,常规化学防治区与不防治对照区相比可挽回产量30%以上,产量差别可能来自残存的2种夜蛾的高龄幼虫和其它各类害虫的危害。

表3 不同防治方法甘蓝产量

2.4经济效益比较

2010年秋季,多利基地甘蓝平均每kg售价1.2元,以性诱为主控害的防治区,平均667m2产量3188kg,667m2产值3825.6元;普通菜农送交易市场的平均成交价为0.75元/kg,以常规防治为主控害的防治区,平均667m2产值2535元;不防治区平均667m2产值1638.75元。以性诱为主控害的防治区667m2增加收益133.4%,常规化学农药的防治区增加收益54.69%,两者增收经济效益率相差78.71%。

防治成本上(防治用工不计),以性诱为主控害的防治区667m2使用性诱剂5根(每根8元,控制面积667m2折算)、诱捕器成本5元(每个8元,控制面积667m2,按使用3年成本折算),平均每667m2每次防治费用为45元;常规防治区平均每旬期用药1次,共用药6次,平均每667m2每次用药费用为17.8元,6次用药成本106.8元,常规防治区的用药成本比性诱主控区的防治成本平均每667m2增加61.8元(由于性诱剂与诱捕器实施财政补贴,使用单位实际支付的防治成本还要减少50%)。

3 推广应用性诱技术的评价与总结

性诱控害技术是有机蔬菜生产上可持久推广应用的绿色防控技术。经过7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在害虫发生危害盛期采用性诱防治方法可起到较好的诱杀(雄)成虫效果,可有效降低2种夜蛾的发生密度,控制危害,是降本增收、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的有效技术措施。本文引用的示范评价方法是以示范点的配送特价(比市场价高的因素),在大市场、大流通中的推广应用增收效益比本文略低。多利农庄将诱杀的成虫收集起来用作养鸡、鸭的饲料,不但可降低家禽养殖成本,还可提高家禽的产品品质,增加附加经济效益。性诱技术不仅可应用于有机蔬菜生产上,在当今强化安全监管的大背景下,大面积生产上也可广泛应用,为市场提供更加安全的商品菜。

[1]李惠明,朱佩瑾,杨银娟,等.甜菜夜蛾性诱剂组分添加对诱蛾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0(18):19~21.

[2]陈志贵,沈红然,杨银娟,等.斜纹夜蛾超高效性诱剂的示范与应用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10(增1):48~50.

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9312010y1125)。

猜你喜欢

诱剂斜纹甜菜
新衣软又暖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专用肥与种植密度对甜菜的影响
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
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生殖行为的干扰胁迫
EcR-RNAi和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幼虫诱导腹足发育受阻表型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