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

2015-09-10陈志勇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关键词:归因错题审题

陈志勇

考试,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检查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和选拔。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类考试以外,其余几乎都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试卷讲评是对考试的延伸和提升,学会分析试卷,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学会自我管理学习的标志之一,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考后试卷分析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试卷分析才是真正收获的手段。每次考试过后尤其是期末,试卷讲评课要占很大比重,到中考总复习阶段,试卷讲评课已成为主要课型,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对初三学生的学习和中考起了决定性作用,老师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不能包办课堂,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试卷。但是,有些学生只盯着分数,不会或者不重视分析试卷,不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人是不可能进步的。事实证明,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十分重视考后试卷分析,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试卷分析能力,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个题分析

一份试卷,错题有多少,先做上记号,然后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包括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必须清楚这一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怎么运用这一知识点回答?这个知识点还会考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这一题进行整体分析,得出一个整体结论,得出丢分的原因:知识不清(没有记好、混了)、审题失误(题意理解错了)、表达不规范、书写失误、因难而弃、慢而未完等。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该背没有背好,其实这在考试之前已注定了,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而不仅仅发生在考试的过程之中。审题失误就是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问的是什么?怎么设问?该如何作答都搞不清楚,问原因答表现,问意义答做法,关键词没有特别注意。表达不规范,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书写潦草、断头去尾、词不达意,没有有规范的学科语言做答,感觉每一题都会,都能作答,但是每一题都丢分。了解每一种丢分的原因,就可以从整体上得出判断,找到今后的对策和思路。

二、数字分析

统计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识记缺失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不规范失分,表达不清失分,等等。寻找最不该丢的分数,最不该丢的5到10分或者10到20分,这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做到会的一定要做对,该拿的分数一分也不能丢。如果真正做到这些,所有科目累计在一起,进步就很可观了。寻找哪些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丢分点,对于这些点如何做得更好。每一处丢分,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必然性。要引导同学做到既看到现象更看到本质,能够自己不断缩小丢分点。

三、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归因分析,通过对错题的挖掘分析,找出出现失误的原因,正确的归因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避免今后重复犯错而不断进步,错误归因是推卸自身责任,不从自身身上找原因,对于克服缺欠、提高成绩是无益的,我们要教会学生正确采用归因分析法。是没有好好识记还是遗忘了,是只是混淆了还是看题目没有仔细看,是理解不了还是判断失误,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是书写原因还是表达原因,等等。

四、对策分析

通过归因分析,找到了丢分的原因,根据造成失误的原因寻找克服的对策。例如针对分值比较高的非选择题的分析:如果是识记不足就要加强记忆:如果混淆就要多比较,找出不同点;如果是表达不规范就要加强规范化训练,多对比规范答案,了解规范表达的要求,像学科语言的运用,避免答案口语化,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是理解失误就要注意问什么、怎么问,设问词是什么,问表现、问原因、问对策、问列举、问意义等。

五、整体比较分析

结合老师讲评分析,分析整卷难度、了解难度把握(平均分)、离散程度(和平均分的距离)、分数段分布(自己处于哪一个分数段);分析难度层次分析:通过对“容易题”、“中等题”、“难度题”的得分情况分析,了解自己在哪每一类的丢分情况,以便寻找对策,有侧重点,有的放矢;知识结构分析:了解试卷考点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知识板块得分情况分析,了解自己知识板块的掌握结构,知道哪一课掌握得比较好,哪一课掌握得比较差,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补缺补漏;题型得分分析:了解“选择题”、“简答题”、“探究与实践”等题型的丢分情况,哪一种题型的解题能力水平比较高,哪一种题型比较薄弱,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提高。

六、书面分析

书面分析是自我反思和进步的强化促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十分必要。能够反思,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潜意识的,也可以是口头上,最好是表达在书面上。书面表达是在内心反思不断反复修正后的系统的书面总结,总结之后可以经常看,不时对照自己,做到了多少。书面表达是对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这个分析是对照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促进今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在分析试卷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第一,马上订正。首先,指导学生把做错题的正确答案整理下来,把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充齐全。课后还要把错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整理到错题本。

第二,经常翻看,试卷书面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夹好或放在文件夹完善保存。等积累多了,再装订成册。要经常翻阅复习,提醒自己注意什么,要巩固哪些知识,加强理解,培养哪些能力,掌握规律,以至不断提高。

第三,探讨交流,与做对了的同学探讨交流,取长补短,交流答案、交流思路、交流应考准备、交流学习方法,等等。虚心学习借鉴别人好的做法,弥补自身的不足,减少考试失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试卷分析,使学生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反思,能主动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学会对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分析学习效率,学会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的亮点,通过分析、改进,促进自己不断进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考试当成进步的助推器。

猜你喜欢

归因错题审题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三招”学会审题
“圆”易错题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