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探究题的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015-09-10李宁波

考试周刊 2015年62期
关键词:题型政治探究

李宁波

自2001年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来,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作为评价课堂效果的重要工具之一,考试逐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综合探究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题型,它往往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笔者主要从综合探究题的特点、设计及启示方面进行探析。

一、综合探究题的特点

综合探究题是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题型,是对传统题型的突破,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对近年来高考综合探究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类题型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概括性。综合探究题的设计是在呈现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某个角度归纳、分析、概括出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要求学生熟悉课本相关的主干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分析概括能力。比如2007高考江苏卷综合探究题第四问:“反思并概括本次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011高考安徽卷综合探究题第一问:“同学们围绕表中的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

2.现实性。思想政治综合探究题的材料往往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社会现实问题,这种题型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社会生活主题,通过感知社会生活现象,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的考查。比如2005年广东政治卷综合探究题第一问:“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对这一消费现象的看法。”这就是分析与学生生活联系的“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

3.开放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认为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每个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积累构建知识体系,是不断整合和重构的过程,具有开放性。思想政治课程的综合探究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改变了以往传统题型对基础知识的直问式考查,问题开放,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和答题空间,打破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区分考生能力素质、创新潜质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2011年江苏卷的综合探究题第三问,要求学生试为电视台设计一条激励人们走进社区、践行敬老爱老美德的公益广告语,并从《生活与哲学》与《文化生活》的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广告语的设计依据。

二、综合探究题的设计

综合探究题是一种新题型,要注意了解和掌握这类试题中问题设计的技巧,从近年的高考看,综合探究题的设计,在呈现材料的基础上,多从以下方面提出探究要求:

1.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的设计。例如,拟定研究性学习题,确定研究目的,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必要的材料准备等。2005年广东政治卷综合探究题第二问: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2.提出问题。例如,要求围绕某一报告的主题(或某一个问题),向作报告者提出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比如,2011年高考天津卷的综合探究题,要求学生针对如何减少公共场所吸烟现象,提出三点可行性建议;2012年高考江苏卷的综合探究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针对人们把传统节日当做普通假日来过的现象,综合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出建议。

3.处理现实问题。例如,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面对特定的人,如何进行有理有據的劝导,等等。比如2007高考江苏卷综合探究题第三问: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别国经验谈谈如何化解城管人员与小摊贩之间的矛盾?2014年江苏卷的综合探究题的第二问,如果你家在银行有10万元定期一年的存款,已存了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此时将这笔钱“搬”入“××宝”吗?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

4.针对某一主题,写一个报告或时事评论。比如2014年江苏卷综合探究题第三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2015年江苏卷综合探究题第三问,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

三、综合探究题对教学的启示

综合探究题的出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息息相关,这种试题对教师更新课程理念、改进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导向价值。

1.课堂教学要重视“综合探究”的教学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必修模块一共有十六个“综合探究”,教师要通过“综合探究”课,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整理知识、探究问题等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疑虑,澄清重大是非,提高辨别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课堂教学要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综合探究题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得出答案,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活关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成长,而且要求教师恰当地采取解释疑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坚持用思想政治观点统领知识点的原则,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准则、把握正确的政治的方向。这有利于学生在做综合探究题时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落实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3.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坚持生活化的要求,讲究生活化的色彩。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探究题具有现实性特点,因此要求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必须淡化学科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和未来发展构建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内容体系。为此,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有三种方式值得研究和借鉴。一是体验式,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或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教师让学生亲身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获取生活经验,实现教学目标;二是谈话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社会实际,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教学话题,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目标;三是活动式,生活知识和经验需要在课堂上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领悟和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社会热点,参加社会实践,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文体竞赛等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题型政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