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口平移法制备DNA探针的原理

2015-09-10张大海

中学生物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外切核苷酸底物

张大海

摘 要 DNA探针可用于DNA分子的定量分析、特异识别,对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病毒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切口平移法是制备DNA探针的常见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关键酶和DNA探针的原理。

关键词 切口平移法 DNA探针

中图分类号 Q-49 文献标志码 E

2015年的江苏高考生物试题的33题涉及切口平移法制备DNA探针,但这一知识点高中生物教材中没有提及。题干中的描述也较为简单,虽然题中配有相关图示,但学生仍很难理解。下面以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为例,说明切口平移法制备DNA探针的原理,以解释学生的疑问。

1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功能的复杂性

DNA聚合酶Ⅰ是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第一种DNA聚合酶,该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3 000,由一条单一的多肽链组成,据测定,每个大肠杆菌细胞中约有400个DNA聚合酶Ⅰ的分子。

当有底物和模板存在时,DNA聚合酶Ⅰ可催化脱氧核苷酸逐个加到具有3′-OH末端的多核苷酸链上。与其他种类的DNA聚合酶一样,DNA聚合酶Ⅰ只能在已有的核酸链上延伸DNA链。

值得注意的是DNA聚合酶Ⅰ是一种多功能酶,可以催化以下的反应:

① 通过核苷酸聚合反应,使DNA链沿5′→3′方向延长,即具有DNA聚合酶活性;

② 由3′端水解DNA链,即具有3′→5′核酸外切活性;

③ 由5′端水解DNA链,即具有5′→3′核酸外切活性。

因此,DNA聚合酶Ⅰ实际上兼有聚合酶、3′→5′核酸外切酶和5′→3′核酸外切酶活性。

若用蛋白酶对DNA聚合酶Ⅰ进行有限水解,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68 000和35 000的2个片段,其中68 000片段称为Klenow片段。聚合酶活性区域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区域相邻,位于其中(图1)。DNA链沿5′→3′方向延长和3′→5′核酸外切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反应过程,催化这两个过程的活性区域紧密相邻,表明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

X射线衍射研究揭示,Klenow片段的空间结构中有2个明显的裂隙,其中一个裂隙为双链DNA的结合位点;另一裂隙为聚合反应的催化位点以及单链模板的结构位点。3′→5′核酸外切酶位点十分靠近聚合酶位点,合成链的3′端可在其间摆动(图2)。

当模板DNA落入DNA聚合酶Ⅰ的拇指结构和指形结构间的凹槽时,引起构象改变,从而使聚合酶能够握住DNA分子。由于凹槽空间只允许底物与模板之间按碱基互补原则配对,非配对的碱基因凹槽空间不适合而不能进行聚合反应,因此,酶对底物进行了一次配对专一性的核对。这一机制保证了新合成的链严格按模板链的互补碱基顺序进行聚合。

虽然如此,错配的碱基仍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DNA聚合酶Ⅰ的3′→5′核酸外切酶活性能够切除单链DNA的3′末端核苷酸,而对双链DNA则不起作用。因而,不能形成碱基对的错配核苷酸可被该酶水解下来。也就是说,在正常配对的情况下,3′→5′外切酶活性不能作用于生长链;但一旦发生错配碱基,聚合反应立即停止,生长链的3′末端核苷酸,落入3′→5′外切酶位点,错配的核苷酸即被除去,然后聚合反应才能继续进行。因此,3′→5′核酸外切酶活性可以被认为是聚合过程中的第二次核对。因此,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就经过双重核对,即聚合酶的选择作用和3′→5′核酸外切酶的校对作用。实验表明,在无3′→5′核酸外切酶校对功能时,DNA聚合酶Ⅰ掺入核苷酸的错误率为10-5,具有校对功能后错误率下降至5×10-7。

与此同时,DNA聚合酶Ⅰ还具有5′→3′核酸外切活性,只作用于双链DNA的碱基配对部分,从5′末端水解下核苷酸或寡核苷酸。这一功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DNA分子在紫外线照射时容易形成嘧啶二聚体,5′→3′核酸外切活性可切除嘧啶二聚体,以减少基本突变的概率;同时DNA半不连续合成中冈崎片段5′端RNA引物的切除,也有赖于这种外切活性。

2 切口平移法制备DNA探针的过程

DNA探针是利用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标记的特定DNA片段,可用于DNA分子的定量分析、特异识别,对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病毒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是否使用放射性标记物,DNA探针可分为放射性标记探针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江苏高考试题中所涉及的荧光探针即属于非放射性标记探针,较之传统的放射性标记探针,有检测快速、重复性好、用量少、无辐射等优势,近年来有逐渐取代放射性标记探针的趋势。

使用切口平移法制备DNA探针的过程可大致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① 使用DNA酶Ⅰ在DNA双链上随机切开若干切口,切口处分别形成3′和5′末端(图3)。

② 利用DNA聚合酶Ⅰ的5′→3′核酸外切活性,在切口处按5′→3′方向切除单核苷酸;同时利用DNA聚合酶Ⅰ的5′→3′的聚合酶活性,在切口处3′端加入底物中的单核苷酸,使脱氧核苷酸链得以延伸(图4)。

③ 随着反应的进行,切口不断按5′→3′的方向移动,底物中被标记的单核苷酸被掺入到DNA链中,直至被标记的DNA片段两条链的3′端时完成标记(图5)。

3 切口平移法制备DNA探针的释疑

3.1 DNA酶Ⅰ不像限制性内切酶那样将DNA切断的原因

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DNA分子时,能识别DNA分子中的限制性片段,并切开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最终将DNA分子切断。而DNA酶Ⅰ同样是切断磷酸二酯键,但只是在DNA分子上留下切口而未将DNA分子切断,其原因在于,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很短(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也有少数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以EcoRⅠ为例,其识别序列为GAATTC,当其在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图中虚线)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黏性末端,虽然在其中仍然存在氢键作用和碱基堆积力,但由于两条链的切割位点之间只有4个碱基对,其作用不足以维持DNA分子的稳定,因而被切断。但是DNA酶Ⅰ作用于DNA分子时是随机切开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DNA两条链上的切口的距离较远,其间的碱基对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足以维持DNA分子的稳定,因而不会被切断,而只是留下切口。

3.2 DNA酶Ⅰ作用后留下的多个切口是否会影响标记

DNA酶Ⅰ可以使DNA分子的两条链上随机出现多个切口,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每个切口外均进行3′末端的聚合反应和5′末端的外切反应,相互之间无干扰,但每条链上最接近5′末端的切口上结合的DNA聚合酶Ⅰ,会将其他的聚合酶所形成的区域中的核苷酸逐一切除,并形成一条完整的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完成整个的标志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3-415.

[2] 郭仁,张和君,董德祥.分子细胞生物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13-214.

猜你喜欢

外切核苷酸底物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关于椭圆外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几何不变量
两种品牌大肠菌群酶底物法检测试剂性能的比较
解析参与植物胁迫应答的蛋白激酶—底物网络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探究抛物线内接、外切三角形的性质
椭圆内接外切六边形的几何特性研讨
圆外切三角形与圆的关系
泛素连接酶-底物选择关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