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挑战和回应

2015-09-10王易

人民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德育

王易

【摘要】当前中国德育以大德育为特色,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为核心,注重个体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的统一。当前中国德育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虚拟空间的壮大和市场经济逻辑与德育逻辑之间的张力。回应当代中国德育面临的挑战,需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确保中国德育的发展方向;兼顾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德育工作;在社会整体发展中推进德育工作创新。

【关键词】德育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的关键在教育,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当前中国德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当前中国德育的基本特征,明确德育的主要功能,总结德育在当前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措施,是我们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当前中国德育创新的前提。

当前中国德育的基本特征

当前中国德育的特征既是从“德育”内涵解析得出的,又是同中国古代思想和外来文明融合、对比中显现出来的。从德育的内涵来看,大德育是当前中国德育系统的特色,并由此规定了中国德育的任务或功能,它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为核心,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从与中国古代思想和外来文明对比中可以看到,我国历来关注道德教育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西方德育(moral education)概念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未改变我们大德育的基本特色。

大德育是当前中国德育系统的特色。对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历来有“大德育”和“小德育”之争。在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学科在研究和使用“德育”的概念: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该学科认为德育应该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德育是与智育、体育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德育”;二是哲学一级学科下伦理学二级学科,该学科认为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它的主要教育内容是进行道德教育,德育应该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德育”;三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相关德育学分支学科,该学科自身的理解不太统一,一部分学者倾向于“广义德育”(也就是“大德育”)的概念,一部分学者倾向于“狭义德育”(也就是“小德育”)的概念。

大德育和小德育概念各有其使用范围。在《教育学辞典》中,“德育”的定义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从广义上看,它包括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和态度教育;思想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从狭义上看,它指的是道德教育。”①不仅在学术界,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在不同情境、不同背景、不同语境下使用不同的德育概念。通常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在思想政治工作范围中、在与智育体育相对应时,人们所说的德育通常指广义的“大德育”;而在一般社会生活领域中、在涉及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时,人们所说的德育通常指狭义的“小德育”。

尽管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德育”概念自20世纪初引入我国之后,的确在教育内容上得到了极大拓展,从最初的“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逐渐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小德育”逐渐过渡为“大德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德育的概念不仅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所接受,而且以文件的方式得以确立。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和1998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都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在德育的内容中又增加了法律教育。可见,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已经扩展为囊括了全部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甚至也容纳了一部分非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大德育”的概念,无论在理论、制度或是实践层面已经成为我国德育的主流取向。这既是中国德育的特色所在,也是中国德育的优势所在。

我国德育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为核心。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或核心,而我国的德育正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道德素质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以及人们的道德涵养、道德境界与认识、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现,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道德素质包含着一个人的情操、气量、胸怀和风度,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面貌;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凝结为崇高的道德境界,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一个人的形象和人格。法律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进行法律实践,在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通过自觉培养后所形成的法律意识、法治精神、法律情感、法律信仰等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包括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拥有健全的用法能力,具备自觉的护法意识,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权益,形成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这一有机体的灵魂或核心,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

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决定了我国的德育必须是一项涵盖丰富教育内容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它既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教育,也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具体领域的教育;既有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也有树立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政治教育;既有培育良风美俗、端正社会风气、践行美好德行的道德教育,也有关于建设民主法治、知晓权利义务、知法守法护法的法纪教育;既有针对个体身心协调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成人教育……因此,唯有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都涵盖进来的大德育,才能够真正帮助个体通过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带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德育注重个体自我实现与社会进步的统一。我国德育历来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一。中国古代德育遵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建构模式,要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就要从提升个人的德行修养出发,德育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个人自我修养提升与社会进步的统一。这种强调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思维模式也充分体现在当代中国德育的目的和内容之中,是中国德育的优势所在。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是我国德育的重要任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当代德育所践行的提升个体思想道德素质之路也是一条培养国家、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栋梁之才的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而其中思想道德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是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成员;是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仰,能够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美好社会始终是人民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践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就必须对个体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德育。

由此可见,当代中国德育对于社会与国家的意义体现在引领政治方向,引导个体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协调利益矛盾,引导个体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活力,激励个体积极地投入社会建设,实现自我价值;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个体的集体意识和社会归属感,培养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和谐,培养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当前中国德育面临的挑战

正如前文所说,当前中国的德育包括全部的意识形态教育和一部分非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它也面临着和现有意识形态教育一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主要挑战。当前中国社会处在急剧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全方位冲击。因此,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是我国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中国主要的社会思潮包括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新儒家、宪政思潮等。这些社会思潮各有不同程度的群众基础,主要通过出版著作、发行各类期刊杂志、经营颇具影响力的网站和线下活动发出声音。这些思潮并非仅就某个方面—经济、政治等发表看法,而是对中国如何发展提出整体性的方案。其中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共识,也有严重的分歧。这些思潮中的主力军,往往都接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并掌握相当成熟的学术宣传、思想营销技巧,在公共空间中力量相对较大。社会思潮的丰富反映了活跃的社会风气,因此它不应该被消极地无视平息或者打压。一方面要着力解决社会思潮所显现出的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社会思潮的承载者主要是民间精英群体,如何将这部分人力中的积极方面整合起来,如何控制种种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应该受到德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社会思潮的发生和演进往往是具体的。每种社会思潮都关涉这个时代相当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积累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留下了很多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列出了一长串的任务清单,显示了中国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每一项具体的任务,如何进行改革,主流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则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如何看待这些意见,如何在从事德育工作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同时批判地借鉴各种社会思潮提出的方案,任务非常紧迫。

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过程也是具体的。社会思潮的形成看似稳定缓慢,但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是即时的、有具体场景的。比如2012年十八大召开之后的“托克维尔热”,人们纷纷就《旧制度与大革命》展开讨论,话题集中在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在这样讨论中,相比于哲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者,德育工作者的声音不够大、不够强。当前中国德育在常规性的教育环节中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但在上述突发性的、即时性的公共讨论中,则往往处于失语状态,而这种失语状态将严重削弱德育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力。德育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就应该针对思想界广泛讨论的著作、观点,发出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声音。既有常规性、日常性的教育,又能够“就事论事”。社会思潮不断变动,德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没有终点。

虚拟空间的发展对德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随着电脑、网络和各种社交工具的普及,人的存在逐渐显现为实体性存在和虚拟性存在,即现实生活中的和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人们在不同的空间中呈现的人格并不统一,很难说哪个更真实。虚拟空间的形成和逐渐成熟对德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整合网络空间中的积极力量是我们进入这一空间的首要问题。应该明确,网络的兴起仅仅是交往方式、社会关系的变化,网络不是洪水猛兽。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各种各样的生活并不都能得到展示平台,各种各样的声音也不都能获得表达的机会,而这些被淹没的声音和生活方式对促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有积极作用。网络空间中的德育工作,如何整合这些积极的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正面的人力资源为我所用,是我们进入网络空间首先需要考虑的。

网络的信息生产机制对德育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网络只提供平台,网民生产信息。虽然门户网站在信息选择上具备一定导向作用,但自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愈发泛滥。落实到德育工作上,德育工作者和网民之间在信息的获得量、反应速度上将严重失衡。传统德育依托学校、纸媒体、实体宣传空间进行,信息量相对较小,而且可控程度较高。网络上信息泛滥,更新速度极快,相比于年轻人,德育工作者在信息筛选和传播上并不占优势。找到网络空间中德育工作的生长点,是我们近期的重要工作。面对各种热门话题,如何有效展开讨论,让自己的声音真正传播开,不仅是观念层面、论战层面的问题,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逻辑与德育工作的逻辑之间充满张力。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是我们辨识当前德育所受的挑战的主要背景。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的逻辑使得权利和义务、个人与集体、公平交易原则与道德选择之间的冲突和调和。

市场经济鼓励每个人合法地获取最大利益,它崇尚变革、创新,而德育往往强调传统、权威。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只要有预期的商业回报,能够实现GDP增长,就可以没有任何底线地冲破传统。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默认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德育始终强调是以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政治要求对学生展开教育,因此总是需要有传统和权威作为教育的根据,但“一定社会的道德”在生活中越来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社会共识不能说没有,却很难说出让大家普遍满意的价值观。不断革新的观念对德育工作是一大挑战。

市场经济以个人正当利益和公平交易为基本原则,它对德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人优先于集体、公平交易优先于道德。具体表现为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优先保护,而集体利益则显得非常抽象;如果市场上的交易主体能够做到公平交换,就无所谓道德要求。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上述这些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德育一直强调集体优先于个人并兼顾个人正当利益,但目前的形势是个人利益被充分意识到了,而集体往往是抽象的名称。此外,马克思所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不谈道德”也开始慢慢获得市场,只有交易、没有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然孕育出的新价值观让德育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无所适从。

市场经济崇尚保护个人的正当权利,并且中国始终还处在一个不断巩固公民权利的过程中,而德育强调义务,如何处理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张力是当前德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前者强调每个公民应该获得什么,后者强调每个公民应该做什么,前者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而后者则必须有某种权威。

改进当前中国德育的探索

当前中国德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正视文化思想多元化的现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从实体空间的德育为主到兼顾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德育,最后将德育放在社会结构当中,以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功能及边界。

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领。毋庸讳言,我们当前处于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我们国家也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当前多元文化格局的背景下,衍射出的是当代中国多样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它一方面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利于在借鉴、比较中吸收有益的成分,发展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它也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必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干扰和削弱,这正是我国德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以往的德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往往采取唯我独尊的姿态、硬性灌输的形式,这样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现实,也没有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往往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产生了教育的所谓负效果—越是教育要求的,学生越是怀疑和反对。因此,当前的德育尤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首先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自信心态正视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等于排斥其他思想的存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也不等于否定其他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影响较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进行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在深入学习思考的过程中认清各种思想流派的起源流变、精神实质,并逐步提高鉴别、甄辨的能力。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而应该顾及人们接受理论的环境及其在人们思想上造成的影响。绕开社会思潮,就离开了人们关心的思想理论界的热点,就会陷入无的放矢的说教,那样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就只能是理论条条;同时,回避社会思潮,也就离开了群众的思想实际,与教育对象形成了隔阂,这就不可能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同时,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积极进步的思潮需要我们去引导和鼓励,把它们从心理层面的意识或不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升到完整的理论认识的形态。对于错误思潮或反动思潮,则需要我们去与之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近些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继续坚持理论自信,就应该敢于和善于同各种思潮进行争论,理论自信也是在一次次论战胜利中建立起来的。

兼顾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德育工作。传统德育主要在实体空间中进行,通过国家教育制度保障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德育熏陶。实体空间中的德育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应该善于继承和不断创新。同时,也应该重视互联网的普及对传统德育的全面改变。

互联网中的德育需要创新教育结构。在实体空间中,德育活动的参与者身份相对固定,而在虚拟空间中,由于交往基本是在匿名条件下进行,教师失去了在实体空间中由身份带来的权威,一种价值观只有先说服对话者才能被其接受,惯于在实体空间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教育者需要逐步适应这种变化。

互联网中的德育需要创新组织模式。实体空间中的德育主要在学校中通过相对固定的课程设置完成,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的安排相对固定。在网络中,网民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网民的个体性表现为他遇到不喜欢的内容可以毫不顾忌的“用脚投票”,网民的群体性表现为网民对某些热点话题的蜂拥而上。我们可以通过拦截某些网站或某些内容消极地阻止网民看什么,但德育工作的任务是要积极地引导他们看什么。掌握网络热点问题的制造、传播、营销方略是对网络德育的新要求,而按照实体空间的管理模式,则容易形成“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等困难局面。

在社会整体发展中推进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能够发挥重要的功能,同时德育的功能也有边界。只有社会生活本身不断改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公民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如果把德育提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忽视社会生活的变迁对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决定性影响,就容易陷入泛道德批判,把全部的移风易俗的希望都寄托在德育上。当前很多人批判德育工作中的“泛道德化批判”,认为什么问题都拿道德说事是在掩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生活整体改进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在培育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中,德育是主要力量,但社会生活也要不断地趋向思想,让有德者有利、社会要求和个人成就能够结合,德育和社会整体进步相协调。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当前中国德育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博士生研究生常宴会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张念宏:《教育学辞典》,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471页。

责编 /王坤娜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