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5-09-10刘俊陈宇剑

考试周刊 2015年57期
关键词:升学率教师职业职业倦怠

刘俊 陈宇剑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表现特征

所谓倦怠,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工作缺乏兴趣,勉强维持工作,内心对教书育人厌烦,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有六种典型的心理和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2)对学生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3)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很少投入精力提高教学质量;(4)反应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5)缺乏热情,对工作任务厌倦,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大;(6)行为上表现为混日子,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不想参与竞争。

二、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在幼儿园教师方面,北京师范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有明显倦怠倾向的幼儿园教师比例高达59.5%,过度劳累和对事故的担心使得多数幼儿教师身心疲惫,焦躁不安。中小学教师普遍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80%的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75%以上希望能够改行。高校教师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82.2%的感觉压力大,30%的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在职教师中不少人都曾体验持续的精力不济、虚弱感、失眠、头疼等症状。

三、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期望的压力。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正如威尔逊所说:“所有对让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这些过高的社会期望,往往使教师压抑正常的需要,过于限制自己并关系种种细节,就有可能变得缺乏自信、内心压抑,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二)应试教育的重负。

长期以来升学率已经成为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绩效标准,人们仍习惯于用升学率为标准衡量学校和教师的优劣。学校为了升学率绞尽脑汁,给教师施加压力。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们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三)成就感的缺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培养学生并不像工人生产产品一样能够迅速看到效果,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显现出来。而且,这种效果并不是教师主观决定的,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得到体现,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不听老师的指导,所以教师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效果很难显现。由于长期的工作而看不到效果,因此教师很难得到成就感,就最容易丧失对职业的兴趣。

(四)地位低下的失落。

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教师极度失望,一部分离开教师岗位开辟新天地,还有一部分则陷入观望和彷徨,教学对他们而言意义并不大,陷入职业倦怠只是早晚的事。

(五)环境单调的厌倦。

教师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和家庭,很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的,除了上课外,就是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回家休息,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而且,由于教学上激烈的竞争,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释放。这样,教师容易产生工作枯燥无味的感觉,出现倦怠情绪。

(六)职业的危机感。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铁饭碗逐步被打破,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学生择师等举措使得教师普遍感到危机感。而在新形势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日益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不少教师感到力不从心。

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增强教师职业威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和自信心,进而将教学作为一种事业追求。

(二)减轻教师负担。

要努力改变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的现状,设法减轻教师负担。

(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1.重视教师的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任何人都有这方面的需要,教师也不例外。要满足教师合理的物质需要,首先要解决教师职业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相背离的问题,使得教师的经济收入与职业价值相适应。切实保证教师的工资按期发放,消除教师“不患寡而患不公”等心理,促使教师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2.引导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多个层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因此,建立教师劳动成就测量与评价制度,使教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教师自尊的需要;有的放矢,满足教师施展才华的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给教师个人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满足教师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

(四)教师自身进行适当的调整。

面对职业倦怠,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其一,分散注意力。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专业知识上的重复性。当重复不断产生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职业能力的发展受限。我们可以以兴趣为出发点,将枯竭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在另一个事物上实现自己创新、学习、能力挑战的想法。其二,工作生活两分离。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中,让自己身心放松愉悦,缓解工作压力,不断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其三,不断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新。除了在专业知识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之外,还拓宽知识范围,提高教育素养。

猜你喜欢

升学率教师职业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