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2015-09-10何先安

考试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李华遗产思想品德

何先安

所谓问题化教学就是教师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质疑,与他人交流与反思,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明理导行,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对问题化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有了一些肤浅认识。

一、运用问题化教学,有利于新课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节精彩的课堂往往是从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开始的。因为简单而有趣的问题提出,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新课教学奠定基础。如在《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导入时,我播放“平潭新闻”有关区召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工作会议”的报道,提出这次会议的召开告诉了我们什么讯息?如在“党的基本路线”导入中,我选择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优雅又熟悉的旋律唤起了学生的音乐细胞,一些同学开始小声哼起来了,这时我适时鼓励全班同学一起高歌。在歌声中,我及时引导并提出:我们听了这首歌,心情如何?谁是那位伟人?春天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党和国家一个什么伟大的决定?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火花立即被点燃,大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导入。在教学《让生命之花绽放》导入时,我以矿难事故为背景,以“三个矿工,21天生命的奇迹”为标题,多媒体课件展示,提出:三个矿工是如何创造生命的奇迹的?从三位矿工的身上,我们学到什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会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二、运用问题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教师怎么做才能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思想品德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呢?我认为运用问题化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学《让生命之花绽放》时,介绍如何使用灭火器,通常介绍使用灭火器的步骤是“拔拿提按”,但真正让学生操作灭火,许多学生还是不知如何操作使用。后来,讲课前我提出“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的问题,让学生查找相关材料,然后在教室里点燃一堆火,叫学生讲解和使用灭火器。在问题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可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化教学法,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问题化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各种教材教学资源和相互联系的各个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做出整体安排,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财产留给谁》时,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初识继承”:提出①晓军的父亲病危,其财产是遗产吗?②他的财产都可以作为遗产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遗产继承的相关基本概念;“争论继承”:提出①你认为谁有权继承晓军父亲的遗产?理由呢?②你认为晓军父亲的遗产应该如何分配;“律师解惑”:提出①晓军家到底该采取哪种继承方式继承父亲的遗产呢?为什么?②晓军的父亲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确定遗产的分配,其最大优点是什么?③有效遗嘱必备哪些条件?引导学生认识和比较“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继承纠纷”:提出①晓军的邻居能得到遗产吗?为什么?②请你设想一下这起遗产继承事件的不同后果。引导学生懂得要依情依理依法正确处理遗产继承纠纷。这样,本框教学内容通过四个环节和一系列问题情景,使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问题化教学法,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愉悦的情感氛围中,恰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如讲授《延伸生命的价值》时,我展示课件《一位动车司机,2秒钟的生死选择》,并问这位司机的行为是轻生吗?为什么?并说:刚才,我们不是进过珍爱生命,要做到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让学生明白,这位司机用自己的“死”换取更多人的“生”,这是最高境界的珍爱生命的表现,最后得出结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在讲授《调控情绪的方法》时,我拋出一个情境“假设老师参加教学比赛,就是这节课,老师看到后面有很多评委,心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同学们,我该怎么办呢?大家能不能帮忙老师”,此问一出,班级就像炸开了锅,激烈讨论,许多同学提出“把评委当做学生;他们是来学习的;我一定能上得更好……”然后,我们一起从学生提出的方法,归纳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这样,讲解调控情绪的方法就水到渠成了。问题化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提出一些能吸引学生又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五、运用问题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为背景,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领悟教材内容,掌握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情感,实现陶冶情感、明理导行。这有利于改变过去以教师满堂灌,进行简单说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如教学“孝敬父母”时,我首先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孩子的爱。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父母关心自己的真实故事”,同学们纷纷从吃住行用、学习、生活、疾病等各方面回忆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当一些学生说到激动时,个人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然后,我趁热打铁追问:“我们的父母这么关心爱护我们,那你们知道父母的出生日期吗?”这时,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学生羞愧地耷拉着脑袋。面对此时此情,我叹了口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接着我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运用问题化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激发感情,引导学生在情中悟理,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快乐学习知识,还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德、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促进知识内化,实现课程的德育功能。

六、问题化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中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学习的人。”以教学情境为背景,然后通过设计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如讲授《珍惜学习机会》时,我出示案例:李华家境困难,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挣钱。李华由于成绩不理想,人又调皮,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父母也认为“现在大学生毕业工作难找,读书没用”,因此父母决定让正在读初三的李华辍学,跟随自己到城里打工。请问:李华还能回到学校学习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事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很高。同学们从义务教育含义和特征两方面展开,指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在义务教育中各自应承担的义务,以及李华自身应怎样珍惜权利和履行义务等,提出许多建议。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为李华同学出谋划策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班上一些厌学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又如讲授“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时,我将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提出的“子女要求买电脑,我不知该买还是不该买?”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你们认为呢?”这时,学生自然分成两种观点,于是我决定开展一场辩论会,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智慧火花不断闪烁,我又适时地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的优势,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俘虏”的道理。问题化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还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问题化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活动,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李华遗产思想品德
遗产怎么分
诸葛亮喂鸡求学
敢为当先
一封家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千万遗产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The Implication of Designing a Workshop in English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