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逝去的人文童话

2015-09-10最不化石

看世界 2015年22期
关键词:茨威格秘密作家

最不化石

在《布达佩斯大饭店》影片末尾的致谢名单里,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排在首位。导演韦斯安·德森毫不忌讳地坦言,正是茨威格的作品引发了影片的创作灵感。“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在剽窃原著”,在柏林电影节的首映式上,韦斯·安德森对记者如此戏称。而如果你看过茨威格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从故事开头作家那段自述,到电影的叙事结构、内涵和背景等多个方面,确实是在向茨威格致敬,影片反映了茨威格的人生经历和他作品中出现的诸多主题。

然而,韦斯·安德森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茨威格,这并不奇怪。作为一名奥地利作家,在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茨威格经常被冠之以“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最多的作者”,其作品销量之高,居同时代作家之首。而在希特勒上台后,由于茨威格是犹太血统,他的作品一度被斥为毒品,列为禁书,遭到焚毁。直到最近,在英语语言国家中,茨威格一直被人们所遗忘,了解他的人仅限于一小拨文学发烧友和大学里的德语系学生。但是在德国柏林的杜斯曼书店,茨威格的大量作品却拥有自己的专柜。在法国,茨威格的作品也从未绝版过。

茨威格的作品往往都是在一个故事里构筑另一个故事,用忏悔式的自白揭开秘密下面更深的秘密。这个套路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一点老套:某个人遇见了一个有意思的神秘人物,他们产生了些许交集,最终坐到一起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后者占据了整本书或者整个故事绝大部分的篇幅——书里的角色大多想把藏在心里的秘密和盘托出。在他最出名的短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R作家收到了一封不具名来信,打开信看下来,是一个从头至尾名字都没有出现的女人在向作家娓娓道来她对他长达15年的真挚无私的爱情,这封几十页的绝笔信读来令人感动却也喟叹,难怪连高尔基都对它赞不绝口;《马来狂人》中,我们从一个借酒消愁的醉汉嘴里听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一个流落在亚洲热带丛林的德国医生偶遇一位美丽的贵妇,贵妇求他帮她堕胎却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悲剧,因自己一时欲望而使这个女人走上死亡之路的德国医生,最终也用自己的性命完成了对自己卑劣行径的救赎;甚至茨威格有篇小说题目就叫《灼人的秘密》……这种剧情处理起到了搭台布景的作用,很好地奠定了情感基调,给读者一种像是把头凑过来围在叙事者周围的感觉。

茨威格的作品偏重感情生活,着重内心世界。在他的小说里,没有众多的人物,没有宏伟的场面,没有绚丽多彩的风俗画面,没有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而是以狂暴激烈的内心斗争,变幻莫测的感情起伏,也就是以内心世界波澜壮阔的变化和深刻尖锐的矛盾来动人心弦。他生活在一个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时代,既幸又不幸。他关怀人类,真实地描写现实中人的内心最幽微、最隐秘的角落,饱含同情心和批判心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是茨威格创作的鼎盛时期。然而,在二战中他最重要的“昨日世界”却被抹除得一干二净,他的母语国家一度将他遗弃,而这,也许正是他生命走向终结的原因。

但他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无价的精神财产,这是现在再多的“鸡汤文”相互叠加的10倍都难以企及的。

《烛烬》

作者: [匈] 马洛伊·山多尔

空寂的庄园,主人老将军迎来了一位罕见的访客,一位曾与他金兰之交的故友。他们秉烛对坐,彻夜长谈,怀念将军逝去多年的妻子,审判一段由爱情及友情、忠贞和背叛交织的三角关系。混乱与骚动在年已迟暮的两位故友心灵深处涌流,情欲与仇恨的余烬不断闷烧。

《迷惘》

作者: [英] 埃里亚斯·卡内蒂

由于厌恶人们的虚荣心而离群索居的汉学家彼得·基恩终日与书本为伴。不料,他的女管家心肠歹毒,处心积虑赢得了他的信任,婚后却对他百般折辱。孤立无援的基恩将骗子引为至交,却再次被戏耍愚弄……虽然弟弟最终帮他赶跑了恶人,精神受到创伤的他却无法再回到往日的生活。

猜你喜欢

茨威格秘密作家
作家的办法
作家谈写作
作家的办法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和我的“作家梦”
愿望树的秘密(二)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