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行下效

2015-09-06张明

民间文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景公晏婴齐景公

张明

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晏子春秋》,据说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书中详细记述了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贤相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传闻、趣闻。“橘逾淮为枳”、“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作为齐国宰相,晏婴对内以身垂范,对外不辱使命,足足影响了三代君主,连至圣先师孔子都对他推崇有加,史圣司马迁更是发出了愿为他执鞭驾马的感叹。那么,晏婴究竟奇在哪里呢?

齐景公善听,晏婴才能善谏。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换句话说,有其君亦必有其臣。有什么样的国君,就有什么样的宰相和大臣。人们向往圣君贤相,圣君尊重贤相的智慧与品格,听取贤相的谏言,同时也授予贤相足够的空间;贤相则殚精竭虑地辅佐君主,使之成为圣君,帮助圣君治理好国家。宰相,是我国古代文官的最高职位。在相位者多出治世名臣,是为贤相。作为一个贤相,首先在于有德。有德,就是能为百姓着想。在君主制的国家里,处处想到的是百姓,有这种意向,注定了常常会与国君发生冲突,于是,极谏就成为贤相的第一要务。《晏子春秋》开头就是《谏》上下两篇,晏婴在国君面前,从不阿谀逢迎、溜须拍马,而是直言无隐,奋力谏诤,体现了正直有良心的大臣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卓然风范。

话说齐国在齐景公时,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已经成为历史陈迹,齐国内政混乱不堪,统治者用严刑酷法来维持旧秩序,他们自己整日声色犬马,醉生梦死,纵酒淫乐之风弥漫在齐国宫廷。晏子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担任了“社稷之臣”。

齐景公即位之初并未重用晏子,只派他去治理阿城,三年间听到不少关于晏子在阿城的坏话。景公很生气,便召回晏子,还要惩罚他。晏子知道景公为什么生气,要求景公再给他三年期限,保证让景公听到赞扬他的话。景公答应了晏子的请求。三年后,景公果然听到一片赞扬晏子的美言。这回景公要奖赏晏子,晏子却拒绝了。景公大惑不解,问他这是为何。晏子说:“前三年臣一到任,就抓紧管理道路、盘查户口,使坏人不敢横行霸道,这便遭到管车管路之人的攻击;臣关心百姓疾苦,让大户人家减租减息,又遭到豪门富户的反对;臣处理案子不讲私情,秉公办案,又遭到达官贵人的咒骂;臣表彰和举荐那些节俭、勤劳、孝敬师长和友爱兄弟的人,而惩罚那些懒惰的人,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自然对臣恨之入骨;臣处理外事,送往迎来,即使是朝廷派来的贵官,臣也一定循章办事,决不违礼逢迎,于是又遭到了许多贵族的反对;上下左右亲近的人找臣开后门办事,合理合法的臣可以帮点忙,对于违法的臣一概拒绝,这样又遭到上下左右亲近之人的不满。如此三年,说臣坏话的人还能少吗?”

公又问:“为什么后三年人们又改口说你好了呢?”

晏子便把两次治理东阿的真相说了出来,“后三年臣不再像以前那样做了,道路管理不严格了,户口宽松了,为非作歹的坏人高兴了;大户人家可以任意收租抬息,豪门富户满意了;处理案子臣尽量按照达官贵人的愿望办理,达官贵人都如愿了;凡周围亲近的人是有求必应,他们都得到了满足。所以这三年你听到的都是夸臣的好话。”话到此处,晏子痛苦万分。景公听了晏子的一席话大为感动,这才知道晏子的确是个贤才,深悔自己以前听信了谗言,错怪了晏子。他说:“你真是贤明的人,请原谅我的愚昧,帮助我把齐国治理好吧!”自此,齐景公把全部国政都交给了晏子掌管,三年后,齐国又强盛起来。

齐景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君齐桓公的伟业,重振雄风,请教晏子如何兴国安邦。

晏婴听后沉吟片刻,说道:“臣陪大王微服察访一下民情,回来后再议兴国大计,如何?”齐景公见晏婴要陪自己微服私访觉得很新鲜,君臣二人就来到京都临淄的一个闹市,走进了一家鞋店。鞋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品种齐全,但是无人问津,生意清淡。齐景公有些不解,却见不少人都在买假脚。齐景公吃惊地问店主,店主神色凄然地说:“当今国君滥施酷刑,动辄对人处以刖刑,很多人被砍去了脚,不买假脚如何生产和生活呢?”齐景公听罢内心很不是滋味。回宫的路上,晏婴见齐景公闷闷不乐,于是说道:“先君桓公之所以建立了丰功伟业,是因为他爱恤百姓,廉洁奉公,不为满足欲望而多征赋税,不为修建宫室而乱役百姓;选贤任能,国风清正。君臣戮力同心,才取得了雄视天下的地位。如今大王亲小人,远贤良,百姓……”没等晏婴讲完,齐景公便打断了他的话:“相国不必说了,寡人已经明白了。寡人也要效法先君,光大宗祠社稷。”

一次,乐不思政的齐景公问晏婴,自己有没有可能像先祖桓公那样称霸诸侯。晏婴立即回答说,桓公之时,十分注重选贤任能,以鲍叔牙、管仲为左膀右臂。可当今你呢,却是左倡右优,加之还有进谗言的居前,拍马屁的在后,又怎能恢复桓公的霸业!

晏婴屡劝景公,他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采取不同的劝谏方式,在劝谏时往往不是直接的强谏而是委婉的曲谏或诱谏。齐景公好色贪杯,有一次,齐景公抱着美女饮酒,一连七天七夜。大夫弦章进谏说:“您喝了七天七夜的酒,我希望您停止!不然的话,就赐我死。”这时,晏婴朝见。齐景公对他说:“弦章这个小子竟然这样劝诫我,‘希望您停止饮酒!不然的话,就赐我死。如果我听从他的劝告,不是臣子反过来管我了吗?假如不听,我又舍不得处死他。”晏婴回答说:“弦章遇到您这样的国君,真是太幸运了!假使遇到夏桀王、殷纣王那样的暴君,弦章早就被他们处死了。”齐景公闻言便停止了饮酒。

晏子死后十七年,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齐景公的过失,为此他心中十分苦闷,不时想起晏子。有一天,齐景公大宴文武百官,酒席上,君臣举杯助兴,高谈阔论,直到午后才散。酒后,君臣余兴未尽,大家提出一起射箭比武。轮到齐景公,他举起弓箭,一连射了多次,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大臣们在那里不住地大声喝彩道:“好箭!好箭!”齐景公一听,变了脸色,他把手中的弓箭重重摔在地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就要回宫。 正巧,弦章从外面回来,见此情景,连忙走到景公身旁。景公伤感地对弦章说:“弦章,我真是想念晏子啊。自从我失去晏子,已经有十七年了,再也没有人愿意当面指出我的过错。刚才我射箭,明明没有射中,可他们却异口同声一个劲地喝彩,真让我难过呀!”弦章听了,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大臣们的不贤啊。论智慧,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谈勇气,他们不敢向您提意见,唯恐冒犯了您。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了,我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上行下效。不是吗?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学着穿什么衣服;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有一种叫尺蠖的小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刚才您说,十七年来没有人再指出过您的过失,这是否是因为晏子去世后,您就不再喜欢听人家批评您,而只喜欢听奉承话所造成的呢?”

一席话说得齐景公心里亮堂了,他点点头说:“太好了,今天这一番话,教我豁然开朗。这是你做了先生,我做了学生了。”

后人便用“上行下效”来形容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么做。

猜你喜欢

景公晏婴齐景公
晏子劝戒
被嫌弃的齐景公
千虑一得
比肩接踵
晏子施妙法救了齐景公
忠直不迂
——晏婴(二)
晏婴三拒齐王赏赐
晏婴换房
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