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借助语言规律进行高中英语教学

2015-09-10毛羽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母语语感

毛羽

许多学生都在抱怨,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专学英语,从小学开始直到高中毕业,仅上英语课就多达1000个学时,再加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辅导、做作业等,花费何止上千个小时,然而只学了不足2000个单词。多数高中生毕业时仍然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顺,写不对,所学英语几乎派不上任何用场。如此,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呢?

让我们先探究一下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幼儿习得母语并不是听一遍就能明白,更不是听一句就会一句、听一句就背一句的,他们需要不断地听,反复地听,耐心地听。儿童习得母语是一个长期过程,直到四五岁才会流利地说出完整、成段的连贯性话语,但是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范围都很狭窄,主要内容都是与生活、玩耍相关的常用日常口语。在此之后,才开始识字,逐渐开始简单文字与内容的阅读。这时他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由此可见,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顺序是先“听”,而后“说”,然后“读”,最后“写”,这个听说读写的自然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大量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程序也是高中生习得英语的自然程序。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如下:

1.高中生仍然具备语言习得机制

学习英语需要英语语言环境的影响,英语语言环境越好,英语就学得越快越好。这说明高中生的大脑仍然有语言习得机制,需要大量语言素材刺激它。学英语最好的语言环境是去那些讲英语的国家,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就显然与儿童习得母语的环境相同了。所以,为高中英语习得者提供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能够激发他们的语言习得机制,促进英语语言规则的内化生成,进而学通英语。

2.思维能力在高中生习得英语过程中的作用

成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习得者更快地理解英语,通过英语语音、词汇、句型、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分析、归纳等,可以大大缩短理解英语语言现象的过程。已被充分理解的语言素材对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会产生更深、更强的刺激,而强化刺激则能加快语言规则的内化生成过程,从而加速大脑中英语语言规则的形成。所以,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成熟的思维能力这个优势,集中时间进行大量的、已被充分理解的英语语言素材的灌输,那么高中生在短期内学通英语是完全可能的。

3.英语学习中输入接受与输出表达并非等量

人们运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活动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靠听、读接受外部信息,这是输入(in put);二是靠说、写表达内心思想,这是输出(out put)。大量事实证明,学习英语不可能输入与输出等量齐观,只能是输出大大少于输入,表达少于接受,说写少于听读。换句话说,学习英语绝不是听多少就会说多少、读多少就会写多少,绝不是教过的就会用。进一步讲,输入总是远远领先于输出,输出远远滞后输入。

高中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和儿童习得母语的规律是一样的。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理论或事实能够证明,人们在进入高中学习第二语言时,已经具备了第二语言习得机制,或是具备了第二语言学习能力,可以用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或是运用第二学习方法学习语言。了解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之后,我们不要急于要求学生教一个句型就会一个句型,教过的就立刻会说,说过的都要求掌握。那么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英语教学呢?结合几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3.1扩大英语语言输入,保证大量有效积累。

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输入环境。因此,教师应首先关注的是为学生多听英语、多阅读英语创造条件,使学生多听英语,多读英语。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3.1.1优先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通过听力课、阅读课介绍听与读的技能技巧,并配合大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

3.1.2用英语教英语,在英语课堂上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讲解教学内容。在课外,用英语组织课外活动,尽量给学生提供听英语的机会。

3.1.3主动向学生提供英语听力训练材料。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并推荐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外多听,反复听,以稳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好基础。

3.1.4向学生提供英语阅读材料。阅读是目前我国学生最重要的英语语言材料输入途径,要充分利用英语阅读,最大限度地加大英语输入量。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提供阅读书目,介绍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读物,保证学生的阅读需要。

3.2根据英语的特点进行教学。

3.2.1虽然英语是拼音文字,但它的词形变化比其他拼音文字简单得多,不难掌握。

3.2.2虽然有语法规则,但是英语灵活,它的语法是“惯用语法”(idiomaticgrannar),需服从习惯用法的习惯表达,死抠语法无济于事。

3.2.3词汇系统庞大,学习者需掌握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和技能,否则难以过词汇关,更难以学通英语。

3.2.4词汇来源复杂,导致拼读规则繁杂。需关注读音规则和拼写规则,做到见词能读,熟悉拼写。

3.2.5词汇体系灵活,表现为词汇的习惯用法多,词义转类多,搭配用法灵活,短语结构多。所以大量接触、勤于实践才是正确的学法。

3.2.6英语句型体系相对规范,而且基本句型多与汉语句型一致。英语教学应注意句型结构的掌握与运用,特别要关注那些与汉语句子结构不一致的英语特殊句型。

3.3加强实践练习,致力学用结合。

英语教学不能离开实践练习,任何语言都是习得者自己练会的。学习英语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首先要多听英语,多读英语,在扩大语言材料输入与积累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这个过程既是实践练习,又是学习英语,更是使用英语的过程。在扩大语言输入、提高听力、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要逐步开始说与写的实践练习,在说与写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说英语和写英语的表达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实践练习必不可少,它是培养能力的唯一途径,离开了实践练习,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英语的。

3.4培养并获得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的核心。

英语语感是熟练掌握英语时产生的对英语使用的自主感,是正确、熟练使用英语的基础,也是听、读、说、写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所以英语教学的成功首先表现在学生获得了英语语感,学生一旦获得了英语语感,英语就学通了。培养英语语感必须通过英语语言实践,具体来说,一是靠多听、多读英语,听读越多,语感越强;二是靠多实践,多运用,实践与运用越多,英语语感就越强;三是靠朗读、背诵英语,这是我国现有条件下培养英语语感最为有效的方法。当然,朗读背诵也是高效的实践练习。

总之,开展具体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必须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遵循语言发展规律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而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最终目的——使学生学通英语。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母语语感
母语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