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探析

2015-09-10陈红

考试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高中语文

陈红

摘 要: 古典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内容对于缺乏文学积累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古典诗词鉴赏的困难。本文从披文入情、悟象品意、知人论世、比较感悟四个方面介绍了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典诗词 鉴赏方法

古典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对鉴赏者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学生缺乏文学积累,古典诗词鉴赏能力较弱。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扎扎实实地用以下几种方法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披文入情,理解诗词文本

诗词创作的过程是作家将自己的情感或者生平经历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象有机结合,并且将这种感悟外化为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理解文本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对文本的理解首先应当准确揣摩诗词的语言,扫除字词、句子、典故等障碍,弄清字面含义。比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遥岑”何意?“岑”即“小而高的山”,“遥岑远目”意为“眺望远处的山岭”,这是对字词的诠释。“落日楼头”至“登临意“等句如何理解?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夕阳下,孤雁哀鸣不时传来,引起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他悲愤地拍打着栏杆,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此时的心情呢,这是对句子的理解。“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归未”是何意?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作者是借这个典故表达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有家回不得的痛楚;这个典故既写作者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这是对典故的理解。

阅读诗词,披文入情,这虽是鉴赏的初步目标,但是鉴赏和评价的前提,只有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词中所描绘的图景或动作过程,再融合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和读者个人的主观领会才能真正品悟出诗词的意蕴或者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披文入情,理解文本,尽管是诗词鉴赏的初级阶段,但具备释字、解句、识典这些是理解诗词文本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过程。

二、悟象品意,涵泳诗词意境

意象是诗词写作的最基本元素,它不再是简单的没生命没情感的客观事物,已经和诗人的经历、情感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所以鉴赏诗词时要想理解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感情,必须反复揣摩、体味意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前三句叠用了九个名词,既构思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调的秋景图,烘托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情怀,又描绘了一幅流水人家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图,以反衬自己思亲的悲苦心境。抓住这些意象,再结合曲最后“西下的夕阳”的意象和“在天涯的断肠人”的形象,就不难体会那种漂泊生活带来的悲苦、孤寂之感。

三、知人论世,分析诗词内蕴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人,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觉得,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及时代背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正确有效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在《江村》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盛夏时节,清幽静谧的村落里燕子和鸥鸟自由飞翔嬉戏,家中妻儿老小自得其乐。这首诗,从物态人情方面看,诗人写足了江村的幽事,表达了家人团聚的余悦和无复他求的闲适。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杜甫的这种愉悦和闲适呢?它是弃官归隐后收获的田园之趣,还是隐居世外时所体会到的恬淡之乐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是杜甫经多年漂泊,流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草堂时的作品。作者在安史之乱的苦难岁月里饱经忧患,颠沛流离,辗转漂泊,好不容易在西蜀觅得一块暂时苟安之地,但这座建在浣花溪溪畔的草堂,并不是他半世追求的人生理想得以实现的标志,而是他人生追求彻底破灭的结果,所以这所寓居的草堂体现他存在价值的低贱和卑微。因此,江村的安宁、愉悦和闲适就明显地带有一种劫后余生的辛酸和悲苦,带着一种宛如梦中的不真实感。再深入体会尾联“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就可感知诗人幽居江村时的这种愉悦和闲适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它既不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悦,又不是王维闲居辋川时“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恬淡之乐。杜甫的这种短暂的、梦幻般的愉悦和闲适的生活,在他因朋友严武去世,失去生活接济后也随即荡然无存。如果我们在鉴赏这首诗词时,不能知人论世,而只看表面,主观臆断,就可能在理解作者情感上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虽然并不是一切诗词的解读都需要知人论世,如一些纯粹的协警、咏物诗,就常常与作者的生平或写作背景无太大关系,但大多数诗词的主旨情感还是与作品产生的背景和作家的生平密切关联。

四、比较感悟,深化理解作品

古人读诗特别注重以诗论诗。有了比较,就能对诗词有更深刻的认识。比较阅读的角度很多,比如从意境、风格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对同一作家同时期类似作品进行比较;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等。可以是对同一时期风格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通过比较阅读能够体味诗词中蕴含微妙而独特的情感,体会作家之间存在的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从而加深对所阅读诗词的理解。如李清照早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作者以点带面,借写一次郊游回家迷路的情景,表达早年生活安逸时快乐的心境;而《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却借用十四个叠词诉说晚年国破家亡、沦落天涯的悲苦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不安。

总之,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很多,比如把握手法、品味炼字、创意鉴赏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不同诗词的要求,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品味,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继炬.知人论世连类比较巧解诗词鉴赏题.

[2]毛翰.诗美创造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唱”出来的作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