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有效课堂初探

2015-09-10周婕

考试周刊 2015年62期
关键词:创设有效性情境

周婕

一、课堂有效性的提出

有效教学的提出和实行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深受行为心理学的影响,是工业社会追求生产效率最高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现在实行的新课程标准越来越要求课堂的高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共同课题。

二、对于有效课堂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课堂呢?有效性是指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有效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不仅获得知识、增强认知能力,还有情感态度的生成、精神世界的丰满和人生意义的感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肖川教授说:“如果在某一问题上,能够带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那即使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也在所不惜!”如果教学只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正常需求,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

真正的有效教学,不是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效率本位,而是人的本位——追求立足与人、关注人、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教学。

三、贯彻落实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实现有效课堂,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等环节进行,由老师和学生紧密配合实现。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除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外,还可以将教学目标按照学生参与程度和目标层级分为三个层次,即行为参与层级、认知获得层级和情感共鸣层级。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手操作。唯有学生亲自参与、亲身经历的教学过程才能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较深刻的直观印记。因此,教师必须设定相应目标,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可行性条件,通过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启发,大胆引导,进而使他们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鼓励他们主动积极思考,由个别到一般、直观到理性、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以便从多角度、深层次地领悟知识点,达到认知获得的目的。最后,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形成。

(二)实现优质备课

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积累。包括主体性知识,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理念和学科特色等,这是教师教书育人必备的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一般性文化知识,即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有关知识的积累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实践性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鲜活经验的积累。(2)集体备课碰撞出高效的火花。集体备课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交流平台,目的在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工作落到实处。(3)储备备课资源,提高备课有效性。学校与科组都应该重视学科资源资料的储备,必要的投资,及时的更新,方可成就优质备课、优质教学。(4)教育反思。美国学者珀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容易使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甚至有所滑坡。即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是一项工作的多次反复。”因此,我们要对备课进行反思,点滴积累进一步加工整理,提炼升华,从而形成豐富的资源,提高备课效率。

(三)向课堂要高效

提高课堂有效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把握好课堂教学。只有抓好这一环节,有效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包括创设情境、有效提问、重难点突破、知识点的整合汇总。

首先是创设合适的情境。具体来说,情境的创设要把握针对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就如教育诗人肖川教授写道:“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针对性是指教师在创设情境是要因时、因地、因人、因教材而异。情境设定只是形式,形式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内容。例如,教学高一《经济生活》中“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部分时,主要围绕当前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开展了“光盘行动”进行探讨,话题源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消费现象,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进而展开了激烈讨论,而此时的课堂教学则可以高效的进度展开了。趣味性是指教学情境的有趣性,惟妙惟肖,引人入胜,使以教材鲜活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启发性是指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对知识的领会由教师的灌输转化为自我体悟,真正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实现课堂三维目标,大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的导言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动画视频《我是谁》引发学生的思考,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情境。

其次是有效设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灵魂对话的载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设问能将教师、学生、教材有机结合,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提高思维水平、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设问才是有效的呢?(1)要形神兼备。形是指提问的形式要联系学生实际,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神是指提问的精髓,问题要有目的性。(2)主体与主导兼具。生活化的问题,因为更能得到学生的共鸣,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得到众多教师的青睐,但现实具有复杂性,此时的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引导者,在学生发表了看法后,能适时进行点评或总结,肯定学生可取之处的同时对错误的部分及时纠正,帮助他们学会分清是非,以责任意识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问题。

总之,教师需要进行不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教学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资源、学校周边环境,结合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提升、思想的升华,让学生受益终生。

猜你喜欢

创设有效性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