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焊 接 方 法及 应 用》课堂教学中 的运用

2015-09-10尹德强

考试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工程师多元化教学模式

尹德强

《焊接方法及应用》是材料制造与控制体系中的一门基本学科。虽然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但其对相关课程《材料特种焊接技术》等有理论支撑作用,传统授课形式主要是单一的教师讲授,虽然便于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但易造成诸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兴趣不浓厚,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意识不强等一系列问题。笔者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增加现代模拟技术成果展示,并邀请相关企业的工程师、设计师等亲身讲解实际生产过程中焊接技术等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拟就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焊接方法及应用》课程中的实施运用,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希望抛砖引玉,求教方家[1]。

一、加强《焊接方法及应用》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教学模式的形成既与学校的学风、校风密切相关,又与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特点一脉相承。诚然,教学模式会受到授课对象、课程安排、教学软硬件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必然随上述条件的改变而相应改变,并以学生受益为最终且唯一的评判标准。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当前课程教学的主流,被广泛运用于许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具体到《焊接方法及应用》课程教学中更有其必要性。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重心,只有对学生学情进行充分分析,才能做出有效的教学需求判断。本门课程的学情分析包括两部分:

1.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本课程是针对大三第二学期材料成型专业的学生,此时学生大部分是“90后”,其对新事物兴趣比较强,而对于传统的“粉笔(或者PPT)+讲授”的方式已经处于麻木或者习以为常的状态。另外,此时学生正面临学业压力大,同时面临就业选择等,学生整体的就业去向已发生变化:工作及读研。相当一部分学生已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方面,此类学生更对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的讲解更感兴趣;对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相对而言更关心本门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因此,加入新式的授课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期许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起到些许专业知识融汇串联的作用。

2.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针对学生方向的分类及关心问题,比如:这门课的学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否有用?将来工作会遇到哪些与现在学习知识相关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邀请在材料制造、科学研究、产品设计等相关行业出色的工程师、设计师,切身讲解他们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贯彻“以学生为重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即兴课题”的设计,学生参与教学,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工程师、设计师进行讨论,从讲解中找到不同的答案,对企业的运作及各部门的职能有所了解。此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二)《焊接方法及应用》课程改革突破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的基础课,《焊接方法及应用》是焊接加工的入门课程,具有基础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1.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课程去学问化、增强实用性。专业选修课的定位在于一方面为专业课的课堂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于完善和丰富材料成型专业学生课程教学体系。那么课程的定位,相对于专业课来讲,其应该强调的是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但与之不同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倾向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清晰的思维方式。

学习的目标是应用,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是关键。通过工程师讲解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他们的解决方案,将学生引领如实际应用的情景之中,增强所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多元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性、灵活性。参与意识是课堂互动的关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有利的武器。学生的参与性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索取者,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对老师的教学工作做很好的反馈,有助于老师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做到真正教学相长。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是兴趣,多元化教学以新颖的内容、丰富的授课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焊接方法及应用》课程可采用的教学模式

根据专业选修课的定位,《焊接方法及应用》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增强学生材料成型尤其是焊接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丰富专业课程体系;二是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注意将课堂所学与实际问题结合,有意识地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在与工程师、研究员的交流中拓宽视野。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模式。

(一)软件模拟动画模式

材料科学的理论基础,如连续介质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多以数学方程或物理模型等抽象简化形式描述,这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非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在接触此类理论的时候,常感觉枯燥、无奈。建立在成熟理论之上的商业化软件能将看似复杂、枯燥的工作以图表、动画等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既增强了结果的可理解性,又降低了入门的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将学生代入实际应用场景,讲述实际问题在建模过程中的拨冗从简的重点。同时把分析过程中用到的基础理论呈现给学生,增强专业知识的认同感和应用性[2]。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在课后继续讨论,对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学习。

(二)课堂教学模式

课题教学就是以课题为纽带,将各种知识点加以结合,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过程理解知识、分析问题,加入课堂分组、讨论。此方法也可作为最后考查学生对《焊接方法及应用》课程学习效果的手段。将学生按8至10人为一个课题组,明确分工,分别查阅相关资料,最后以课堂汇报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限定课堂课题的解决方式,但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其中。课堂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直接将学到的知识用于问题分析,从而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报告形式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3]。

(三)外聘专家报告法

邀请企业或研究所中杰出的研究员或工程师,通过他们根据切身经历的讲解(如汽车尾气排放系统的设计),向学生讲授研究问题的简化方法,尤其是在其中用到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设问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设计之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业实例教学时间,约为30分钟,由工程师或研究员讲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另一部分是自由讨论时间,工程师或研究员即兴设计一个课题,由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及协作意向。在与工程师的互动中,也可由学生就感兴趣的领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外聘专家互动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文化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各部门的协作与分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为就业做好准备[4]。

三、结语

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几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组合,更是一场涉及知识观、教学观到具体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及融合外在资源的广泛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牢固地把握以“学生为重心”的原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牢记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水平,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成就感,使学生由传统单一的聆听者转变为思考者,由信息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从相关报告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思维方式的碰撞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管玲俐.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开放教育《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7):011.

[2]陈慧泽,单晶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导游业务》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9(2):1.

[3]周庆.形式课题设计的四种路径方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3:159.

[4]何红菊.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2010,29(3):101.

猜你喜欢

工程师多元化教学模式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