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大选中的华人面孔

2015-09-06刘禹彤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保守党华裔新闻周刊

刘禹彤

对王鑫刚与何易来讲,三个月来的密集演讲、走访和发传单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特别紧张。晴雨不定的春天依然寒冷,但他们在曼彻斯特和亚伯拉昂的党支部办公室因为竞选变得拥挤而燥热。

这种节奏要延续到5月7日的选举日。届时不管结果如何,和他们一道参选的约四千名候选人里,绝大多数都会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轨道上。

“淘汰赛”马上开始了,作为保守党国会议员的候选人,王鑫刚与何易分别进入到又一轮登门拜访与宣传自己主张的环节中。作为新移民且是华裔,他们要在这个老牌帝国政坛上拥有一席之地是非常不容易的。

王鑫刚:步入主流的方式

35岁的王鑫刚吐字很快,每句话中都带着“腐蚀性”极强的东北口音。目前他是伦敦金融城投资银行的一名高级经理,与太太和三个女儿生活在伦敦市郊。他骄傲地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我在六年前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国会议员。”

如果竞选成功,全职做议员的代价包括放弃未来“钱景”丰厚的经理人生涯。为何押上大好的“钱途”去竞争一个经常被媒体置于炭火之上的议员席位?

在曼城唐人街发传单的王鑫刚(中)。图/受访者提供王鑫刚,1980年出生。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2001年赴英,先后就读于帝国理工大学、牛津大学及哈佛商学院。现在伦敦金融城某投资银行担任高级经理。

要了解他的参选动机,还得回到14年前。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王鑫刚借用现在流行的说法解释14年前他来英国读书的目的。落地希斯罗机场的那一刻,他就强烈感觉到自己的英文不过关。即使拿着高分雅思成绩单,也无法同操着各路口音的当地人自如交流。那个时候,王鑫刚的想法很简单:练好英文,顺利拿到帝国理工的硕士学位,然后回国,做一名交通工程师。

英国的硕士学制只有一年,王鑫刚尚未毕业时已拿到了欧洲最大的设计和工程咨询机构——阿特金斯公司的工作邀请,他决定与这家公司签约。

英国本土一直有通过马拉松、举办舞会、捐款捐物等活动为慈善事业筹款的文化。看到身边许多朋友都参与这些体面的活动,王鑫刚也迫切地希望加入到这种代表社会阶层的潮流中。虽然他自嘲“头脑发达,四肢简单”,但依托自己金融方面的专长,他帮助当地学校分析数据,并兼任一家慈善基金支持的创业中心的审核官。从事慈善让王鑫刚有机会进入主流社会。

直到2013年之前,王鑫刚只是英国社会的一个深度观察者和参与者。工作已把他送入了英国的中产阶级,但在意识形态上,即便在2008年拿到了英国身份,他也未曾对政治真正发生兴趣。

2013年是王鑫刚的人生转折之年。伦敦保守党支部打电话给王鑫刚,询问他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邀请他作为志愿者向老百姓发传单。王鑫刚痛快地答应了。

那年夏天,他和保守党支部一天三次发传单并且第一次敲开当地人的家门询问生计。这种接地气的互动,让习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数字和报表的他感觉新鲜。

第一次参选发生在2014年,多少有点戏剧性。王鑫刚为了给大女儿选学校,从伦敦搬到了相距不远的萨里郡。他主动询问当地保守党支部,是否有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做。萨里保守党支部回复他说不仅有很多传单要发,还问他有没有兴趣参选当地议员。经过一些简单的考核,去年5月,他获得了萨里地方议员的候选资格。但他人生的第一次竞选,以失败告终。

王鑫刚并未气馁,反而开始对这个重新点燃他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事情充满兴趣。参政,显然是比慈善更直接进入主流的方式。

他联络到保守党的总部表达了自己参加大选的意愿。保守党总部在审核了他的资料后,觉得王鑫刚的资历和背景符合候选人的要求,而且在交通规划、金融方面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于是积极鼓励他参加大选。

2014年下半年,在经过层层海选和考核之后,王鑫刚正式成为保守党国会议员的候选人。候选人与代表选区是双向选择的关系,那个时候,对王鑫刚而言可供选择的选区并不多。

王鑫刚主动找到了作为上议院韦鸣恩勋爵的政治顾问、保守党华人之友组织总干事黄精明询问意见。黄精明建议:“去申请曼城!”他告诉王鑫刚,曼城中心选区是在目前所剩选区中华人比例最大的一个。

善于计算的王鑫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选区即使是工党的票仓,但大约7.7万名注册的选民中,华人占了八千名左右,比例超过百分之十。他想,如果此区的八千华人都投票给他的话,他就一定胜选。

为了争取到选民,王鑫刚的政治主张是继续为曼城当地居民改善交通和教育状况。

竞选期间的何易(右)。图/受访者提供何易,1985年出生。重庆市实验中学高中毕业后,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本科毕业后,就职于Aberavon的塔塔钢铁集团,此期间分别完成了斯旺西大学和斯旺西城市大学的在职材料工程硕士和MBA。现在是通用电气(英国)的一名皇家特许工程师。

这几个月来,他每周要花来回10个小时往返于萨里和曼城之间。包里总是装着四块手机电池。在路上,他不停地接、打选民的电话,接受媒体的采访。王鑫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再争取到更多保守党支持者出来投票,他的赢面会更大。

采访中,出生于黑龙江省的王鑫刚多次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自己不在乎输赢,但也承认自己对这次参选结果仍然很在意。

“政治是我的兴趣,我会干到老。”最后,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已远远偏离了当年“学成回国”的设想。

何易:参选初体验

何易是英国最年轻的“皇家特许工程师”之一,但他在刚考到这个执照不久就失业了。作为目前仅有的两名一代华裔参选人之一,他从不避讳自己平凡的出身和一路走来的起伏。在这次大选中,他希望能找到和英国人更好相处的度,以及“帮助他们”的最佳方式。

威尔士亚伯拉昂选区一直以来都是工党的囊中物。何易这次要参选这个选区的保守党议员,面临的最大对手是工党候选人史蒂芬·金斯诺——其父曾是撒切尔夫人时代的工党领袖,其妻则是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何易参选的前景并不妙。

对于这个选区,何易心存知足和感恩。多年的求学、工作或许曾让他有苦闷压抑,但他的房东、老师和朋友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撑,最重要的是,在这里的参政经历,给他带来了实在的认同感和向上的力量。

2004年,何易背负着助学贷款来到英国读大学。为了赚生活费和练习英文,他选择在赛百味快餐店打杂,同时在学校做清洁工。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那个时候英国允许留学生每周打20个小时工,他便将这20个小时排得满满当当——每个小时赚5镑,一周能拿到100镑,这笔钱可以应付他基本的住宿和生活花销。

大三那年,他投了无数的简历,参加过无数次面试。最终,塔塔钢铁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如果选择塔塔,他将获得公司资助攻读在职研究生的机会。为此,何易放弃了帝国理工和爱丁堡大学等名校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在公司的资助下,何易进入威尔士斯旺西大学读在职硕士,期间他开始对政治产生兴趣。他游走于各个学生政治团体之中,了解他们的政治主张。

2010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倡导进行“大社会”改革,“大社会”一词也成为英国这一年的年度词汇——保守党主张给民众和地方政府更多权力,让他们承担更多责任,建立一个“更大、更强的社会”。而在政治基础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保守党依赖的中产阶级正在流失。于是他们在各个大城市建立了华裔、印度裔等少数族裔的专门组织来招募新成员,不惜付出巨大人力与财力。

这一年,有三位保守党议员来到斯旺西大学演讲,彼时还是外籍务工人员身份的何易向他们提问,为何少数族裔在英国就业以及待遇方面会遭遇一些不公平的对待。演讲结束后,三位议员和何易进行了深谈,并把他的问题反馈给政府以及一些企业,并给他写邮件,告诉他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以及他应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自己。

来自上层人物的关注对何易而言,不仅新鲜,也使他愿意把情感和期望寄托在这个政党上。作为回报,他继续把自己观察到的更多问题反馈给政策设计者。2011年,何易决定加入保守党,由此搭上了“大社会”的顺风车,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何易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其实不只保守党,其他政党也在争取少数族裔参与到政治当中。保守党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让我做一些有关中国发展的演讲,我觉得他们是真心关注中国问题。”

何易几乎是咬着牙度过人生最具挑战的4年时间,他攻下两个在职硕士,做好工程师工作,学会威尔士语,还一次不落下保守党的话动。2012年,他花了一整年时间考取了英国的“皇家特许工程师”,这一荣誉并未给他太久的愉悦感。到2013年,因为2008年刮起的金融风暴导致塔塔钢铁连年裁员节流,何易与很多同事不得不离开这个他工作了五年半的地方,也离开了那座曾以钢铁傲视威尔士一百多年的小镇塔尔伯特。

失业后的何易在卡迪夫城市大学读在职工商管理博士,同时还负担着自己在斯旺西房子的贷款,心理压力巨大。“其实这些年我受了很多委屈,有几次躲在被窝里抹眼泪,也不好意思和父母讲。”何易说,“任何事情都是先苦后甜。”他总是这样给自己打气。没过多久,通用电气公司给他了一份航天工程师的职位,这份工作让他得以在政坛继续打拼。

2013年何易入籍之后,威尔士保守党副主席林顿·琼斯(Lyndon  Jones)留意到他在各种保守党党派活动中的表现,主动找到了他并询问其下一步有什么规划。“我当时想都没想过能参加大选。谈话中他一步步引导我,聊了四个小时之后,他让我自己说出了‘我想做一名国会议员。”何易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这次长谈开启了他参选的大门。

其后11个月里,何易经过了保守党的第一轮面试、填了十多页的候选人申请书、在评估中心做模拟议员测试、电话面试等一系列规定动作,去年的圣诞节,何易被挑选成为保守党威尔士亚伯拉昂选区的国会议员候选人。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何易觉得威尔士老百姓对政治真诚的态度,为他描述了民主社会中公民实现自己政治选择的自然状态。他回忆说,在一次宣传政治主张中,顶着烈日下徒步走了六个多钟头,敲开最后一户家门时,开门的老太太对他说,“我不会投票给保守党的,我的想法和你们不一样。你这么辛苦,要不要进来喝杯茶?”

何易认为,想成为掌握国家公器的人,需要聆听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选民和公众服务。

今年3月,何易的前同事找到他诉苦,老东家塔塔钢铁计划对养老金政策做重大整改,这将会影响到很多塔塔员工的福利。“当时我和党支部进行了探讨,直接把问题反映到了首相府。”何易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之后唐宁街10号委派相关部门进行细致的调查,这些部门的负责人也都回复了意见。何易发现,作为当地一名国会议员候选人,自己提出的意见得到了重视,自己实实在在地在为威尔士民众服务,这让他找到了参政与自己奋斗目标的结合点。

“或许我还可以更努力,让更多人看到我的努力,或许他们就能参与到政治中来,这将影响一群人甚至这个国家的命运。”何易微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憧憬。

华人参政热情初现

去年圣诞节前后,王鑫刚从党部了解到,何易率先成为议员候选人。他主动找到了何易,两人就此相识并成为好朋友,每次见面聊得最多的就是过去十几年的奋斗经历。

“我们相见恨晚,走到今天这一步特别不易,所以非常尊重对方。”何易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相似的奋斗经历,使两个人见面时总会有力地握一握对方的手。

在目前的参选阶段,党部在礼仪、穿着和应对媒体方面都对他们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的训练。现在,他们已深谙语言和动作的基本准则并很快能在摄影师和灯光前找到很好的角度。每一天,他们俩都会收到铺天盖地的邮件。党部告诉他们“民调可以看,但不能信”,工作重心还是通过走访、电话和上网等方式努力多赢一点选票。

两人都期望着,能堂堂正正地坐在下议院议事厅里。直到今天,那里从未出现过华裔面孔——无人代表,直接导致目前在英华人集体失语。

英国杜伦大学教授克雷格曾经表示,“华人广泛分散居住在英国各地,是造成华人参政难的主要原因。”参与政治不仅需要有为公众服务的热情,还要有时间,精通英语,且无紧迫的经济压力。

对于第一代主要从事餐饮行业的华裔移民来讲,谋生是更现实的选择。而他们认为,子女与其从事政治,不如做律师和牙医来得实际——这也成了二代移民参与政治的精神桎梏。

华裔的二代、三代移民,以及王鑫刚、何易在内的新移民,大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逐渐成为社会专业人士,参与政治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在各个族裔相继跳出固有框架挑战传统秩序的新时代中,王鑫刚、何易也在寻找适应政治现实的出口。

近年来华人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高,逐渐温热了华人社群的政治冷感,华人参政热情日益高涨。2010年,英国国会的选举中出现了8名华人的身影;今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1人。

“和其他华裔候选人相比,我们更了解中国。”何易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的崛起带直接动了英国在教育、高科技和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这使得政策制定者必须更加了解中国。何易和王鑫刚都希望利用“土生土长”于中国的优势,为两国未来的合作搭建桥梁。

除了华人群体崛起的客观原因,英国政党寻找以及培养华裔候选人正在成为一个主动且有组织的行为。过去十年,英国三大主要党派已经分别建立了华人分部——保守党华人之友、华人工党以及华人民主自由党。这些组织积极邀请华人参与政治活动,而且对他们的诉求给予及时诚恳的回复。王鑫刚与何易正是保守党通过这种途径培育出的新鲜血液。

作为仅有的两位第一代华裔移民候选人,在未来政治生涯中,王鑫刚和何易还要同更多的新加入者一起接受无数考验。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我希望进一步参与政治,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参与政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能诞生一位华裔首相。”最后,王鑫刚对《中国新闻周刊》如此道出他的梦想。

猜你喜欢

保守党华裔新闻周刊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云师大泰国苏拉塔尼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
卡梅伦 成功连任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