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生源质量与对策探析

2015-09-10吴娜张滔华余健华张伟民

考试周刊 2015年62期
关键词:肇庆生源广东省

吴娜 张滔华 余健华 张伟民

摘 要: 本文以肇庆学院近4年的生源状况和录取数据为对象,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描述了广东省地方高校招生生源质量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从改革招生制度,优化教育资源,强化招生宣传,提升办学水平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广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生源质量 现状分析 肇庆学院

一、引言

生源质量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逻辑起点,也是高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作为高等教育主要力量的地方本科院校,在践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1]。因此,研究和探讨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问题,改进招生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广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的现状

2013年广东省以72.7万高考生成为全国高考第一大省①,专科及以上录取率为74.44%,低于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76%;一本上线率仅占考生总数的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2.1个百分点,与北京、上海20%以上的一本录取率相差甚远。

(一)肇庆学院生源总体状况

肇庆学院是广东省属全日制地方本科院校,2000年6月由原西江大学、原肇庆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全校现有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59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495人。近3年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在6000人以上/年(表2-1),广东省录取批次为第二批本科A类、第三批专科A类,录取成绩略高于相应批次分数线。

(二)肇庆学院各学科专业生源情况

连续四年,肇庆学院各学科专业的录取分数,均高于广东省最低控制线。其中2014年文史类高出省线6分,理工类高出10分,文史类全省最低排位从2011年的40567上升至2013年的32039,理工类则由91014上升至82917。在文史类和理工类各专业录取学生分数与省最低控制线比较中,会计学、英语(外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出18~29分。音乐类文化科分数超出省控制线78分,术科超出15分;体育类文化科分数超出省控制线38分,术科超出27分;美术类录取线和省线持平(表2-2)。专科所有专业类别录取分数明显高出省线,均是第一志愿满额录取(表2-3)。

(三)肇庆学院生源地域分布情况

肇庆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和隶属关系,决定了以本省生源为主,适量招收外省考生的生源地域分布状况。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声誉的提升,省内生源地域结构不断改善,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生源数量逐年上升(表2-4)。

(四)肇庆学院生源专业分布状况

肇庆学院本科录取生源专业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在59个本科专业中,2014年经管类、外语类、机械类专业第一志愿生源聚集,文史类会计学、英语(外贸)专业第一志愿生源大于招生计划5倍;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翻译)、市场营销专业第一志愿生源大于招生计划1.5倍;理工类英语(外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于招生计划8.5,会计学、英语专业大于招生计划4倍。从实际录取学生分布来看,总数排名前三的学院分别是文学院562人,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549人及经济与管理学院507人,占实际录取学生总数的26.44%。总数排名最末三位的学院分别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375人,体育与健康学学院326人及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316人,占实际录取学生总数的16.62%。可能由于就业动机、专业前景等因素所致。

三、广东省地方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的归因分析

(一)招生制度导向偏颇

高校招生是高校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高考招生政策及相关规定下为实现办学目标制定招生计划采取措施实施的总称,涉及招考制度、教育资源配置、院校招生录取等具体内容[2]。

现行的“平行志愿”制度,在保证考生最经济地使用高考分数的同时,严重挤压地方本科院校的录取空间,使生源考分呈现出“扁平化”特征。

(二)高等教育资源不足

廣东省内一本院校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明显偏少,一本录取率整体偏低(表3-1)。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分布在“珠三角”以外的城市,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加剧了优质生源的流失。

(三)考生报考理念滞后

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过多考虑考分使用的经济性和报考学校的规模、办学层次、地理位置甚至是学校名称等外部因素。对于学校的办学宗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校愿景与自己志向的吻合度等内部因素关注不够。再者,对社会人才需求的状况缺乏了解,许多热门专业的社会需求已经饱和,考生却依然趋之若鹜[3],义无反顾地涌向这些专业。

四、广东省地方高校提高生源质量的策略

(一)改革招生制度

深入研究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各类院校的功能和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改革高考录取制度。在实施“平行志愿”的基础上,取消本科院校多个批次录取的机制,建立本科层次院校同一批次的录取平台,拆除一本、二本、三本的壁垒,允许地方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与一本院校同批次录取,形成各类本科院校在生源市场上公平竞争的局面。

(二)优化教育资源

认真贯彻《广东省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方面积极扶持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的本科院校,向重点大学行列迈进,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对担负广东省高等教育主要任务的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特殊政策,鼓励特色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广东省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地储备优质人才。

(三)强化招生宣传

地方本科院校应走出与重点高校盲目攀比录取分数的误区,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和学科专业特点,选择符合学校远景和定位的生源群体,有针对性地制定招生宣传策略[4],通过多种媒体向目标群体发布招生信息:专业介绍、职业前瞻、校园生活、费用资助,及时对外公布各种咨询方式,使考生及家长准确了解现今社会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规律[5],掌握未来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资讯,更新报考理念,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

(四)提升办学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要认真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趋势,科学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在学术型人才和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中间地带,寻求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空间。根据未来社会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吸引更多优质生源。

注释:

①来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参考文献:

[1]李利华.改革招生方式、促进招生工作的良性发展[J].科协论坛,2009(11):179-180.

[2]柳若愚.小议高校招生部门提高生源质量的举措[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1):109-110.

[3]李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5(14):44-46.

[4]赵智涛.浅析招生宣传工作中微博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248-250.

[5]陈加辉.葛庆龙.浅析校友资源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作用[J].岱宗学刊,2012-3(16):80-81.

猜你喜欢

肇庆生源广东省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