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甘蓝与越冬甘蓝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2015-09-09周家华杨芳邓士元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引种荆门市试验

周家华 杨芳 邓士元等

摘要:2014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甘蓝新品种23个,华中农业大学引进甘蓝新品种2个,调查其生物学性状、商品性状、产量,以期筛选出适合荆门市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秋甘蓝和越冬甘蓝新品种。

关键词:秋甘蓝;越冬甘蓝;引种;试验;荆门市

中图分类号:S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4-335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4.006

Report on Introdu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Autumn Cabbage and Winter Cabbage

ZHOU Jia-hua,YANG Fang,DENG Shi-yuan,LIN Jiang-xia,HUANG Chang-wu,

LI Hong-ju,DENG Jun-bo,WANG Guang-ju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Jingmen(China Agricultural Valley), Jingmen 448000,Hubei,China)

Abstract:Introducted 23 new varieties of cabbage from Institute of Vegetable and Flower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ntroducted 2 new varieties of cabbage from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urveyed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commercial properties,yield,to screen the new varieties of autumn cabbage and winter cabbage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Jingmen city.

Key words:autumn cabbage;winter cabbage;introduction;test;Jingmen city

甘蓝是荆门市主要蔬菜种植品种,为了进一步优化甘蓝品种种植结构,筛选出适宜荆门市种植的秋甘蓝与越冬甘蓝品种,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院借助方智远院士工作站科研平台,2014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甘蓝新品种23个,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甘蓝新品种2个,与目前荆门市主栽的4个品种超强50、京丰一号、海月、亚飞盼盼,参照前人的研究方法[1-5],在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了试种与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共29个,其中新引进品种25个,对照品种4个。

1.1.1 秋甘蓝品种 秋甘蓝品种共16个。早熟品种6个,其中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新品种4个,编号分别是12-9、12-10、12-11、12-12;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新品种1个,编号为12G22。对照品种为超强50(市场购买,上海兴绿蔬菜种苗研究所育成)。晚熟品种10个。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新品种8个,编号分别是12-1、12-2、12-3、12-4、12-5、12-6、12-7、12-8;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新品种1个,编号为13G136。对照品种为京丰一号(市场购买,河北省邢台市邢研种业有限公司生产)

1.1.2 耐寒越冬甘蓝 耐寒越冬甘蓝品种共13个,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新品种11个,编号分别是JM-1、JM-2、JM-3、JM-4、JM-5、JM-6、JM-7、JM-8、JM-9、JM-10、JM-11。对照品种为海月(上海嘉禾种业有限公司进口销售)和亚非盼盼(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金旭农牧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选取园区东北部连栋温室以东、莲藕种植区以南、改良式钢架大棚以北的露地蔬菜基地。

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叶球成熟期,进行植物学性状与经济学性状调查,只在定植初期进行了一次虫害防治,其他田间管理同常规。

1.2.1 试种与展示田间设计 早熟秋甘蓝12-9、12-10、12-11、12-12、12G22、超强50(CK),晚熟秋甘蓝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3G136,京丰一号(CK),每个品种种植一个小区、各100株;耐寒越冬甘蓝JM-1、JM-2、JM-3、JM-4、JM-5、JM-6、JM-7、JM-8、JM-9、JM-10、JM-11、海月(CK)、亚飞盼盼(CK),每品种每批次种植一个小区,每小区100株。小区面积30 m2(25.0 m×1.2 m),株距0.5 m,四周设保护行,试验面积约1 334 m2。

1.2.2 播种时间 7月24日晚熟秋甘蓝10个品种播种育苗,分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12-1~12-8、13G136、京丰一号(CK);7月31日早熟秋甘蓝6个品种播种育苗,分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12-9~12-12、12G22、超强50(CK)。

耐寒越冬甘蓝分两批播种育苗。第一批8月5日播种育苗,分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品种JM-1~JM-11、海月(CK);第二批8月15日播种育苗,分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品种JM-1~JM-11、海月(CK)、亚飞盼盼(CK)。

1.2.3 育苗方式与方法 大棚覆盖顶膜防雨+覆盖遮阳网遮阴降温,选用50孔穴盘填充湿润基质育苗,手指按压穴孔中央成播种穴,深约0.5 cm,每穴播一粒干种子,然后覆盖湿润基质,每天早晚根据基质干湿程度确定浇水量,保持基质湿润状态。及时治虫预防病害。

1.2.4 整地与施肥 整地作畦。试验地按1.20 m包沟开厢作高畦(沟深0.15~0.20 m、畦面宽0.80~0.85m),畦长25.00 m。

施足底肥。施用有机肥3 000 kg/m2,复合肥(N∶P∶K=15∶8∶7)75 kg,有机肥和复合肥全部撒施后旋耕。

1.2.5 定植时间 晚熟秋甘蓝12-1~12-8、13G136、京丰一号,9月7日定植;早熟秋甘蓝12-9~12-12、12G22、超强50,第一批播种的越冬甘蓝JM-1~JM-11、海月,9月15日定植;第二批播种的越冬甘蓝JM-1~JM-11、海月、亚飞盼盼9月25日定植。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生长期及叶球成熟、球形情况

由表1可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早熟秋甘蓝品种生育期差别不大,12-9、12-10、12-11较本地主栽品种超强50(CK)早20 d,12-12较超强50早26 d,但在成熟时裂球严重。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12G22生育期较本地主栽品种超强50早5 d。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晚熟秋甘蓝品种12-1、12-2、12-3生育期差别不大,12-4与12-7相同,12-5与12-6相同,12-8表现为早熟,生育期为95 d,13G136生育期为109 d,京丰一号生育期为111 d。

越冬甘蓝第一批为8月5日播种,JM-1、JM-2、JM-3、JM-4、JM-5、JM-9、海月(CK)7个品种生育期138 d,JM-6、JM-7、JM-8、JM-10、JM-11的生育期为104 d。JM-10形状表现为高圆球形,其他表现为圆球形。

越冬甘蓝第二批为8月15日播种,亚飞盼盼(CK)生育期需128 d,其他品种生育期147 d。

2.2 植物学性状和外观品质

由表2可知,早熟秋甘蓝品种开展度以12G22最大,达到52.0 cm ,12-10最小,仅为40.9 cm。晚熟秋甘蓝,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品种除12-8表现早熟开展度小,仅为41.5 cm,其他品种为56.0 cm左右。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品种13G136开展度为47.9 cm.

越冬甘蓝品种第一批,开展度最大的品种是JM-2(54.0 cm),最小的为JM-7(44.0 cm)。

总体来看,各品种开展度对种植密度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2.3 球重和产量

由表2可知,早熟秋甘蓝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品种单球重以12-12最高,达1.52 kg,但因为裂球严重,不适宜在荆门地区栽培。12-9与12-10单球重相近,12-11最轻,仅为0.91 kg,产量较12-9低13.3%。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品种12G22单球重达到1.26 kg,产量为2 801.4 kg/667 m2。但均低于目前荆门市主栽品种超强50(CK),该品种单球重达2.08 kg,产量为4 624.5 kg/667 m2。

晚熟秋甘蓝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品种单球重以12-6最高,达1.89 kg,12-5、12-6、12-7和12-8单球重差异不大,产量均在4 000 kg/667 m2左右;12-1、12-3和12-4单球重差异不大,产量超过2 500 kg/667 m2;12-2单球重最低,仅为1.16 kg,产量为2 579.1 kg/667 m2。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品种13G136单球重为1.33 kg,产量为2 957.0 kg/667 m2。12-1、12-4、12-5、12-6、12-7、12-8的产量超过京丰一号(CK)。

越冬甘蓝第一批播种的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品种单球重以JM-1最高,达1.16 kg,产量为2 579.1 kg/667 m2,所有11个品种中仅JM-1单球重、产量超过海月(CK)。

越冬甘蓝第二批播种的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品种单球重以JM-10为最高,为1.08 kg,产量为2 401.2 kg/667 m2,所有11个品种中仅JM-10单球重、产量高于亚非盼盼(CK)但略低于海月(CK);JM-6产量略低于亚非盼盼(CK)。

2.4 抗病性

各品种抗病性情况均表现较好,未发现病株。

3 小结

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早熟秋甘蓝品种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12-9、12-10、12-11,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12G22,晚熟秋甘蓝品种12-1、12-3、12-4、12-5、12-6、12-7、12-8,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13G136,越冬甘蓝JM-1、JM-2、JM-3、JM-5、JM-9、JM-10、JM-11等品种经过试种,适宜在荆门市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凤娟,聂启军,邱正明.日本早秋甘蓝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2007(11):42-43.

[2] 茅国夫.秋甘蓝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06(12):36.

[3] 肖 燕,秦文斌,戴忠良,等.长江流域露地越冬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179-180.

[4] 聂启军,朱凤娟,邓晓辉,等.湖北平原地区春季甘蓝品比试验[J].长江蔬菜,2014(22):30-32.

[5] 朱凤娟,邱正明.湖北甘蓝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思考[J].长江蔬菜,2008(9):1-3.

猜你喜欢

引种荆门市试验
荆门市诗词学会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CS95
节节红板栗引种表现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
蜕变
如何打造汉水流域养生中心城市——以荆门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