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探究

2015-09-06苏娴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文化产业

苏娴

摘 要: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适应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文化产业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继续学习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其人才规格,在知识取向上,应更加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在能力构建上,应突出能力本位理念;在素质构建上,应根据文化产业的特殊性,高度重视人才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一是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双主体”办学模式;二是植入职业元素,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三是校企紧密结合,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独立学院;文化产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中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独立学院如何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文化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确立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是应当予以关注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一、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则是用什么样的思想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1.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个历史趋势的大背景就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独立学院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办学,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其人才培养必然是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的。依此定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在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并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独立学院只有充分了解并依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具体需求,才能科学定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类型、服务面向和质量标准等。也只有在这一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学校适应区域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促进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能力和为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2. 以就业为导向,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要义是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考虑到市场的功利性和短视性,专门化的知识技能只是一时之需,我们更应尊重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优化。

近些年来,各地文化产业通过市场竞争、产业集聚,形成了快速迅猛发展的趋势,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但由于对文化产业人才市场缺乏深入精准的细分,一些独立学院纷纷上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着力点,也忽视了各自区域对文化产业人才实际需求的差异性,从而造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和雷同。事实上,文化产业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差异性。只有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尤其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向,并以就业为导向,把握文化产业就业市场变化规律,才能准确定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3. 依据学校自身定位和条件,合理构建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高校的办学定位是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等因素所决定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由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有所区别,即使是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大学,因其所在区域和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其办学定位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一所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都会受制于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并显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其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定位与条件,其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结合各地实际进行定位。

概括而言,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文化产业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继续学习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二、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规格的确立

人才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和标准化,即学校对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性,亦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就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规格的构成要素而言,在知识要素的构建上应突显自己的特点。一是要根本区别于学术型院校,知识的组织与编排应更多地强调以行业或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依据,形成必要的能力体系,而非以学科(理论)体系为依据,进而形成学科体系。二是在知识取向上更加突出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内容不在于概念、原理的推导和追根溯源,也不在于知识本身的价值,而在于知识的具体应用范围、应用方法等。虽然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其主要任务不是从事文化本身的学术探索和阐释,而是要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要面对和解决的是文化市场、消费者心理、文化项目、产品创意等等具体问题。可以说,应用性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方向性特点,他们需要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为此,他们既要通晓文化,又要熟谙经济;既要善于经营,又要熟悉政策法规;既要有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又要了解现代、把握流行趋势;既要有艺术的底蕴和修养,又要精通市场运作和文化消费心理;既要有良好的文化专业素质,又要懂得资本经营、善于金融决策等等。

在能力要素构建上,应坚持能力本位的理念,凸显独立学院的优势。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密集度、资金密集度、科技密集度的高复合度的产业,它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应当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要具备任职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基本的工作技能,包括独立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拓展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政策把握和理解能力、应变和竞争能力,等等。不仅如此,在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缩短,以及劳动力市场机制形成的条件下,均对职业岗位新旧更迭和流动变化产生巨大影响,导致个人职业生涯由一次从业型向终身创业型转变。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也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跨界发展的能力。

在素质要素的构建上,应根据文化产业的特殊性,高度重视人才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质。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社会属性。文化产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影响社会,其意识形态特征是不能规避的。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自觉遵守并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熟悉并且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文化方针政策;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把好文化生产经营的关口,传递正能量,为社会、为公众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三、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从办学主体、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实践等多方面深化改革。

1. 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双主体”办学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是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训的过程,它从体制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人才培养战略合作的基础上,把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企业管理模式和学校办学模式、企业技师和学校教师深度融合的一种“双主体”办学模式。按照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创设人才培养情境,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文化企事业单位、为区域文化行业等提供高水平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只有建立学校与企业广泛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都以办学主体的身份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文化产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规格和素质内化于人才培养的各方面,才能实现文化产业专业与行业的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适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植入职业元素,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路径和关键所在。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区域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首先,以文化产业价值链为切入点,奠定课程体系的基础。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源头,也是控制整个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主要增值部分蕴含在原创性知识中。创意源于文化产业人才的灵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它需要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开设文化基础课程群,如文化学导论、中国文化简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类学、文化资源概论、宗教文化、民俗学等。这一课程群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转化为文化产品,即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是文化产业的价值创造阶段,也是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所在。因此,经济类相关课程的开设,则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必须。如经济学基础、文化经济学、文化企业融资、媒介资本运作、文化政策与法规、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及特有规律,并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法规。

消费是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最终环节,运用多种营销模式将文化产品让渡给消费者。文化消费不仅是文化产业价值的实现过程,同时对整个文化产业价值链具有反馈作用。为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当开设经营管理类课程群。如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消费学、文化市场调查、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好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其次,以地方需要为依据,彰显课程体系的区域性特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人文背景、传统文化、文化资源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等都不尽相同,各地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在学科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只有充分了解所在服务区域内的文化产业结构、文化市场类型、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等状况,与当地文化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建立稳定、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及时跟踪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因此,应当允许不同的独立学院根据本地的实际和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构建不同的课程体系,以彰显地域性特色,满足文化产业的多元化需求。

第三,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课程体系的实践性。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是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课程结构应体现以能力为核心,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尤其注重构建实践课程体系。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在指导思想上主要强调的是职业导向,以满足市场和产业界对人才的要求为依据。在课程实施上,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速度;在课程评价上,要突出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则以获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标准;在课程考核上,不以课堂理论考试为重点,而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依据。

3. 校企紧密结合,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一支与之相适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极为关键。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和能力,又要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和能力,即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胜任理论教学,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践。目前,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年轻,而且大多是从别的或相近专业转过来的,专业理论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不太合理,尤其缺乏相应的专业实践背景。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已成为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应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体要求,以产教研一体化的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对现有教师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特别需要通过产教研一体化模式来丰富其实践经历,强化其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实行“双导师”制,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结构,拓展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学生一进校就拥有学生、学徒(员工)的身份,教师则既是传授知识的教师,又是指导实践的导师,学校则为每一个学生安排“双导师”,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通过紧密的合作机制,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专业建设合作、教育教学合作、教学实习合作和应用研究合作等。

参考文献:

[1] 夏兆敢.基于能力本位的独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社科纵横,2011(7).

[2] 方东.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3] 王任,王福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据、内容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

[4] 蔡袁强等.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本文系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三本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A074)成果]

[责任编辑:吴芳和]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文化产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