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艺术手法运用到幼儿园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

2015-09-10潘丽君

考试周刊 2015年82期
关键词:国学手法内容

潘丽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本,我们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将国学经典引入校园,让孩子从小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成为通晓事理、好学乐学、孝亲尊师的新世纪栋梁,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学经典指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圣贤经典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是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不朽之作,它们都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国学经典课程教学则是以国学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本课题主要选择适合幼儿成长需要的、易于幼儿接受理解的《弟子规》内容,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何谓艺术手法,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艺术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在幼儿国学经典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吟诵、歌唱、舞蹈、绘画、表演等艺术手法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领悟国学经典的内涵,使国学经典课程为幼儿所接受和理解。

那么,如何大胆运用艺术手法于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提高幼儿艺术表现国学经典内容的兴趣,体验国学经典课程的魅力呢?自从确立此研究内容以来,我园将中班设为课题研究实验班,通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艺术手法的运用必要性和多样性等方面得到很多的启示。

一、在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艺术手法运用的必要性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学习、理解、掌握国学经典内容,肯定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怎样让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文化,产生学习的兴趣呢?于是我们尝试在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让艺术手法介入,使国学经典课程教学更生动、更直观,大大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孩子做善良、孝敬、有礼貌的人,选取《弟子规》中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教师有选择地采用故事讲述、场景设计、情境表演等方法,增强了孩子对内容的理解,营造了幼儿表达和沟通的氛围。所以,对于幼儿来说,艺术手法的运用对于国学经典课程的教学辅助非常必要。

二、在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艺术手法运用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的实施,包括教师怎样教和幼儿怎样学,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教师的教法和幼儿的学法相互配合,才能体现教学的融合。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是对国学经典课程教学效果的衡量指标,也直接影响幼儿对国学经典课程内容的理解的效果展现。吟诵、歌唱、舞蹈、绘画、表演等艺术手法是常用的方法,通过尝试和实践,发现其他的艺术手法在国学经典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在《卧冰求鲤》活动中,选择动画欣赏的方法,让孩子更易于理解这个典故;在《亲尝药汤》活动中,通过运用《我爱我家》音乐的导入,营造家庭温暖的氛围,增强幼儿对国学经典的情感体验;在《亲爱我孝何难》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选用图标教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幼儿对一些疑难词语的理解,符合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且在吟诵的方法上,有挑战和突破,除了采用角色互换、集体个别交替等常规的方法外,还运用拍手、打击乐器等有节奏地吟诵,是很受幼儿欢迎的吟诵方式。另外,在一些活动中尝试了歌曲填词的方法,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于是教师选用了幼儿非常熟悉的歌曲作为旋律,将吟诵的内容填词,让幼儿在熟悉的旋律伴奏下,将国学经典内容吟唱出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艺术表现力。

三、在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艺术手法运用的适宜性

在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对于各环节为何选用这种艺术手法、怎样实施这种艺术手法、运用后的效果如何,都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需要周密考虑的,不仅要明确运用的理由,还要预设实际操作的方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现场观察分析,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艺术手法在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运用更适宜、更科学合理。在组织活动时,以幼儿为主体,以有利于幼儿的发展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以童心、童趣、童乐学习国学、理解国学。比如在大班《游子吟》活动中,除了常用的故事、图片、吟唱等方式外,为了让幼儿理解得更深刻,增加动作表现;在中班《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理解尊老爱幼的礼仪,将游戏区娃娃家搬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参与情景表演,更深刻地体验到这种尊敬长者的礼仪,对于幼儿来说,这远比听故事、看看书和老师单纯的讲述效果好。所以在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中,不同的内容应该选择适宜的艺术手法体现,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我们对于国学经典课程教学的探索实践还刚刚起步,只有用心思考、积极尝试,才能真正品味国学的艺术魅力,感悟经典的崇高境界。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幼儿喜爱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不断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国学手法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垂”改成“掉”,好不好?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主要内容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