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洋上的火山极乐园

2015-09-10丛义哲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4期
关键词:火山

丛义哲

三百万年前的某天,一座不知名的火山冲破印度洋的海面,横流的炽烈岩浆构建起一片2500多平方公里的全新陆地,植物和动物在蜿蜒2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自然生长……包括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探险家在内,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隐没于马达加斯加与毛里求斯之间的圆点—— 一座拥有火山、冰斗、瀑布群、黑沙滩、玄武崖、热带森林,盛产香草、美女与朗姆酒的魔幻海岛,一个不折不扣的冒险家与旅行者的“极乐园”。

 

“不徒步爬上火山口,等于没来过留尼汪!”这正是众多火山爱好者涌向留尼汪的原因。海拔2631米的富尔奈斯火山,门神般牢牢占据着岛屿的东南角,它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火山之一,50万年前才横空出世,至今仍处在活跃期。从1640年至今,这个庞然大物闹腾过170多次,2007年4月曾连续喷发了一个月,火浪伴着岩浆,顺山势蔓延至层层森林,一路冲向大海,火焰照亮了几乎整座岛屿。因为异常活跃与凶猛,这次喷发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十大最剧烈的火山喷发之一。2010年1月,富尔奈斯火山再度喷发,持续了整整两个月,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摄影师、火山和户外爱好者。同年,富尔奈斯火山与内日峰、冰斗、峭壁一起,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从西海岸前往火山的通道,景致不断变化,俨然是一部公路电影的绝佳背景:从草场如茵、奶牛嬉戏的瑞士田园,到沙滩、阳光、码头与小镇林立的法国“蔚蓝海岸”,再到低矮草甸和灌木簇拥下的非洲原野……最终,由褐色火山石构建的荒凉地貌成片出现,宛如异星景象一般。我们的车停在一片夹杂着各种红色纹理的火山岩平原上,一条孤零零的土路笔直地通往远处的火山。

留尼汪岛上的火山徒步线路分不同难度,最难的一条是到达大火山口,需要大约6小时时间。旅者最常走的一条是通往富尔奈斯火山小火山口的线路。

从山腰延伸到谷底的山壁上画有一连串白色圆点,那是安全路线的重要标识——火山喷发会产生一些隐秘的裂缝,如果不慎掉下去,也许瞬间就跌入地心深渊。我跟着专业徒步向导Daniel亦步亦趋,他的皮肤呈现巧克力色,印证着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的血统在此相互交融的历史。相对于法语,Daniel私下里更喜欢说克里奥尔语,那是一种混合了法语、马达加斯加语甚至中国广东白话的方言。在沿途奇幻的景观和凛冽的风中走了至少3小时后,我喘着粗气、颤颤巍巍地爬上了火山口。

半小时后,我平安到达谷底的平原,火山熔岩凝固成如波涛般起伏的岩脊,环形山似的山丘上零星钻出几株顽强生长的植物。正因为有着月球般荒凉的地貌,1969年,美国航空航天总署在制作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官方宣传片时,部分镜头曾在这里取景。据说《星球大战》的最新一集也在这里秘密拍摄。

另一种火山探险方式是体验“熔岩隧道”。留尼汪岛东南部有一片区域被称为Le Grand Brule(意为“被火烧过的地方”),是富尔奈斯火山岩浆流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留下了大量未开发的地下溶洞。Daniel怂恿我跟他去试试5年前由他发现并命名的一条2公里长的隧道,可以直通印度洋岸边。

出发前,我特意拜访了著名的熔岩圣母教堂。1977年火山喷发时,巨大的岩浆流涌入教堂,到了圣母玛利亚的神像前,突然鬼使神差地分为两股,从教堂的侧门流了出去,没有吞噬任何东西。这个神迹迅速登上报纸头条,这座教堂也成为岛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建筑。

跟着Daniel在成片的黑色岩浆遗迹上一路小跑,终于找到隐秘的隧道入口。从天坑跳下去,如同是进入了“异形的母巢”,周边的地貌呈现出让人不寒而栗的狰狞面目。历史上无数次火山喷发,成就了一个奇异的地下世界,地壳运动使得早已冷却的岩浆层彼此交错,层层叠叠地形成了相互连接的中空隧道。我和Daniel像两个盗墓贼一样蜷缩着身体,在狭仄的暗黑空间里缓慢爬行,身边闪着奇异光芒的金属诱惑着它的造访者,但这里的一分一毫我都休想带出去——作为发现者,Daniel必须守护这个天然洞穴里的一切。百年前,这里曾是印度教高僧冥想的圣地,他们一动不动地端坐在与世隔绝的黑暗中,寻找内心深处的顿悟之光。在隧道的尽头,Daniel停下来,给我泡了一杯香气扑鼻的红茶,顺手熄灭了我的头灯。我像他一样,屏住呼吸,听着自己的心跳,数着远方潮汐的微响,默默熬过了“黑暗10分钟”。如此原路返回,正式“出关”重见光明,我才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venturer(克里奥尔语,意为“冒险家”)。

 

由于季风和洋流的关系,留尼汪岛的西海岸终年保持着干燥、少雨、日照强烈的典型热带风貌,闻名遐迩的三大泻湖——圣吉尔(Saint-Gilles)、圣勒(Saint-Leu)和圣皮埃尔(Saint-Pierre)环绕着西部狭长的海岸线,密集的珊瑚礁将汹涌的海浪阻挡在外。

岛上的居民很会享受大海带来的快乐。在清澈的泻湖中浮潜;在“圣勒左手”(Gauche de Saint-Leu)冲浪,体验世界最棒的海浪之一;人人都能包船出海钓鱼,就算想跟鲨鱼较劲,也有专业的海钓大师为你保驾护航。当然,真钓上鲨鱼,合影后还得乖乖放生,否则船长会毫不犹豫地把你交给警察。尽量维系海洋的平衡,可以跟它玩耍,但绝不冒犯——留尼汪的居民谨慎地遵守着自然法则,从来都不越雷池半步。

每年7-10月,人们会扎堆儿涌向深海观看海豚。足够幸运的话,不出海也能撞见某些庞然大物——这个星球上最壮观的座头鲸群之一,从非洲东海岸一路游来,短暂驻足后,奔向最终的目的地南极。它们出现时,海边高速公路经常大堵车,大家争先恐后围观,似乎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有时这些大家伙还兴高采烈地朝人喷水!

在留尼汪岛西北岸城镇圣保罗(Saint-Paul)最好的夜店里,我认识了客居于此的几位海洋学家。几轮混杂着啤酒和朗姆酒的闲扯过后,他们便热情高涨地邀请我加入——他们非常需要一位胆大妄为的水下摄影师,而我就是最好的人选。第二天一早,一辆拉风的皮卡就停在酒店前台等我。

火山岛独特的地质特征,让留尼汪周边海域有了各种深潜的可能,板块碰撞处形成无数落差,巨大的海沟与悬崖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天然的保证。跟着大部队全副武装地翻身入海,我进入了另一个寂静却不孤独的星球:彩鳗、海鲶、鹦嘴鱼优雅地展现着傲娇的身段,尼莫小丑鱼从我眼前游过;也许是被闪光灯激怒,红色大海章对我的镜头始终充满敌意;操着六对复眼的彩虾一直躲在洞穴的出口按兵不动,它的前爪有能麻痹神经的毒素,尽管并不致命,我还是小心翼翼地隔着镜头跟它八目相持,最终“逼”得它转身落跑……

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是拜会那些特殊的“访客”——成群结队的座头鲸。20米的水下是一片近乎透明的世界,座头鲸们并不在意人类,即便和我们仅相隔数米,还是保持着嬉戏、求偶、缠绵、繁殖与游荡的姿态,像是刚刚脱缰撒欢的大块头宠物。

“那头叫Samy,是这群鲸鱼的领航者。5年前,我眼见它出生在这片海域。现在,它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来自巴黎的Peta在留尼汪岛生活了11年,除了泡在海洋研究所,他最喜欢的事就是下水跟鲸鱼们一起游泳。“我几乎认识每一只途经此地的鲸鱼。我总想靠近Samy,给它拍一段特写,但它每次总是害羞地翻滚着身体。我觉得Samy是通人性的,它总是不经意间过来蹭蹭我的摄像机,然后吐出一连串气泡。”在鲸群中反复游弋了几圈,我终于鼓起勇气向Samy靠近——对于第一次面对座头鲸的潜水者,它们实在太像是从深海浮出的巨兽。Peta在我前方摆弄着摄像机,吸引Samy的注意,我趁机溜到一旁,拍下了他们的合影:一头鲸鱼优雅地摆动着尾巴,露出温顺与天真的气质,远处是一片没有尽头的深蓝,与一群充满敬畏、哑口无言的,人类。

留尼汪岛位于南印度洋,夹在毛里求斯与马达加斯加之间。在可考证的资料记载里,最早发现留尼汪的是一群迷失方向的阿拉伯水手,随后,葡萄牙水手也登上了这座小岛,并把它绘制在老式的羊皮卷航海图上,这份航海图如今还尘封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和里斯本的图书馆与博物馆中。

留尼汪Jardin des Parfums et des Epices私人香料花园

火山岛的自然条件使留尼汪成为香料种植的天堂,而香草也是法国香水业的重要原料来源。位于岛屿南部圣菲利普(Saint-Philippe)附近的私人香料花园Jardin des Parfums et des Epices是当地最著名的一家。这里种植有1500种植物。

香料园被香草、生姜、小豆蔻和丁香的气味环绕,旅者可以在香料园中认识各种奇花异草,不能不看的是当地名产—波旁香草豆荚。

最佳旅行季节

留尼汪岛地处南半球,为热带气候,全年皆适宜出行,3~6月为旅行淡季,7~9月适合观鲸,10~11月适合户外徒步。

如何到达

从北京、上海、香港出发,可经毛里求斯转机抵达留尼汪。从毛里求斯到留尼汪的航班每天有十几班,航程仅45分钟。

毛里求斯航空中文网站:http://www.airmauritius.com/index_zh.htm

办理签证

2014年8月起,法属留尼汪岛正式对中国护照免签15天,但目前还不允许自由行,必须由当地政府指定的旅行机构代为办理通关文件。

法属留尼汪岛旅游局中文网站:http://www.gotoreunion.cn

货币与支付

欧元是留尼汪岛的法定流通货币,银行、大部分酒店、饭店和旅游商店都接受信用卡,一些小城镇和偏远山区主要收取现金。

岛上交通

■ 公共交通

黄色汽车(Les Cars Jaunes)省立巴士网络遍布整个留尼汪岛,运营固定的线路和班次,需要注意的是节假日的班次会很少。当地出租车起步价15欧元,每公里价格在0.82~2.46 欧元之间(含税费),行李附加费、机场载客提价费未计算在内,且需要提前电话预约。

■ 自驾车

岛上道路网络四通八达,按照法国的道路法规标准,为右侧行车,外国旅行者需持有国际驾照。机场、码头、市区均能找到国际连锁汽车租赁公司的服务柜台,依据车型,日租金约50欧元起,长租通常有特别优惠。

特色美食

克里奥尔传统美食味道丰富厚重,体现了岛上的多元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菜是“咖喱饭”,萨拉济佛手瓜、棕榈树芯沙拉也是当地独特的美味。当地还有个习俗:如果饭后不喝上一小杯朗姆酒,那就不算是一顿真正的克里奥尔餐。

从天空俯瞰,留尼汪岛的西北部像是一片异常醒目的“三叶草”,那些伤疤一样的天然大地堑,全拜最早冲出海面的内日峰所赐。作为这片陆地的始作俑者,它不知疲倦地连续喷发了几十万年,才把地下部分“吐”得精光,周围空空如也的陆地不断下沉,经年累月的风化与侵蚀,诞生出世间罕有的地质奇观——冰斗。

坐直升机观赏冰斗能获得最直观的感受:茂密的丛林整体呈现凹陷的形状,条条瀑布劈开从山谷中飞下,极幽深的峡谷、陡峭的悬崖,无不彰显着冰斗艰险难行的地理特征。

岛上最具代表性的三座冰斗,以三位奴隶领袖的名字命名——玛法特(Mafate)、锡拉奥(Cilaos)和萨拉济(Salazie)。18世纪中期时,一些不堪忍受折磨的黑奴曾逃进冰斗,凭借天然屏障,建设起“理想国”。

锡拉奥冰斗就在登顶内日峰的路途中。1973年以前,要进入这片群山环绕的腹地,只能步行或乘坐轿子,“400道弯”盘山公路修通后,情况得到好转,但路况令人心惊胆战。不过,保存完好的克里奥尔式传统村落,传统木结构房屋,五彩斑斓的房顶,也让旅行者感觉此行不虚。在一家著名餐厅里,几位乐手敲打着独特的当地乐器,黑人歌者激情澎湃,两位克里奥尔姑娘裙裾飘舞……这种被称为玛洛亚(Maloya)的音乐起源于18世纪甘蔗种植园里奴隶们在繁重劳动之余的自娱自乐,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克里奥尔文化,如果在首府圣丹尼市闲逛,旅者还能发现印度寺庙、教堂、中国关帝庙和清真寺,当地华人过传统关帝节时,其他种族的民众也会参与,可见留尼汪岛的融合文化。

午后,我动身离开锡拉奥,因为我必须在日落前抵达杜福洞穴宿营地(Caverne Dufour),它是距离山顶最近的旅馆,也是唯一一座能保护我对抗寒风和低温的山间小木屋,为此我提前半年就预订了床位和一顿简单的晚餐。尽管只有12个简陋的床位,这家宿营地在网上异常抢手,尤其是在10月和11月的旅行旺季。

距离黎明还有3个小时,我一跃而起,开始向“印度洋之巅”做最后的冲刺。漆黑的夜里,火山显露出它最真实的存在,无人打扰的空旷深不见底,偶尔飞逝的流星引来陆上精灵们的呼喊与细语。躺在内日峰顶的火山岩上,我看着头顶的浩瀚星空过渡到温暖朝阳,小心翼翼地把那些转瞬即逝的色彩,全都涂抹到自己的脸上。

猜你喜欢

火山
超级火山
身边的火山
“火山”爆发
超级火山也疯狂
温和的火山,暴躁的火山
有趣的火山图
火山
能喷冰的『火山』
我是火山
星期二晚上爆发的小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