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官员集体腐败的探究

2015-09-10普胤杰

决策探索 2015年16期
关键词:笼子腐败官员

普胤杰

行政领导者即俗称的“官员”,他们的权力来源于其所担任的职位以及该职位所具备的职权,当然还包括职权所对应的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发现在社会中存在一种严重背离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官员腐败现象,即官员集体腐败,这是部分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和社会道德滑坡的具体反映。

一、官员集体腐败现状

(一)概念阐述

官员集体腐败指的是拥有共同利益的多名官员以组织和集体的名义,积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圈内人牟利的腐败行为。这种行为大大降低了腐败者的心理成本,他们认为,一旦东窗事发,也可以以集体决定为由为个人推脱责任。

集体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集体贪污、集体贿赂、集体谋私、福利性腐败、集体挥霍、“从众式腐败”等。

(二)我国官员集体腐败的典型案例

从现状上看,集体腐败有多元化、向上蔓延化、巨额化等发展趋势。

二、构建“囚徒困境”模型

(一)理论预设

假设一:在一个机关中有两位掌握实权的官员A和B,他们和大多数公务员一样,每个月拿着两个单位量的工资额。

假设二:经常找他们办事的人或者企业很多,如果接受贿赂的话,每个月平均会有10个单位量的收益。

假设三:如果另外一个官员不收受贿赂,自己收受贿赂的话,会面临被举报的风险,此时自己需要支付-2个单位量。

假设四:没有接受贿赂者揭发受贿者可以得到组织的奖励,此时的收益为3个单位量。

(二)模型构建

在满足以上4个假设的条件下构建的集体腐败博弈模型如下:

(三)结论分析

从表2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如果两个官员“合作”,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串谋起来,都接受了贿赂,就不会主动揭发对方,那么,此时两个官员都可以获得10个单位量的收益。这样一来,大家心照不宣地一起腐败,获得对自己最好的收益,合谋的集体腐败就形成了。

三、解决路径

(一)明确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然而,国内资金的不足与资源、劳动力相对充沛形成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此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了主要工作重点,政府直接或间接地主导了部分市场活动。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在地方财权削弱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来增加财政收入,形成“土地财政”的局面,间接推高了商品房价格。此外,部分地方官员对GDP高增长的热衷导致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上述各种原因使得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得相对模糊,并且为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成为腐败的温床。在第八届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说:“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因此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应成为下一步改革“顶层设计”的重点。

(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可谓抓住了反腐的重点。从国际经验来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主要方法包括:一是权力制衡。从集权与分权的角度看,权力的集中有利于决策的迅速进行,权力的分散有利于扩大决策的可接受度,但是权力的过于集中容易产生武断专权,而权力的过分分散则容易导致决策散失时效。因此,要构建起适度集中与分散的权力制衡制度,使权力形成既相互支持、又互相制约的体系架构。二是司法权独立。司法权独立是法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司法权的独立,就沒有真正的法治,权力就可能把百姓关进笼子里。

(三)创新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

一是完善现有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人代会与政协会、诉讼等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二是地方政府除了要运用好新闻、报刊等传统媒体,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搭建新型博弈平台,广泛地开展政府与企业、民众之间的网络互动、电视问政、微博问政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交流。

猜你喜欢

笼子腐败官员
大象和我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逃出牢笼的袋鼠
扎紧防止“带病提拔”的制度笼子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笼子”究竟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