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生长,生命如此多娇

2015-09-10

旅游纵览 2015年5期
关键词:濒危动物朱鹮金丝猴

黄河故道神韵

拍摄人:丁洪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中那片浩荡飘摇的芦苇荡在黄河入海口得以重现。东营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在这里,黄河之黄、植被之绿、大海之蓝,将入海口描绘得五彩缤纷。黄河两岸,鸟儿络绎不绝,一片片芦苇荡映衬着远处青葱的树木,仿若仙境。

南乔治亚岛的王企鹅栖息地

拍摄人:徐征泽

位于亚南极地区的乔治亚岛是全世界著名的动物天堂,登陆后我们来到一座小山坡上,眼前几十万只王企鹅成鸟和雏鸟的场面令人震撼。成年王企鹅呈黑白色带黄色条纹,而雏鸟则是咖啡色绒毛,每天成鸟都要去海里觅食回来喂食。

鳄鱼和河马的相遇

拍摄人:徐征泽

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的马拉河边,一只河马正准备下到马拉河河水中去避暑,遇到一条栖息在岸边的鳄鱼,相互对视一阵后,相安无事,河马绕开鳄鱼下水。河马和鳄鱼平时并没有太多的冲突,河马主要以草为食。

七彩梦幻的帕劳海底奇观

拍摄人:苏蓬

帕劳以海底景观闻名于世,不仅是海洋学家公认的世界七大海底奇观之首,也是世界七大潜水胜地之一。帕劳的海水清澈无污染,且海底景观造型奇特,一会儿是黑黑的礁石,一会儿是斑斓的软硬珊瑚,抑或是细细的沙砾,还有远古时代沉积的火山灰,而这一切都被清澄的海水毫无保留地映上了海面,于是它的海水可呈现出7种不同的颜色。

帕劳的海底世界犹如花园般花团锦簇,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软珊瑚,随着海波摇弋生姿;小丑鱼、苏眉鱼、海龟、鲨鱼及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鱼群穿梭其间;成千上万只外表晶莹剔透的金黄色水母,在潜水者周围翩翩起舞。

澳大利亚动物“三宝”

拍摄人:李志平

澳大利亚一词出自拉丁语,意为“未知的南方大陆”,地处南半球,四面环海,远离其他大陆,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一个洲。澳大利亚地大物博,地广人稀,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加上自然条件单一,很多物种在这里没有天敌,久而久之成为了只在此地才能看到的特有动物,例如澳大利亚动物“三宝”:袋鼠、鸸鹋、考拉。

马达加斯加“三宝”

拍摄人:黄世和

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的国树,树干直径可达11米,由于这种稀有植物没有年轮,所以很难确定它们的年龄。狐猴身体很高,是为了适应丛林生活,它们在陆地上唯一的运动方式就是跳跃。还有这些身体颜色根据温度和日光发生变化的变色龙,它们被称为马达加斯加“三宝”。

“绿色基因库”——西藏

拍摄人:徐树春

“天上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堪称世界少有的“绿色基因库”。据不完全统计,西藏现有野生植物近万种,而其中很多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

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西双版纳

拍摄人:徐树春

云南省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多种动植物的综合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植物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生长成为有别于赤道热带雨林的季风雨林。这里有植物2万多种,还分布有很多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类植物,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中国濒危动物——东方之珠:朱鹮

拍摄人:刘明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20世纪60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70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中国濒危动物——堪称国鸟:褐马鸡

拍摄人:李全民

褐马鸡是一种生活在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出自中国,即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濒危动物——长江奇兽: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姣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成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其声纳系统发出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中国濒危动物——孑遗物种:扬子鳄

拍摄人:陈建伟

扬子鳄目前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中国濒危动物——古朴国宝:大熊猫

拍摄人:觅山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唯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中国濒危动物——失而复得:四不像

拍摄人:张林源

“四不像”为麋鹿的俗名,它是作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态,即所谓的“四不像”,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

中国濒危动物——林中之王:东北虎

拍摄人:赓熙伟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和中国东北等地,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8年,东北虎被美国《生活科学》评为“全球十大最濒危稀有动物”物种之一。现如今,中国野生的东北虎数量已屈指可数。

中国濒危动物——高原神鸟:黑颈鹤

拍摄人:于凤琴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中国濒危动物——仰鼻蓝面:金丝猴

拍摄人:高宏颖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国濒危动物——雪域喋血:藏羚羊

拍摄人:海伦

藏羚羊,近年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另外,一些采金者也在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为打击盗猎,这几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盗猎力量林业公安一直在为保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而战斗。

猜你喜欢

濒危动物朱鹮金丝猴
川金丝猴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
好黑好黑的金丝猴
濒危动物
朱鹮 从7到1000的生存跨越
优雅的朱鹮
金丝猴
朱鹮你好
啊,朱鹮
拯救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