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县委书记的“年度大考”

2015-09-10曹国宏

决策探索 2015年3期
关键词:村级党组织基层

曹国宏

1月24日,对于南阳市12个县(区)委书记来说,当天参加的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实际上就是一次考量大家党建工作履职情况的“年度大考”。

这之前,中共河南省委召开述职评议会,集中听取了18个省辖市的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省委书记郭庚茂亲自一一点评,讲得非常深刻,要求得也非常严格,在全省引起了很大震动,极大地传导了责任和压力。市委书记们纷纷表示,这么多年来,专题就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向省委常委和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述职,还是第一次。传导到各位县(区)委书记这里,除了责任和压力,还有担当和动力。

述职中,县(区)委书记以一种“报账”“考试”的态度,把自己真正摆进去,把工作真正摆进去,把责任真正摆进去,讲成绩不夸大,讲问题不遮掩,讲整改不虚空;点评中,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一针见血,谈成绩实事求是,点问题切中要害,评亮点突出特色,提要求具体实在,既点出了成效、点出了问题,更点出了压力、点出了责任。

述职本身不是目的,是推动工作的载体。述的是态度、述的是认识、述的是差距、述的是决心,述职也是对各位书记主业意识、主体责任的一次提醒,一种压力的传导。会后,南阳市12个县(区)委书记纷纷表示,这次述职评议会,充分体现了南阳市委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敏锐、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述职评议不是权宜之计,抓基层党建工作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必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将南阳市12个县(区)委书记的主要述职亮点和市委书记穆为民的点评摘要编发如下。

宛城区委书记刘中青:宛城区坚持把基层党建和经济、项目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巩固“双加”(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城市社区对党员志愿服务实行服务人员、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网格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成立“马上办”办公室,对集聚区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实行快查、快督、快办。区财政每年列支党建专项经费150万元,区乡两级已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对59个村(社区)进行了新建或改造,全区实现了村村有活动场所。着力打造四级服务网络,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完成了搬迁升级改造, 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高标准建成了综合服务中心,60%的村(社区)建成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包联共建”活动,全年引进项目20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200多万元。推进在职党员下社区活动,165名机关党员干部已全部到社区报到工作。建立区、乡、村、组四级调解组织,落实“一村四警”制度,筑起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市委书记穆为民:宛城区承担了全国农运会场馆建设拆迁、温凉河整治等全市重点工作的大头任务,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的担当精神,值得肯定。尤其在服务群众机制上探索的“双加”模式、党员志愿者“网格化”管理、服务企业“马上办”、社区党建经费等机制已经形成了宛城品牌。下一步要依托社区党建,紧扣“五个服务”,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运会场馆建设拆迁遗留问题、内河治理等重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两度两力”,以党建促发展、保民生。要针对乡镇干部老化问题,特别是35岁以下乡镇党委书记空白问题,加快研究,形成梯次,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卧龙区委书记马冰:卧龙区组织开展了“三学三看”活动,树立了王金山、毕冬云等先进典型。开展了城乡低保、村级卫生所、校车安全等10项专项整治,收到明显效果。持续开展“三示范”创建活动,每年培育树立50个示范党支部、50个示范党小组、100个党员示范岗和10名左右明星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连续3年当选的享受副乡(科)级工资待遇。持续推行街道社区“大党委”制,建立6个街道“大工委”、32个社区“大党委”,破解了城市社区党建条块分割、驻区单位协调难的问题。坚持城乡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实现规范化、常态化。投资500万元建成7个标准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42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村基本全覆盖,实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连心卡”制度,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组织乡(科)级干部深入村(社区)开展包联共建,选派26名机关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抽调391名干警联系240个村(社区)开展“一村四警”活动。

市委书记穆为民:卧龙区率先出台了“五室五站一场地”建设标准,高标准打造了7个城市社区示范点,在全市社区党建中较好地发挥了先行引领作用。通过创建“三示范”活动(示范党支部、示范党小组、党员示范岗),使以达士营村为代表的村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区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紧抓中心城区区位优势,紧抓综合保税区优势,创优发展环境,切实承担好提升“两度两力”重任。狠抓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村干部老化问题。

镇平县委书记王玉献:镇平县先后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实践活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把党建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评,跟进督查落实。突出特色,持续24年开展“史来贺杯”竞赛活动,调动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实施“五联共治”机制, 4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已全部转化升级。建成19个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23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强化“包联共建”活动,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深化拓展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覆盖率达到100%,拓展延伸试点工作也开始启动。开展“三亮三评”活动,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拓展在职党员服务工作领域,已有1570名在职党员到基层为群众提供服务。

市委书记穆为民:镇平县20余年坚持一个载体不动摇,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接力开展了“史来贺杯”竞赛活动,一大批“强村”和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下一步要尽快解决乡镇、县直单位领导班子缺职较多问题,激发积极性、提升精气神。对村级经费要下大力气强化投入,尽快扭转建设标准低、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要切实教育党员干部“敬畏规矩树形象”,真正做到牢记教训,警钟长鸣。

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一年来,带领县委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一是抓实“一把手”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主动研究、安排和督导基层党建工作,与各乡镇党委书记签订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工作成效纳入年度考核和目标考评。二是抓牢三项重点。抓阵地建设,促硬件升级。投入1500万元,加强县乡党员培训阵地和县、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建设。抓经费投入,促保障升级。提高农村在职干部工作报酬和离任干部补贴标准,各级财政新增投入总计3200余万元。抓机制建设,促服务升级。扎实推进“四项机制”建设,深化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连续15年开展每月5日的农村党日、民主审议日活动。三是抓好创新载体。积极实施“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程,县财政拿出158万元,重奖优秀回归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近年来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21人,上马超亿元回创项目24个。四是依托内乡县衙优秀官德文化,组织开展“四问执政理念”大讨论、“双学双争”和“党员服务进万家”活动,连续13年开展“功勋村支书”“创业富村”评选表彰活动,激发了农村干部队伍创新活力。

市委书记穆为民:内乡县发挥优秀官德文化资源优势,开展“领悟官德名联、四问执政理念”大讨论,接地气、有特色,充分体现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服务群众有办法,“三带三富”(支部带领服务、致富群众,党员带头服务、领富群众,各级带动服务、帮富群众)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找准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切入点。下一步要持续抓好“三带三富”活动,通过弘扬优秀传统官德文化,培育宣传好“三带三富”等好做法,努力打造内乡党建品牌,形成助推“洼地崛起”的强大组织保障。要强化基层投入,尽快解决村级服务阵地薄弱,部分乡、村服务中心硬件不足等问题。

西峡县委书记李德成:西峡县先后主持召开14次常委会、2次全会,对“强基工程”进行专题研究。坚持每月到基层调研3次以上,强化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党建主业意识,着力构建上下联动、聚神协力的党建工作格局。开展“干部进农家”和“反骄破满、务实奉献”大讨论活动。开展正风肃纪、信访积案化解等11项专项整治。推进“四项机制”建设,确定回车等4个乡镇作为整乡推进试点,建成66个试点村。开展“三亮三评”活动,“三亮”率达100%。选派131名党员干部对30个后进村进行整顿。新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3家,选配党组织书记37名,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0.5%。实行发展党员“三票五榜”制度。坚持党日活动,10个社区推行了“大党委”工作制, 2000余名县直在职党员积极参与所驻社区治安防范、矛盾化解等志愿服务。新建10个村室。投入360万元,实行村支部书记专职化管理,评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9名(每人发放年度特殊奖励3000元)、“红旗村党支部书记”37名(享受副乡科级待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提高到7万元,为1130名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列支党建工作专项经费115万元,老党员生活补贴45万元。

市委书记穆为民:西峡县作为“四项机制”综合推进试点县,基础较扎实。在全国率先推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职业化管理模式,建立了责权利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的村支部书记队伍激励约束机制,走出了一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之路。坚持高标准打造县乡村服务平台,县乡两级服务中心实现联网对接,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带村的立体服务体系,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针对非公经济活跃、“两新”组织较多的现状,率先探索好“两个覆盖”,为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引好路子。要持续抓好村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工作,创优提升党建品牌,特别是要围绕“四项机制”示范县这一机遇,早出成果,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淅川县先后11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对教育实践活动、村“两委”换届、基层组织整顿等工作亲自部署、督导,围绕“强基工程”“四项机制”“三亮三评”等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干部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大力开展弘扬移民精神“三问”活动,树立了李来华、陆锡芳等一批典型。县乡财政每年拿出800多万元作为党建经费。捆绑使用资金2600多万元,新建50个村级活动场所,提升党群服务中心240余个。推进“强基工程”,实现了“三亮三评”县乡基层党组织全覆盖。高标准打造60个“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示范村、200个示范组。

市委书记穆为民:淅川县作为南阳移民精神发源地和“保水质迎通水”工作主战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移民迁安和迎通水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涌现出了基层党支部书记李来华等一批先进典型模范。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淅川县率先建立了党员人均100元的党建专项经费,值得肯定。在无场所村建设上舍得投入,打造了一批示范村,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下一步要把“大爱报国、忠诚担当”这笔宝贵的移民精神财富,作为党建品牌宣扬深化,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担当好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历史使命。尽快配齐配强乡镇干部,提振精气神。同时,要加快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凝聚发展正能量。

新野县委书记常英敏:新野县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1次,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深入乡村开展调研督导8次,督导推动落实。党建工作组织中心组学习17次,建立推行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上党课制度。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对新进的160名村“两委”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新建改建36个村部,实现了村村有工作阵地。集中整顿2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在全市验收评比中位居前列。2014年共支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1550万元,研究出台落实经费待遇的政策措施,新增村级组织支出1600万元。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深化“一村四警”活动,2014年新野县公众安全感指数排全省第80名,同比上升36个位次。创新党员管理,规范完善21个外建党组织建设,搭建了“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平台。组织全县5000多名党员到基层报到,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100%。强化“四项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开展“三亮三评”,深化作风建设,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惩治“为官不为”行为的暂行规定》,追责问责59人。

市委书记穆为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新野县加大对基层党建的投入力度,仅2014年一年就通过以奖代补新建改建36个村部,实现了村村有党群服务中心。在示范点创建上先行一步,较早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新野县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流入地与流出地签订协议齐抓共管)工作曾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要持续培育打响这一品牌。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人才回归、返乡经济及能人效应,发挥好党组织在土地流转、结构调整、特色经济、产业培育如蔬菜种植、科尔沁牧业、光电等主导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双赢”。

唐河县委书记刘明杰:唐河县全年主持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9次,抓好各级书记专项述职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连续5年每建一个村部县财政补贴6.2万元,每年评选22名功勋村党支部书记和10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将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和乡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经费共5425.708万元,列入县财政预算,进一步巩固了基层党组织“三有”成果。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推介了“三亮三评”工作载体,树立了优秀村支部书记陈廷江先进典型。探索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改扩建乡镇党群服务中心22所,村(社区)党群服务站523个,村(居委会)便民服务点2647处。扎实开展“三亮三评”活动,指导村(社区)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党员活动日、信访例会日、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日“三日连心”制度,全县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显著改观。

市委书记穆为民:唐河县有一批扎根基层、奉献服务的优秀基层干部,县委注重培育、发掘典型,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基层干部创先争优。如陈营村的陈廷江同志,不仅是唐河的榜样,更是全市、全省的标杆。在工作中注意总结规律,研究方法,在全市较早开展了“三亮三评”“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好做法、好经验,为党建工作探索了新路子。下一步要注意深化提升,不能“墙内开花墙外香”,党群服务中心要提质提效、上档升级。“三亮三评”工作要深化完善、抓长抓实,保持全市前列。唐河县在外人员数量大,成功人士多,但当前回归人才的数量和引进企业的质量,与唐河县的地位还不匹配,一定要统筹各类党建资源,利用好在外人才,担当大县发展重任。

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桐柏县抓住“深、细、实”要求,着力把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的工程。深化“十访十问”,创设 “五学五提”载体,开展 “五个专项治理”,县“四大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113个整改事项全部完成,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00余件,群众综合评价好票率100%。坚持以上率下,强化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落实,解决党建突出问题21个。持续开展村级目标绩效考评和“双述双评”。抓强特色亮点,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搞好 “五心” 服务( 围绕民生,让服务内容更贴心;建强队伍,让服务能力更放心;创新载体,让服务方式更连心;建好场所,让群众办事更顺心;完善机制,促党员干部服务更尽心)、“四双”工程两项特色工作,高标准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4个、村便民服务站130个。四是强力推进“回创”工程,回归人才新创办领办项目1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财政每年在转移支付之外配套资金389万元,全面提高村组干部及离职村干部工作报酬,为村干部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每年列支500万元打造村级便民服务站,发放村级绩效奖励189万元。

市委书记穆为民:桐柏县能够结合实际,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开展“五心服务”,充分发挥红色廉政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开展村级组织目标绩效管理,进行绩效考评,好奖差罚失职免,树立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值得肯定。下一步要结合红色廉政文化,持续抓好“五心服务”,开展“三亮三评”,不断完善提高,充分发挥作用。加大村级场所投入,目前还有80多个村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或场所比较陈旧、简陋,要夯实基层,尽快解决。

社旗县委书记余广东:社旗县切实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坚持带头抓党建,先后6次深入乡村蹲点调研、7次主持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全县19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实现了转化升级,新建了12个村级活动场所。24家非公企业和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 “四议两公开”得到进一步推广,运用率达到100%。投入240万元打造了12个示范型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3042个便民服务点。建强“一村四警”爱民队伍,实现了村村有干警,平安有保证。切实履行“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探索运用“三评一考”干部选用机制,选优配强了乡(科)级领导班子。探索“两票制”选举办法,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村级组织换届圆满完成。以“赊店大讲坛”为载体,对党员干部进行了分期分批培训,提升了各级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持续探索完善“三加”(支部+协会、党员+农户、产业+基地)模式,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持续开展“三业”竞赛活动,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村党员干部。在全省率先设立县委离退休干部工委统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引导广大“五老”人员争当“夕阳先锋”。

市委书记穆为民:社旗县自我加压、争先晋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重点指标有突破,重点领域有亮点,呈现出“增长快速、质量提升、势头良好”的发展态势。能够持续推行“三加”模式,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找到了发挥服务功能的突破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载体新、方法活、有效果。下一步要在夯实农村基础上再加力,在巩固各领域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向农村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好底子薄、基础弱、欠账多、保障差等问题。要持续用心用力,强化品牌意识,不断丰富完善好“三加”模式,助推经济发展。

南召县委书记鄢国宾:南召县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7次,研究基层党建工作,深入乡村调研42次,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突出问题导向,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以上率下精心组织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解决突出问题310个,处理违纪人员67人次,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二是开展便民服务,融洽党群关系。统筹解决“场所怎么建”“资金如何筹”问题,建成村级便民服务站109个,方便了群众办事。全面启动“三亮三评”工作,党员干部接受监督成为常态。三是创新理念方式,提升引领能力。构建大党建格局,通过管理创新倒逼服务效能提升。党建考评中引入公众评价机制、现场观摩机制和综合指标应用机制,使评选更加公正。推行商会与外建党组织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资源共享、职责共担”的设置方式,南召县驻北京外出创业人员党总支被中组部确定为党建工作联系点。四是坚持建管并重,解决实际问题。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新建和升级10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目前已完成70个。坚持“一村一策”, 整顿36个软懒散村级党组织,已全部转化升级。新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2个,覆盖率达到100%。

市委书记穆为民:南召县作为南阳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党建传统好,基础工作扎实,全县社会大局稳定,是全市基层矛盾调解化解机制建设示范县,并连续6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面对工业经济较弱的现状,能够围绕党建聚焦发展,在产业集聚区和项目建设上实现快速突破,指标增速保持在全市靠前位次,体现了党建的引领作用。下一步要倾力基层投入,针对山区基层党建特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无活动场所村,要加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抓好“三联”活动,研究完善好县、乡、村三级书记“联述联评联考”、党建工作“三位一体”考评机制,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凝聚发展正能量,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方城县健全了县委常委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常委会6次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开展4次专项观摩,推进党建重点工作落实。把党建工作与班子考核同步安排、同时述职测评,研究出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激励机制的意见,激发了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热情。“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现全覆盖,完善了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16个城市社区试行了便民服务点。夯实基层基础,57家新经济组织和2家新社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审查村“两委”候选人2400多人,取消不合格候选人70多人,选派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举办两期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重点围绕“我当村支书为什么、当了村支书干什么、群众心中想什么、村民对我评什么、我当村支书留什么”五个方面进行辅导,明确了“我是谁、为了谁,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县财政拨付2000万元,用于基层组织建设、“一村四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保证了组织建设需要。

市委书记穆为民:方城县抓培训动作快,注重基层带头人素质提升,村干部培训抓得比较实,特别是换届后的村“两委”主职培训中,以“我当村支书为什么”为主题,由县主要领导带头讲课,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全市带了好头。县委在财政基础不好的情况下,强力推进“强基工程”,一次投入5000多万元,加强基础建设,保障运转经费,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下一步要突出问题导向,认真研究以党建统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发挥在外人才多的优势,着力返乡经济,在发展上求突破,尽快扭转人口大县、工业弱县的局面。基层硬件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下一步要在提升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使服务阵地真正发挥作用、造福群众。

编后

南阳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结束之后,县(区)委书记纷纷表示,南阳市聚精会神抓党建、从严从实抓基层的导向和氛围正在形成。事实上,近年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南阳市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有关基层党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效果有目共睹。

南阳市全面实施了“3亿元党建扶持计划”,提升基层阵地建设和党员干部待遇水平,使基层党组织活动有场地、服务有阵地、抓党建有底气,初步实现了“在职干部安心、退职干部顺心、无职党员暖心”。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源于南阳,两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南阳市针对这一本土党建品牌抓深化抓拓展,行政村运用率达到100%、社区达到56%。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党务、政务、企务公开,按照“三问一评”(事前问情、事中问计、事后问效、民主评议)要求决策重大事项,试点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规范了基层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目前已在县以下基层党组织全面推开。

同时,南阳还大力弘扬移民精神和农运会精神,大力弘扬南阳优秀官德文化,深化“一改双优”(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生态环境)活动,集中开展了正风肃纪、优化环境提效能、信访积案化解和机关作风等“四个专项整治”,在推动作风转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力开展“三亮三评”,有效地解决了“为官不为”“中梗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问题,赢得了民心。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市委书记穆为民对全市党员干部提出了“团结凝聚战斗力、敬畏规矩树形象、忠诚担当事上见、落实见效真本事”四句话的要求,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主动适应新常态,强党性、转作风、树形象,培育选树了王修记、李华玲、陈廷江、李来华等一批基层干部先进典型,并评选表彰了100名“焦裕禄式”基层党组织书记和100名“焦裕禄式”共产党员,起到了“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作用。

南阳市还深入开展了以“干部包点、部门包村、企业联村、村居共建”为主要内容的“包联共建”活动,对活动涉及的246名包点领导干部、1264个包村的市直和县(区)直部门党组织、97家联村的企业党组织、46个联系共建的社区党组织进行整合,与机关党员干部驻村工作结合起来,重点覆盖71个移民村、410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和1011个贫困村。去年以来,共开展各类调研3753次,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1万余条,为群众办理实事1.7万件,帮助引进致富项目3600余个。

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成效的取得,关键就是南阳市委着重把夯实基层基础和基层党建工作作为衡量“一把手”履职情况的重要检验标准,纳入绩效评价重要内容,加大权重,要求县(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一把手”把基层党建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了常讲常抓,形成了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指挥棒”。

猜你喜欢

村级党组织基层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走基层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