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侠片里的书生呢

2015-09-10

南方周末 2015-09-10
关键词:武侠片聂隐娘胡金

文化解码

李怀宇

《刺客聂隐娘》近来成为话题。此片在香港首映时,人称“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先生也去看了。他后来发了一条微博,其中说:“一般观众不会欣赏呀呀,在康城影展得最佳导演奖,影评人会看,是拍给高雅人士的,你们看不懂。我也看不懂。”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上很快就有人将两位大导演——侯孝贤、胡金铨的合影放上去评说。据说,《刺客聂隐娘》的故事是导演侯孝贤大学期间在《唐人小说》里读到的,原著中有许多神怪在里面,经过改编,电影把故事限定在了写实的范围里。“侯孝贤自称很喜欢张彻、胡金铨的武侠电影,尤其是后者,但他没法像他们那样拍。”

我向来喜欢看蔡澜的影评,和他交往十余年,2015年则成了他的《江湖老友》这一新书的责任编辑。我尤其看重蔡澜写李安、张彻、胡金铨几位导演的文章。蔡澜早年在电影界工作,和一些著名导演有近距离接触,写起来全无隔靴搔痒之感。如今重温,发现蔡澜提到这几位大导演,看似言不及义,实则让人回味无穷,颇有直指当下的趣味。

蔡澜偶尔写些严肃一点的文章,如《论李安》,即显出他在电影上的功力。“从前的导演,知识分子居多。当今的,就是缺少了书生的气质。有了读书人的底子,就能把文字化为第一等的形象出来。任何题材都能拍,都能去挑战,创造出经典来。李安是目前少有的一个知识分子,我们可以在《理智与感情》中看出他的文学修养已经跨越了国籍,英国人也不一定拍得出那么英国的电影来。”蔡澜进一步分析:“有位心理学家说,男人身上总存有一点点的同性恋倾向。李安有没有大家不知道,不过在这一方面,他应该是熟悉的,从《喜宴》一片中可以看出端倪,在《断背山》更是发扬光大了。”然后笔锋一转:“可以说的是他对异性恋的认识也不深。拍《色,戒》时,他说拍得很辛苦。对一个喜欢女人的男人,怎会说这种话呢……”

关于李安的武侠电影,蔡澜特别指出:“在拍《卧虎藏龙》时,他的武侠片中的招数都是合情合理,稳稳当当,才不会被国际观众当为天方夜谭。这才是成为一个国际性导演的基本条件。”这种话,不知现在有几个著名导演听得懂?

追根溯源,新派武侠电影的两大宗师当属张彻和胡金铨。蔡澜与这两位导演都熟,在电影之外,他谈两人的学问,更是常人所料想不到的。当年张彻一有空就跑到蔡澜的办公室,喝杯茶,聊聊文学和书法,偶尔也约金庸和倪匡一起去吃上海菜。病过之后,张彻照样每天拍戏。闲时又来蔡澜的办公室喝茶,跟蔡澜说:“人在不如意时可以自修。”蔡在张鼓励之下做很多与电影无关的学问。有一些年轻导演总有点理想,希望在片中加点艺术性或探讨社会性的东西进去。商业路线就走歪了,变得不卖座。张彻绝对不允许这些行为,又开始大骂人。不知张彻看到现在那些更新派的电影,非要“加点艺术性或探讨社会性的东西”,会不会破口大骂?

蔡澜家中挂着一幅胡金铨的画,描写北京街头烧饼油条小贩的辛勤。胡金铨没有正式上过美术课,其实他也没有正式上过任何课,但样样精通。英文也是自修;画,是在摄影棚中随手捡来的手艺之一。在这一点上,蔡澜的“样样精通”倒与胡金铨异曲同工。蔡澜说:“闲时胡金铨便读书,他属于过目不忘的那种人。金庸、倪匡都是。他们一谈《三国》,什么人的名字、穿什么衣服、说过什么话,都能一一背出。”由此可知,这些看似天才式的人物,都曾下过外人不知的苦功。在蔡澜看来:“胡金铨电影的画面常有宋人山水的意境,如花似雾地引出渺小的路人。或许是书生,也许是大侠。每一幅都是用镜头画上去的佳作。”

侯孝贤自称很喜欢胡金铨的电影,但无法像胡氏那么拍。侯氏自己拍出来的电影,自有仁者和智者纷纷评说。如今看来,胡金铨电影里的书生,似乎渐行渐远,已成绝响。

(作者为广州出版人)

猜你喜欢

武侠片聂隐娘胡金
从文字到影像:“聂隐娘”的解构与重建
意外的面试电话
胡金秀的百岁经
道义与中和
“小黑妮儿”
城郭烽烟又起武侠死灰复燃?《绣春刀2》能不能给武侠电影带来出路?
境生象外:“意境”观下的《刺客聂隐娘》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论程砚秋的“侠女”情结
《卧虎藏龙》的视觉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