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体》后,中国科幻文学出路何在?

2015-09-10黄芳芳

经济 2015年3期
关键词:刘慈欣科幻电影三体

黄芳芳

伴随着宇宙荒凉的噪声,一条“到这里来吧,我将帮助你们获得这个世界”的信息正飞向太阳。然而四光年外,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正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这是刘慈欣笔下的《三体》,以宏大的格局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这部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之作的《三体》,关注到了中国的现状,并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反思,引起读者的共鸣。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三体》无疑是国内最成功的长篇科幻小说。如今,由于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中国科幻文学正以《三体》为突破口,走向一个新的繁荣期。

命运多舛的中国科幻文学

20世纪初,梁启超、鲁迅等通过日文版本转译了凡尔纳等人的科幻作品,首次将此类文学引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告诉《经济》记者,中国科幻文学由于政治、社会动荡等原因多次被中断。从晚清、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90年代的几次科幻文学热来看,每一次的复苏并未传承和积累前一次繁荣期的成果,从而导致中国科幻文学的读者群和作者群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著名科幻学者、北师大教授吴岩表示,中国科幻文学的生存环境较为严酷,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科幻文学在儿童文学的扶持下成长,后来才自立门户。北师大教授王泉根认为,若无儿童文学的“养育”,很多科幻作家在那个年代连作协都进不去。

“文革”以后,科幻文学重新复苏。吴岩与刘慈欣、王晋康等都是“文革”后的科幻作家,他们的作品多少带有相同的时代烙印。吴岩说:“不少科幻作家是物理迷,并把相关原理写进作品。”而“科幻迷”们都知道,这样的“硬科幻”才更好看。

20世纪80年代,科幻文学却成了“伪科学的标本”,其政治倾向“存在问题”等舆论导向不仅让科幻作家惹祸上身,也失去了原有的读者群,科幻文学再一次消沉了。到了90年代,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奇幻文学的兴起抢了科幻文学的风头,“科幻小说并没有真正热起来。”吴岩遗憾地说。

《三体》之后,谁主沉浮?

时过境迁,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三体》催生了科幻文学热。刘慈欣认为,目前国内的文化政策、整体环境相比80年代更为宽松。随着对外文化的开放,西方的科幻电影、科幻文学大量进入中国,为中国科幻文学培养了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当下,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与美国上世纪初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情况相似。这些利好因素均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尽管《三体》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复苏,却后无来者。吴岩说:“主要是从业者缺少阅历,创意和冲劲十足,但作品深度和影响力不够。”

刘慈欣却认为,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如何让科幻文学真正繁荣起来,更依赖于中国出版界的努力,希望他们能发掘更多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

据了解,《三体》总销量高达上百万本,因而,不少出版社也想分一杯羹。“宽松的出版环境会带动科幻文学的繁荣,如果年轻的科幻作家能踏实创作,相信有影响力的作品指日可待。”吴岩如是说。

中国科幻文学将何去何从?

据吴岩介绍,北师大自2003年开始招收科幻文学方向的硕士生,2015年首次招收博士生。“该专业主要培养学术研究者,而非专业作家。”目前国内科幻文学的研究者并不多,科幻文学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领域,这些学生将是科幻文学未来趋势的研究者和探索者。

事实上,科学和未来在时间上有一种特定的关系,是传统科幻文学的本质。如今科学与未来的关系变了,即“未来”变得无限超前,人们尚未体验到科技的发展,便预先接触到了未来。“因而,传统的科幻文学需要探寻新出路。”吴岩总结道。

未来科幻文学要走向何方?目前国内外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也在探寻哪些作品已透露出先声”,譬如气候小说、环境文学、心理小说、科幻惊悚小说等,它们也许是科幻文学的趋势。国内也有科幻作家在探索新出路,如韩松的小说是碎片化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担忧,“这是否是未来的方向,尚无定论。”最关键的是,科幻作家要抓住当下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当然,作品是否真正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尚需读者检验。”吴岩说。

刘慈欣告诉记者,在多媒体时代,未来科幻文学更应该重视与科幻影视、互联网的结合。科幻影视会培养出更多的观众,进而转化为科幻文学的读者。再者,随着纸媒日渐式微,科幻文学也应该适应传统阅读向电子媒体的转变。未来的科幻文学,在保持风格和内容多样性的同时,也要坚守科幻文学的核心,即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写一种超现实而非超自然的文学理念,这也是其他文学不可代替的特质。

打造多元化的科幻产业

毋庸置疑,科幻其实早已从科幻文学中走出来,转移到各种文体、艺术形式中,形成了包括舞台演出、主题公园、电影、动漫、游戏、城市设计、科幻教育、科幻咨询等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互动,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以科幻电影为例,近两年是中国电影的大发展时期。尤其是2015年,中国科幻电影的拍摄项目纷纷上马,包括即将被拍摄成电影的《三体》,预计未来3-5年国内会涌现多部科幻电影,可能会打破中国“无优秀科幻电影”的僵局。无独有偶,湖南卫视跨年晚会的舞台效果也采用了科幻元素。可以说,科幻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正如刘慈欣所说,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猜你喜欢

刘慈欣科幻电影三体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刘慈欣: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未来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
“三体联动”构建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功能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