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评“三好学生”

2015-09-10许善强

考试周刊 2015年97期
关键词:教育评价多元化评价新课程改革

许善强

摘 要: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层次的智能,教育教学评价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智能差异。利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在内容、方式、标准、类型、结果等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掘学生潜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多元化评价 新课程改革

在教育教学评价中,一直以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学习标兵”等各种评选已为学生、老师、家长所接受,也是我们以期达到激励学生进步的方法。这些评选,从本质上说是我们在“挑”学生。在尊重生命、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评价的功能是促进个体的发展而不是筛选。优秀的学生本不应该是被我们“挑”出来的,而应通过我们创造环境和条件,改进评价方式、方法,通过多元评价结果的激励,让各类优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主“跳”出来。

一、“挑”的理想初衷

我们在教育评价中设定了标准,然后根据这些标准“挑”出符合标准的优秀生。从教育学生的角度和最初目的看,我们这样做无非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希望对于当选的同学起到积极的强化,以达到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其次为落选的同学树立榜样,进行消极强化,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改进不足、完善自我,不断地向实现“当选”的目标努力。

二、“挑”的尴尬现实

首先,评价的系统出现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其一,标准带有局限性,以评“三好学生”为例,从“三好学生”奖状中就可得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与理念,但难以量化考评。我们评“三好”常常以一“智”定音,成绩好什么都好,常常是一好遮百丑。其二,评价方式有失公允,某些家长与老师搞关系走后门,老师根据“关系户”挑选出优秀的学生,造成不公。其三,评选机制存在缺陷,某些地方仍然是加分奖励的标准,滋生加分、保送等利益驱动下的“评选腐败”。

其次,评价的功能出现了偏差。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多数人关注的只是他们的成绩,对他们的思想状况、人格品质、道德水平等并未给予充分关注。被挑出来的学生一旦被贴上“优秀生”的标签,从此深受教师青睐和学友钦佩;他们得到的表扬多,受到的批评少,其人格中的不完善之处被掩盖。难免造成这些所谓优生自我意识过强、承受挫折能力差、不善于交往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但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引导,从而制约他们健康、全面发展。而“一般”或“较差”的绝大多数学生就只能望“优”兴叹,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好,从而产生冷漠、悲观、厌学的态度,重智育的评价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成绩最重要”的错误印象,影响其全面发展。也容易让老师和家长都按照“三好”模式教育孩子,忽略了个性塑造和潜能的开发。

再次,评价的意义有所丧失。能评上“三好学生”的首要条件是成绩要好,正是因为他们是一个班级中的成绩优秀者,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老师和家长特别关注的也是学习成绩,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没有足够的、全面的分析了解。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很多成绩优异,但人格、心理存在缺陷的“优秀生”。而对“优秀生”,家长老师又总以为他们学习刻苦,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等等,给人以一种“安全感”。因此,忽视对他们的教育。其实,教师的偏爱、学生的赞赏,会导致优秀学生过高地估计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产生“唯我独能,高人一等”的错误思想,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的进步。这样的评价不但没有对“三好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反而掩盖了他们的缺陷,忽略了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另外,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存在缺陷的“三好学生”的榜样的力量会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给予其他学生正面的积极影响,反而让学生感到评选的虚假,造成心理抵触。

2008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重庆市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上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情感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学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美国的学者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有八种不同的智能,且八种智能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它们在人类智能结构中是绝对平等的,每个人拥有这些智能中的若干种,但是可能没有谁能够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的全部。正是由于每个人拥有的智能不同,构成了人与人的差异,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内容、标准、方式、类型、结果。单一的教育评价不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智能水平是有层次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自由,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均衡发展。

三、结语

只有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利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在内容、方式、标准、类型、结果等方面多元化评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掘学生潜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

[2]班华.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J].人民教育,2004,(Z3).

猜你喜欢

教育评价多元化评价新课程改革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