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5-09-10薛亚玲

考试周刊 2015年82期
关键词:应用与分析人文教育大学语文

薛亚玲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文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但目前,还存在较多问题,真正落实人文教育的途径还有待探索。本文就大学语文中应用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改良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 应用与分析

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十分广泛的,针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会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特定职业的教育,而是更注重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善“高学历、低能力”的大学生现状,人文素质的教育不可或缺。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但同样的,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也不是十分理想。

1.大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学习课程相对比较自主,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很多学生注重技能学习,讲究实用性,有利于为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由于大学语文是非中文专业学生学习的,相对而言比较放松,没有急迫性和针对性。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局限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大学语文教育有实施和落实的必要性。

2.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引导性较差

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和途径。在大学,语文教学不再是教你读书写字,而是不断与各学科交叉融合,发挥其人文性,实现对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合理教学。但在真实教学情况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度却不高,很多人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认识偏差,容易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而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2教学评价体系不全面

在大学中,教学评价直接与教师的教学考评挂钩,而大学语文课程不受重视,必然导致其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甚至是流于表面,教师都不愿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学生缺乏对人文素质的理解,难以把握教师讲解的内容中是否包含人文素质。教学评价体系不全面,严重阻碍了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

2.3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内容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加上教师不愿意花心思去钻研,去教学,不会主动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产生懒散和抵触心理,从而无法真正获取大学语文课程的精髓,无法真正体会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3.大学语文课程中落实人文教育的途径

3.1落实到实际课堂之中

3.1.1以历史人文为榜样进行教学

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渗透于所要讲述的历史人物之中,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汲取经验。例如,在讲述现当代小说中鲁迅先生所写的《在酒楼上》时,一方面需要对这篇小说所描述的内容和情景进行讲解,另一方面需要根据作者鲁迅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的经历讲课,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为救国就民族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激发学生的崇拜之情,同时令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3.1.2以文学作品为载体进行教学

精神都需要物质载体进行体现,人文精神也是一样,需要人文知识,也就是文学作品作为载体。所以,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可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不同情景设置不同的教学主体,始终贯彻人文素质教育这一主线,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例如在讲述屈原《湘夫人》时,可以联系整个《楚辞九歌》这一文学作品进行讲述,通过作品中的相关联系及不同情景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湘夫人》的同时理解屈原这一人物及其相关文学著作,从而将人文教育贯彻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3.2以教师为直接参照对象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都具有向师性,所以,教师为人师表,必须做好榜样,起到示范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无形的手推动其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人文素质的体现不仅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而且表现在其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学方式方法,主动关心学生,主动关爱学生,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为学生做好表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所具备的和所展现出的人格会慢慢感染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3以课外活动为主要辅助方式进行教学

人文教育的开展和落实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的配合,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也需要课外学习活动来辅助,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开展:

第一,在选修课中新增和文学相关的人文教育选修课,在人文教育选修课程下设立多门小课程,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第二,开展内容多样化的人文知识讲座,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以班级或学院为单位,开展多样化的以“人文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例如电影欣赏、人文著作知识竞赛、类似百家讲坛的演讲比赛,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接受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

4.结语

人文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我国的教学现状来看,并不乐观,领导不重视,学生不理解等多重问题始终阻碍着人文教育的具体落实。本文提出的几大途径,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助于改善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王治国.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语文建设,2014,11:7-8.

[2]李靓.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学理论,2015,15:196-197.

猜你喜欢

应用与分析人文教育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医院物资条形码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