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棋花海聚乡愁

2015-09-08农夫

绿色中国 2015年8期
关键词:衢州花海村民

农夫

“五一小长假,我就已经接待不少客人了!”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荆溪村竹林农家乐的老板娘林彩英,刚送走一桌客人。忙碌了大半天,她才得空坐下来吃午饭。说起近来农家乐的经营情况,林彩英笑得合不拢嘴:“多亏了村里这片花海啊!”

2014年,网络上盛行的“八卦花海”照片,给荆溪村带来巨大的客流量。村里的农家乐应接不暇,用林彩英的话来说,就是“忙得都想把客人往别家赶”。

“过几天游客流量就要迎来今年的第一个小高峰,村民都进入备战状态了!”荆溪村村民主任徐跃进说。在村干部的建议下,“五一”小长假时,林彩英推出套餐招待旅客。“效果很好,节约时间,又提高服务质量。”对即将到来的赏花旺季,老板娘信心满满。

花海美景惹人醉

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荆溪村位于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围棋胜地烂柯山南麓。荆溪村地属丘陵丹霞地貌,紧邻乌溪江。整个村落依山而建,群山环抱,黛峰翠嶂,布局巧妙,负阴抱阳,民居如棋子,村庄似一盘和棋。全村植被繁茂,郁郁葱葱,绿化覆盖率近90%,是一个人文积淀深厚,民风淳朴的美丽山村。

山岗上的松树枝伸出了棕红色的松毛花,在绿色为基调的松树枝上格外引人注目。黄色的杂子花更是喜欢热闹,一露相就“全家”出动,一长串、一长串地跳着自编的舞蹈。

荆溪村的农田按八卦阵式组织排列,曲折玄妙。八卦阵中的每一层次、每一方块都将按照四季特点选择不同颜色的农植物精心安排种植,走近看是块田,从山上或空中看就是一幅巨大的八卦图。这八卦图吸引了一批批游客,衢州人每逢周末都会约三五好友驱车来到这里,品茗尝农家菜,感受农村的清新空气。外地旅游者到荆溪村感受山乡慢生活,观棋下棋,远离世俗的喧嚣,噪杂,在这一方如同人间仙境的地方,释放疲倦的身体。

今年四月末,荆溪村将原2500平方米的花田扩种到了15000平方米。放眼望去,星星点点的格桑花已经冒出了头,几位身着统一服装的保洁员正在清理杂草、垃圾。有了去年繁忙的经历,今年荆溪村专门安排十余人维持花海秩序。

“这一荏以白的、粉的格桑花为主,过一阵子就是金的、黄的波斯菊。以后还有莲花、向日葵。”错季花种的播种,令花期大大延长,花海更具有观赏性。跟随着石室乡组织委员郑骏的脚步,我们还看到了村里新建的赏花亭、公厕和停车场,为了方便游客通行,甚至连景观道也全部拓宽了。

“除了基础设施全部向3A景区看齐,水上乐园、森林书吧、户外垂钓烧烤等娱乐项目建设也在稳妥推进。”郑骏表示,荆溪村要能留得住赏花客人的脚步。

“我们正努力将荆溪村的文化元素提炼出来,展现给游客。”花海一面的尽头,农村大舞台若隐若现。荆溪村村书记涂建明说,村里一直流传着更为质朴、完整的《王质遇仙》故事传说,“其中蕴含着的围棋文化,可以以婺剧、情景剧等表演形式表现出来。在花海旁演绎,给人印象更深刻。”

“荆溪村还是要做有自己特色的旅游产业。”石室乡党委书记熊清益抚过绽放的格桑花,不远处,工人正在修葺景观水轮。“花海聚集了人气,荆溪村可以和周边景点相互借力,把这股人气拓展开来。”

花海带来的效益宛如一场美丽的“意外”,荆溪村也致力于良性推动这场“意外”发展。今年,花海愈加丰盈,不仅体现在花种多样、花期延长,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注力。有关专家说,荆溪村对农村文化与围棋文化结合的探索,令人期待。毕竟,有文化力支撑的旅游景区才能长久不衰。此外,花美、文化美,人也要美。提升荆溪村村民素养,是为花海打造另一张“金名片”。

围棋仙地让人迷

静谧的小乡村四面环山,民居如棋子,村庄似一盘和棋。荆溪村,位于围棋仙地烂柯山脚,又称围棋谷。这里有着很多围棋与人的传说故事。传说千年以前,荆溪人王质在烂柯山上观棋一局,村中业已百年沧桑。王质再入围棋仙地,一去不返。而围棋,则成为了衢州乃至荆溪村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今的荆溪村,以棋文化布局,一座座灰白农房,依山而建,如同一枚枚棋子,散落在巨型“棋盘”的边缘。

荆溪村围棋谷项目于2009年8月立项,定位为柯城区重要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项目,并列入全省“十大文化谷”重点项目之一。项目以“花香农家、围棋胜地”为核心,打造基础设施、整体景观和功能区建设三个层面十八个项目,2012年10月全面完成。

荆溪村围棋谷环村水系建设、污水管网铺设、农户外墙整治、村主道路基浇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桃源寻梦(桃花林景观)、古樟公园、天元塘(八卦田)、玲珑紫荆(回廊建筑)等景观建设均保留农村风貌。同时,整体规划培育一批富有围棋文化特色的农家乐,如农户庭院改造体现围棋元素,打造围棋文化墙,室内以围棋主题农民画装点,开发围棋菜谱等,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到荆溪村,你不可不到古樟公园,或走卧牛山游步道,至景观台,领略“村在山中,房在林中”的意境;俯视荆溪村景,一幢幢民房散落村庄四周,虽非横平竖直通视,但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阳光和空气,一派怡然自得之象;村内幢幢房子所占据的“命门”之要,村中有一水塘,塘中有小山,远远看去如梦如幻,透出一种神秘。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如先祖王质痴迷于仙人棋局,村里纹枰对弈蔚然成风,虽然技精者不多,但只要得闲,邻里亲朋喜好对上几局。村民家的小院里,一张石棋盘是必有的摆设。

曾经,源远流长的棋文化也有过断层。村支书涂建明感叹,文化复苏不易,但荆溪村有千年传承的基础,因历史原因断层数十年的棋文化还是重现生机。几年前,村里统一开设围棋培训班,村民们踊跃报名,如今600多口人的村子,懂棋、痴棋的有六七成。

村民徐小华就是在培训班中找回了缺失的棋艺。虽然平日多在外地忙于生意,但只要回到家里,他就乐于与两个子女下几盘棋。子女自幼学棋,徐小华说,这是一代人的幸福,在他看来,王质后人自然该懂棋、会观棋。

涂建明觉得,围棋蕴含着一种生命力,荆溪村的自然、村民的淳朴,是围棋文化重生的土壤。黑白世界的真谛,存于自然之中。荆溪村保持了千年来的一份自然,所以,围棋文化即使曾经断层,依然能再发芽,而今更是开枝

散叶。

被“棋子”围绕的八卦田,植上格桑花海,阳光穿透了雾气,流光溢彩。一旁的清水池叫做“天元塘”。还有围棋文化长廊,黑子白子点缀其间,诉说着延续千年的棋文化。

荆溪村的美与静,虽含蓄却引客自来。村民占永州家的三层小楼粉墙黛瓦,古朴清新。小院的栅栏制成了棋局,脚下则是石板铺就的棋盘。抬眼,户门上题着“仙地山居”四个字。室内装点着以围棋为主题的农民画、书法等作品。

最有味儿的是农家自创的“围棋宴”。一碗忘忧羹饮尽,主菜是生炒木野狐(木野狐为围棋别称)、黑白两吃、烂柯棋谱。比较有意思的是烂柯棋谱,以羊排做成拱形,类似烂柯山,下铺圆形山药块及黑枣,象征黑白落子。特色甜点是方圆围棋糕,用衢州特色的黑白两色麻糍制成;还有玄素饼,即黑白两色麻饼,也是衢州特色甜点,灵感来自李世民咏围棋诗句“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荆溪村的花海和围棋氛围,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而且招来了一批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围棋专业队员和教练。自从衢州市举办“烂柯杯”棋王赛以来,到衢州烂柯山领略千古围棋文化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多。站在荆溪村的赏花长廊中俯视似锦花海,围棋国手丁伟九段若有所思。

曾为中国围棋界“七小龙”的他,如今是围甲广西华蓝队的总教练,少了当年以网名“龙飞虎”踢馆清风网的锐气,却多了一分成熟棋手特有的沉稳。

当时,华蓝队刚刚在衢州经历一场失利。应朋友邀请,丁伟带着队里几名新晋小棋手游弋花海,权当散心。听闻古力等棋手来过荆溪村后纷纷在棋场上取胜,丁伟笑谈道,应该在比赛前就来看看。他曾在衢州比赛七八次,多次去心目中的围棋仙地烂柯山朝圣,这次又来到围棋谷荆溪村。

村口那一本厚重的石书,记载了王质遇仙的故事。丁伟饶有兴致地观瞻了一番,方知这小村庄直通他心中的那块仙地。

围棋谷会给棋手带来好运,更像是荆溪村民对棋手们的一种祝福。不过,在丁伟看来,围棋谷确有一股“仙气”,与烂柯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不难理解,村庄少喧嚣,空灵沉静,斯人于此释放倦意,心亦如明镜、如止水。下棋之人,心静而明,有此境界,胜手自然不难。

有了花海的美丽和围棋文化的深邃,荆溪村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他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也体会最深,如果没有清幽的环境,再深邃的文化也会让人望而却步,如今围棋文化和优美环境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使荆溪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衢州花海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花海
咏蜂
花海寻踪
非暴力
你从花海中走来
衢州烂柯山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