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历者口述历史

2015-09-10杨克林杨一舞

新民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淞沪战车日军

杨克林 杨一舞

在闸北坚守阵地的中国军队。

“八—三”淞沪抗战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全民抗战史画。它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日战争的战略格局,为中国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迅速转入对日抗战的轨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为还原并记录这段历史,笔者对几位当年战争的亲历者进行了采访,他们对战争片段的回忆,让我们从另一个维度了解到了抗战的壮烈。

“我们的部队到了上海,老百姓高兴啊!”

会战前,对于日军再度进犯上海,中国方面其实早有戒备。从1935年冬天起,国民政府就先后修筑了吴县至福山的吴福线、无锡至江阴的锡澄线,以及乍浦经平湖至嘉兴的乍平嘉线等3道国防工事,并在淞沪内外各要点建设起各类工事。

在苏州的留园内,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张治中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这里却是以“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为名作掩护的“京沪抗日秘密指挥部”。1937年的大战前夕,张治中站在这里,心中展开的却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时任第九集团军作战科科长的史说回忆,“蒋介石打电话给张治中说,我们的部队照原定计划开到上海去,今天晚上就开,整个司令部兴奋啊,我们希望打仗,好了,今天到时间了。这时候,中国人无论军队或是老百姓,当时对日本人恨透了,总希望有一天跟他拼一拼。部队到了上海,12日上午到了闸北、虹口、江湾一带,老百姓高兴啊,说终于有一天中国部队来了,要打日本人了,真是非常热烈的欢迎!”

“七七”事变以后,鉴于中日上海之战不可避免的形势,国民政府采纳了京沪警备司令长官张治中的先发制敌主张,决定在日军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之前,主动进击上海的日军。据此,受过德式训练的中国精锐之师第87师和第88师在张治中的指挥下,于8月上旬秘密向吴县、常熟、无锡—带集结。8月12日,两师进—步开到上海北站、江湾及杨树浦一带。与此同时,其他中国军队也奉命源源不断开赴上海战场。

8月13日,淞沪百日抗战打响。为了趁日军援兵未到之际一举歼灭在沪日军,随后再与来援之敌决战,中国方面在开战之初采取了攻势作战。

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划分全国为5个战区,将上海列于第三战区作战境域,以冯玉祥为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为战区前敌总指挥,同时下达了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南京的作战方针。

战局惨烈胶着,史说回忆:“中国那个时侯,只有一个战车营,这个战车营只有两个战车连。中国那时候真是可怜啊。两个战车连,我亲自把命令交给他们到第一线去。结果两个连上去以后,不到一天,战车连全部牺牲。两个战车连长都打死了。这两个战车连长都是我同班同学。”

“这种英勇赴义的精神,别的地方没看到过”

8月23日,由松井石根率领的日本上海派遣军抵达上海长江口岸,分别在吴淞和川沙口等处登陆,对中国军形了侧翼威胁。于是,中方被迫停止对市区日军的攻势作战,转而抗击登陆之敌。淞沪抗战由此进人反登陆作战阶段。针对日军的登陆攻势,中国第9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等部队立即赶赴吴淞、张华浜、宝山、罗店—带,与登陆日军展开了殊死血战。其中尤以罗店与宝山的战斗最为惨烈。

8月23日至28日,中国第15集团军为保卫罗店,同日军第11师团进行了屡退屡进的拉锯战。直至罗店最终沦陷。中国军队的这种拼死精神使侵略者丧魂落魄,他们惊恐地把罗店称之为“血肉磨坊”。

时任《大公报》战地记者的冯英子这样描述——我们叫它“血肉磨坊”,血肉磨坊就是你包围我,我包围你,统统包围起来。这样我们被包围在里面的士兵全部牺牲掉了。但是,中国的部队还是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我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他战役如敦刻尔克也都比不上的。我们的“八一三”这种英勇赴义的精神,别的地方没有看到过。

9月5日,日军又在30多艘军舰的排炮轰击掩护下,以战车为前导,向宝山城发起猛攻。中国第98师第3营的500名守城官兵,以营长姚子青为核心,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宗旨,固守城垣,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最后,日军在施放硫黄弹使全城烈火熊熊的情况下,才得以乘隙冲入城内,但全营官兵继续同入城之敌展开了两个昼夜的巷战肉搏,直到全体壮烈殉国。

宝山是淞沪的进口,而罗店则是淞沪的侧背,两地的失守严重动摇了中国军队的防御体系,从9月12日起,中国军队被迫全线退守第二道防线。淞沪抗战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时任第20军驻沪办事处主任杜重石说:“日本军队的火力相当密集。我们在战壕里试了一下。你把军队帽子戴在步枪上面,在战壕拿出去以后没有几分钟,你这个帽子上全是于弹打通的抢眼,可以证明火力的密集。”

“共产党动员全民抗日支援前线”

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与前线将士的奋勇抗敌,得到了上海人民的积极支援。上海各界群众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感号下,抗日民族情绪空前高涨。“八一三”抗战爆发时,上海各类抗日救亡团体和组织已达一百多个。

当时上海有首歌:“大家保卫大上海!大家保卫大上海!”时任中共上海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王尧山回忆:(党的工作)走向支援前线、支援上海前线的将士,支持他们抗日到底。这样推动全国的抗日运动能够坚持下去。

为了进—步推动和扩大群众救亡运动,并使它在党的领导下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刘晓领导的上海地下党组织建立了以王尧山为书记的“群众工作委员会”和以林枫为书记的“工人工作委员会”,分别联系文化、职员、学生、工人、妇女、教育等各界群众;并将原有的各界救国会统一改组为救亡协会,胡愈之、钱俊瑞、黄逸峰、刘峰、金子明等中共党员都成为各救亡协会的领导骨干。党通过救亡协会建立起战地服务团、宣传队、救护队、运输队,组织群众募捐筹款、救护伤员、慰劳士兵、运送物资,大力支援前线战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已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在后方,各救亡协会成立大批歌咏队、演剧队深入市民,宣传抗日形势,发动群众救亡。一时间,《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响彻工厂学校和街头巷尾,《放下你的鞭子》、《难民的生活》等抗日救亡剧则传诵于剧场、学校、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此外,救亡协会出版的《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世界知识》、《救亡周刊》、《妇女生活》等救亡报刊也在上海市民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发动救亡活动的同时,上海党组织还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动员了大批工人、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深入青浦、浦东、南通、海门及无锡等上海周边农村,发动农民,开展对敌游击战。

由此,上海军民在抗日的旗帜下,团结—致,同仇敌忾,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全民抗战的局面。

“我们没有哪一个人贪生怕死逃跑”

松井石根的派遣军虽然在炮火轰击、坦克开道的支持下步步紧逼,但因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其进展速度十分缓慢。为了迅速拿下上海,日本参谋本部只得再度增派援兵赶往上海参战。

严阵以待的战士们。

9月10日以后,敌人增兵已达30万人以上,有战车200多辆,重炮300多门,飞机300多架,大型舰艇70多艘,从而大大扩展了淞沪战役的规模,并对首都南京形成严重威胁。

鉴于日本的不断增兵扩战,国民政府决计在淞沪地区与日军展开大规模的会战。9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改组第三战区领导机关,由蒋介石亲自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下面分设右翼、中央、左翼3个作战军。全战区以50个师的兵力投入淞沪会战。此外,粤军、桂军、湘军、鄂军、川军、东北军也纷纷调集部队,开赴上海战场。

至10月上旬,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已达70多个师,从而使淞沪战场上升为当时中日作战的主战场。

日本参谋本部为了尽快结束旷日持久的上海战事,又于10月下旬从华北抽调兵力,派赴上海作战。

为了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0月21日,中国守军以第21集团军为主力,组成了3万多手持大刀、刺刀和步枪的血肉阵容,兵分3路,向南犯之敌发起全线反击。在3天的惨烈搏杀中 ,中国官兵显示出罕见的英勇和悲壮,并且付出了一天阵亡1万人的巨大代价,但血肉阵容毕竞难敌日军的铁甲之旅,至23日,中国3万多勇士已大多战死疆场,中方反击战陷于停顿。此时,日军倾其全力,疯狂反扑,迫使中国军队节节退守。

24日,日军乘胜进攻大场,中国守军第18师顶着敌军强大的陆空火力,苦战竟日,终因寡不敌众,于25日失守大场。从10月26日起中国军队被迫实行战略撤退,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一线转移。

为了掩护主力安全撤退,中国守军第88师第524团800名官兵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顽强阻击日军南犯。

八百壮士之一的李锦堂回忆:“谢团长集合我们讲话,我们到四行仓库的目的是什么?四行仓库是我们的最后的阵地,与仓库同生死、共患难,有仓库就有我们。没有仓库就没有我们四行孤军。听了他的话,我们没有哪一个人贪生怕死逃跑的。”

11月5日拂晓,日军乘虚在杭州湾北岸登陆,由西南包抄中国守军的后方。

在此同时,上海北面的日军也突破中方苏州河防线,完成了对南市的封锁。

11月11日晚,中国军队最后退出上海南市,淞沪抗战至此结束。

猜你喜欢

淞沪战车日军
档案聚焦:85 年前淞沪会战中的郭沫若(二)郭沫若对淞沪会战战况的六点意见
美军M2A3战车
最炫战车秀
上海史料展纪念淞沪抗战89周年
未来战车大猜想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我们的战车驰过来
上海市民日记中的“八·一三淞沪抗战”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