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衰竭爱不倒,孤独父亲19年守望女儿生命

2015-09-10风满袖

分忧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脏女儿医院

风满袖

直面死亡:女儿的心和肺先天有病难以活命

今年48岁的张永年是上海友谊集团职工,1993年与妻子结婚。1996年3月15日,他们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张燕,一家人视若为掌上明珠。

然而,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襁褓中的张燕突然咳嗽不止,手指甲和嘴唇都紫了,张永年夫妇急忙抱着张燕来到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张燕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左右心室都有洞,使两心室连成一室,医学上称“单心室”,且伴有肺动脉高压!儿科专家痛惜地连连摇头,说这是不治之症!

从此,张燕隔三岔五就要去医院抢救。渐渐地,张母接受了这一可怕的现实,听从了医生的劝告,跟丈夫商量是否再生一个小孩。张永年答应了。

2000年12月29日,妻子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将全部感情都投入到儿子身上了。张燕明显受到了冷落,好在第二年9月1日,她背着书包上学了,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不料,10月的一天,放学回家的张燕昏倒在家门口,急得妻子产生了怨气,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张永年:“讨债鬼女儿又病了,赶快送医院。”张永年听到消息,不由得眼泪直掉,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够给女儿看病的,现在口袋里只有十几元钱,哪住得起医院啊!公司的领导得知情况后,拿出了5000元,让张永年赶快回家救女儿要紧。

张燕总算逃过一劫。但是她的病也导致了家里入不敷出,妻子再也忍受不了生活的窘迫,时不时就要埋怨指责张燕:都是你这个讨债鬼,要不是你,我们家也不会落到这么穷的地步啊!

张永年爱儿子,但他更心疼重病缠身的女儿,他不满地对妻子说:“这不是女儿的过错,谁不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啊!张燕已经很不幸了,再这样埋怨,这对女儿有多大的伤害啊!”

从此,夫妻俩处于冷战状态,开始分床而居,然而,和女儿睡的张永年每晚都忐忑不安睡不着,时不时就要摸摸女儿的体温,生怕她发烧。三年下来,在恐慌中生活的张永年已谢顶,满头白发,张燕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满腹的心事只能在日记中倾诉:“如果我死了,家里就不会这么穷了,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弟弟也不用担惊受怕了,还是让我去死吧。”当张永年发现女儿的这篇日记后,心如刀割,抱着女儿久久不愿松开,他不停地安慰女儿:“只要爸爸在一天,你就不会死,我会想办法,让你的心脏鲜活起来!”

然而,张永年的承诺并没有减轻张燕的轻生念头,谋划已久的自杀行动还是发生了……

母爱逃离:大义父亲孤独守护着女儿的生命

2009年6月,正上初中的张燕因为心脏病不得不休学在家。而妻子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稍不顺心就骂张燕是讨债鬼。一天,张燕实在忍受不了母亲的辱骂,流着眼泪说:“妈妈,希望你不要骂了,我也知道我是这个家的累赘!我不会再让你们为难的!”说着,她就拿起削铅笔的刀片准备割脉自杀,幸亏这时张永年下班回来,见此情景急忙夺下她手中的刀片。

张燕知道,这么多年,是爸爸孤独地呵护着自己,如果轻生,爸爸一定伤心无比。终于,她心软了,不过她向父亲提出,如果要让她活下去,仅凭目前的家庭经济情况根本就改变不了现实,只有请众亲人来,开个家庭会议,如果能得到亲人们的帮助,她才愿意活下去,否则她宁可去死!

女儿的生死建议,令张永年震惊又无力反驳,他的的确确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他不得不通知所有的亲人到家里来,开这个有关张燕生死抉择的家庭会议。会议上,面对如此体谅父母的张燕,亲人们禁不住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在场的亲人尽管都不富有,仍然都纷纷表示要资助张燕。年已70岁的爷爷站了起来,坚定地说,张燕是张家的孙女,作为爷爷我应该承担起责任,我的身子骨还行,可以去搞服装批发,爷爷的话,给了张燕极大的安慰……

从那以后,爷爷果然就去浙江义乌批发服装,拿到上海七浦路服装市场贩卖,起早贪黑,一个月后,居然赚了2000多元。可这时,张燕的病情急转直下,连稍稍走动的力气也没有,爷爷就花了500多元买了一辆残疾人推车,送给了张燕,让爸爸推着她到外面透透气。

屋漏偏逢连夜雨。单位因效益不好,张永年下岗了,每月只有800元生活费,加上妻子1500元工资,每月2300元养活一家四口尚且困难,更何况要给女儿治病呢!夫妻俩矛盾再次升级,又发生了打斗,家庭也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

然而,时不我待,张燕的病情越来越重了,时不时就要发作:胸闷、气喘、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还咯血。由于父母始终隐瞒了她的病情,直到这时,她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情况有多严重。一天,她挣扎着问父亲:“爸爸,我到底还有救吗,我活得太累了,你能不能带我去心脏病专家那里看一下,我想知道我到底还有没有救!”

张永年觉得老是隐瞒也不是办法,便于2011年初春联系好了上海某大医院的心脏病专家给女儿会诊。不料,专家看了CT片,大吃一惊,对张燕说:“你能活到今天已经很不错了!”已经16岁的张燕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本来就厌世的她更加绝望了,悄然摇着车走出会诊室,奔向草坪跪地而哭。

“张燕,爸爸不是真心想隐瞒你。既然你知道了,你就知道爸爸的心有多苦啊,别哭了,我们回家吧。”张永年搀扶起柔弱的女儿,推着她回到了家里。

那天晚饭后,张永年帮女儿洗完脚后让她上床睡觉,张燕非常听话地钻进了自己的被窝。张永年见女儿睡了,才放心地躺在旁边。子夜时分,张永年隐约感到身上有什么东西滚过,当他打开灯后,只见穿着单衫单裤的张燕正在爬阳台,准备跳楼自杀。张永年来不及呼喊,一个箭步跳下床冲过去把女儿抱下,紧紧抱在怀里,泪如泉涌:“孩子,你怎么这么傻?你为什么要这样啊,你难道忘记爸爸的承诺了?你看爸爸为了你已经苍老得像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如果你走了,爸爸能有勇气活下去吗?你这是要爸爸的命呀!”在父亲的泪水里,张燕终于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不过,张永年明白,既然女儿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情,就应尽快找到可以治疗她的病的医院,这才是真正让女儿活下去的希望所在!苍天不负苦心人。2012年10月,张永年从报纸上发现,上海浦东东方医院中德心脏中心专治心脏病人,他急忙从家里拿了女儿病历卡就赶到东方医院,请心脏外科教授刘中民院长会诊。

刘中民院长组织专家们仔细研究了张燕的病历后,肯定地说采取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完全可以救治张燕的生命。不过,这在世界医学上尚属高难度的移植手术,在国内开展的病例也不多,因此,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奇迹诞生:父女联手迎来生命的春天

如果不冒这个风险,女儿必死无疑,张永年不能再犹豫,他决定送女儿去东方医院做手术。

尽管没有手术费用,张永年还是找到了刘中民院长,恳请他能够挽救自己的女儿。刘院长被张永年19年来照顾女儿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抹着眼泪说:“钱不是主要的,东方医院救死扶伤是第一位的。你还是叫你女儿来检查一下,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你。”刘院长诚挚的话语,让张永年倍感温暖。19年来,他第一次看到了女儿能够康复的希望。

2013年12月19日深夜,张燕再次病危。张永年下定最后的决心将她送进了东方医院中德心脏中心。刘中民院长亲自为张燕诊断,他告诉张永年,如果不进行抢救,也许几日内就没命了。张永年只好向兄弟姐妹呼救,借了2万元支付了住院首付费用。但是仅是抢救,根本无法彻底改变张燕的命运。张永年狠下一条心,向医院保证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有30万元的承受能力。

30万元只是杯水车薪,但是他与女儿生死与共的故事却感动了东方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经院部讨论决定,仅收取20万元,即对张燕实施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其他手术费用由院方承担。

2014年4月13日下午,张永年终于等来了好消息。范慧敏博士通知张永年第二天上午会有合适的心、肺供体到达,准备做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突如其来的通知,张永年脑子都快炸开了,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么大的手术必然会有生命危险,而女儿尚蒙在鼓里。他觉得应该告诉女儿真相,却没有勇气开口。无奈,他只好找到护士长何华颖,恳求她替他去做做女儿的工作。

何华颖理解张永年的苦衷,答应了。晚上,她帮张燕洗了澡,梳好头,剪去指甲,并进行全身消毒,足足忙了两个小时,然后才坐在病床边,细声细气地把真相告诉了张燕,让她做好思想准备。

张燕起初还不敢相信,眼神注视着一旁的父亲,当张永年连连点头后,张燕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将父亲紧紧抱住,泪水再一次滚落而下:“爸爸,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女儿,做个健健康康的女儿,我要照顾你一辈子。如果我出现了意外的话,你一定要答应我,不要和妈妈离婚,一定要照顾好弟弟,这个家不能没有你啊!你还要告诉妈妈,我不怪她!”女儿的泪水,湿透了父亲衣衫。

第二天上午8时,张燕被护士推向手术室。张永年心里复杂得难以形容:万一手术失败,这就是与女儿最后一面了;他多么想与女儿说说话,鼓励她啊!然而,此时此刻,他的双腿也发软了,默默地看着女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张燕的手术由院长刘中民教授亲自主刀。当张燕胸腔打开后,只见她病变的肺动脉明显增粗,几乎是主动脉管的3倍,双肺僵硬,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功能;而那颗折磨她和她全家的心脏肿得犹如排球般大小,呈紫黑色,仅仅是微弱地跳动着。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为之震惊,这是他们见到的最危重的心脏和肺病患者,不做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绝对难逃一死!

刘中民教授摘除了张燕病变的心脏和双肺。范慧敏副教授等将修整过的心、肺供体迅速放进了张燕的胸腔内。当刘院长准确而争分夺秒地完成全部地血管缝合并开放主动脉后,供体心脏顿时“怦怦怦”欢跳起来;供体肺部也开始工作了,手术非常成功。

而此时,等在手术室门外的张永年的心犹如悬在半空中。5个小时后,刘中民教授走出手术室,告诉他手术成功时,这位被女儿的心脏折磨得快要发疯的父亲,紧紧将刘中民教授抱住,动情地说:“是你们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ICU重症室里的张燕一天一天好起来了,心肺正常,脸色红润。张燕最想见的就是父亲,而被隔在门外的张永年最想见的也是女儿,他天天晚上睡在长凳子上,唯恐女儿出现意外。医护人员从没见过如此情深的父女俩,他们向刘中民教授和范慧敏博士汇报,是不是让他们父女俩见上一面?

张燕居住的病房要求特别高,不允许带进丝毫微生物,让他们父女相见显然不可能,最后,范博士用摄像机将张永年的形象拍下来,又将张燕的形象拍摄下来,分别让他们父女在小小摄像机里倾吐相思之苦。张永年看到影像中的女儿脸色红润,身体长胖,激动地对女儿说:“小燕,爸爸看到你太高兴了,爸爸没有食言,从你小时候,爸爸就许诺,我要治好你的病,让你的心脏鲜活起来,爸爸再苦再难也没放弃,今天终于实现了。”

2014年7月23日,在中德心脏中心长凳上生活了3个月零9天的张永年,终于被允许进ICU病房探视已经基本康复的女儿。当穿好消毒服的张永年走进ICU大门,摆脱了死神威胁的张燕满脸笑容地迎上来,与父亲紧紧相抱,两人流下了欣喜的泪水。这是他们父女俩19年来第一次为喜悦而相抱,令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责编/梅子

猜你喜欢

心脏女儿医院
关于心脏
和女儿的日常
萌萌兔医院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认一认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