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山头到江边不止是温差

2015-09-05小妖楠

普洱 2015年6期
关键词:景迈山临沧茶山

小妖楠

3月哎温家的头春茶刚刚冒芽,他就打电话问我春茶季什么时候到景迈山,听我今年打算往临沧跑,他有些着急,一个劲的邀请我去他家茶里采茶、炒茶、揉茶,开启几天茶农模式,好弥补去年春茶季忙得没空带我溜达茶山的愧疚。在办公室里看着茶圈子的朋友一个个前赴后继地往易武、班章、景迈山、南糯山、勐库等山里钻,每天刷朋友圈、微博,晒自己的茶农生活,晒喝头春古树,晒徒步寻茶,晒生态蔬呆,晒蓝天白云,每更新一条内容对置身于水泥森林中的我来说都是满满的“仇恨”值。

埋头计划今年“茶山纪录片”路线时,我抬头瞟了一眼窗外,昆明雾蒙蒙天有种让人绝望的心酸,于是心一横拟定了一条横跨版纳、普洱、临沧三个州县的茶山路线,计划去N个从未踏足的普洱茶山头,感受茶山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无奈计划从来没有变化快,出门前两天小腿韧带重度拉伤,医生叮嘱静养,不能剧烈运动,更别说徒步登山,可我的心早飞到茶山去了,如何按捺得住漫长静养,为了不辜负这一年一度的春茶季,一早与茶农,茶友约定好的行程只能一改再改,最终我一瘸一拐地按时开始这趟春茶之行。

哎温有点闲

甩开城市高耸的楼房,沿着省道一直往前进入景迈山地界四周的植被越来越茂盛,灿烂的阳光有些晃眼,天蓝到想一猛子扎进去,摇下车窗感受云淡风轻,拥抱阳光与自然,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知道我腿脚不便,布朗小伙哎温和哎少早早就在客栈门口等我,帮忙放好行李骑摩托车载我到芒洪茶林里避暑小憩。哎温说假如我没受伤,这次他能带我去采茶、炒茶、摘野花、野果、野菜、掏蜂蜜,下河抓鱼,总之怎么生态怎么来。“这个点居然有时间陪我,你家春茶就卖完了?”我问,“没有啊,今年茶价掉了,老树茶均价才600元/公斤,我家雇人摘鲜叶卖比较省心。”哎温回答道。“听说其他地区的茶叶也降价了?连老班章都降价了,是吗?”哎温好奇地向我求证,“是的,今年普洱茶价格比起去年整体下降20%30%左右,有的茶区价格掉得更厉害,不过有少数小众茶区价格没有下降。”“怪不得今年来景迈山收茶叶的私家车不如往年多,大家都说外面生意不好做,我们也就不往外面跑了,今年我和哎少、哎洪、哎华他们都挺闲,想去哪儿?摩托车开不进去的地方我们背你去。”他调侃到。

我们正聊得起兴,手机响了是临沧健身茶叶的小王,接通电话后他急匆匆地说:“茶这几天出了等不到你来,我在去邦东的路上,到昔归收茶蹲守一段时间,你到临沧找我老大,喂,喂,喂……”断断续续的信号加大雨做背景听懂了个大概,小王提前被他们老大“流放”到昔归驻扎收茶去了,还路遇大雨。相比眼下几百公里以外的我们,在茶林里纳凉、喝茶、啃野果绝对是度假级的享受,前一分钟我还在担心今年茶价下降哎温他们不往外跑太过于清闲,接完电话后瞬间觉得做一枚无拘无束不操心的茶农是件很幸福的事儿。

卖毛料,还是做品牌

哎温和他的小伙伴都是地道的布朗族,世代居住在景迈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那年春茶季他带我去亲戚家的初制所喝茶,当时茶叶行情很好,他电话总响个不停,一会问茶价,一会问地址。骑着摩托车奔走于茶林和初制所之间,风一般的出现,风一般的不见,我们都说他是奔走于茶山上风一样的男子,今年风一样的男子行踪不再飘忽不定,到任何喝茶的地方都稳稳坐着,让我觉得好不习惯。

哎华在芒景路边新建了一幢初制所邀请大家过去喝茶,我和同事刚刚坐下,哎华、哎温、哎少、哎洪四个人很认真的问, “我们想做品牌,你们觉得咋样?我们思考了5秒,罗列出N个问题等待他们回答,注册品牌的名字叫什么?商标logo长什么样子?普洱茶产品系列有规划没?有哪些稳定的销售渠道?谁在普洱茶企业工作过?有稳定可靠的制茶师傅吗?你们几个各自负责那一块?他们愣了一会儿回答道,“好像都没有想周全,我们做初制所卖毛料感觉都是在帮别人的品牌挣钱。”

每一次茶叶价格变动,影响最大也最直接的就是茶农。今年茶价下滑,订了茶后毁约跑单的情况不在少数,以往3、4月正是优质春茶采制、销售的高峰期,茶农一年中赚钱的黄金时段,去年还未到春尾,哎华他们寨子的茶基本都卖完了,今年茶价不高,但不少人手里都还堆着很多毛料。这几年茶农手里有了积蓄,我揣摩想改变卖茶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的年轻茶农应该不在少数,思路决定出路,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的品牌之路不会走得长远,怎样合理的分工合作,如何借助他人的力量,学习汲取更多经验才是茶农当下转型的必修课,而不是一味盲从。其实,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选择品牌之外,管理好自家茶园,保持茶园生态系统健康,提高制茶技艺做出优质原料,很多商机便会不请自来。

回头想想,在昔归收料的小王此刻应该挑灯夜战的开始监督制茶师傅炒茶了,蹲守昔归白天忙着甄别昔归茶鲜叶品质,晚上还得和炒茶师傅一起熬夜。不过,他可不用担心那么辛苦制作出来的茶叶卖不出去这个问题,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切有他们老大在,要不怎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呢。

挑战味蕾神经的试茶

尽管腿脚不便我依然想完成横跨三个州县的茶山行计划,哎温他们拗不过我只好目送我坐上开往临沧的客车。临沧茶喝过不少,但临沧的茶山只去过冰岛老寨,临沧茶区复杂的地貌和拗口的地名,着实考验我本就不灵光的方向感,刚下大巴就遇大雨,在无处可躲的高速公路边被人放鸽子,腿伤和一路的疲劳感马上袭击着我,好在临沧健身茶叶公司的老大仗义相助,才不至于特别狼狈。

健身茶叶公司隐匿于临沧城边,在原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内,看惯了摩天大楼里的现代办公区,眼前这栋用青砖砌的两层小楼透着一股老旧的亲切,爬满藤蔓的小院子清新别致,也许这里看上去不够新派大气,但随处都流淌着时光的痕迹。健身茶叶公司老大在评茶室里工作,满满一桌子评茶杯,分l-10号茶样,定时、定量出汤后逐个细品,我看了下茶叶袋子上的标签,都是昔归忙麓不同日期,不同片区的茶,这些应该就是小王“流放”后的劳动成果,由于昔归茶产量小,健身茶叶每年只出产1吨左右的高品质昔归茶。

茶厂里的每个人都称健身茶叶公司负责人“老大”,我自然就跟着喊老大了,老大是位低调谦逊,淡然随性的茶人,他反复仔细的琢磨每一泡茶,不停和茶艺师、制茶匠人交流意见,选出最中意的茶用于健身普洱茶昔归忙麓高端产品系列。跟着老大认真试茶体会混合兰香、蜜香、冰糖甜香,从层次丰富而多变的浑厚霸气到丝绸一般顺滑温软中分辨每一泡昔归茶的细微差距,我迟钝的味觉神经不断刷新对昔归茶的味蕾记忆,不一会我已头晕目眩有些醉茶,想到一会儿还要试喝4款冰岛茶,一种幸福来得太突然和头晕掉链子的复杂情绪油然而生。试茶这件事儿,除了有灵敏的味蕾,还得要有金刚不坏的胃才能胜任这门技术活。

老大说,今年昔归忙麓山片区茶品质普遍比去年好,特别是明前10天采摘制作的茶叶滋味和口感一天比一天好,但也必须反复试喝才能选出他们最想要的味道。“刚刚试的10款茶,最接近我们需要的味道只有3号、7号、9号,这并不代表其余7款茶不好,只是这三款刚好符合我们昔归忙麓高品质系列的综合需求而已,我们对昔归顶级产品‘和通要求更高,说通俗一点,就像看同一件艺术品,每个人的审美不同,答案不同。”

你好,昔归

从地图上看临翔区到昔归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小王说几十公里山路弯道多,路况复杂一个单边得花3个多小时。昔归古茶山位于临沧邦东乡,离村委会12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21cC,邦东乡位于临沧城东面,东面与普洱市的景东、镇沅、景谷隔江相望,最高海拔3429.6米,最低海拔750米。乡辖7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

邦东的天气阴睛不定,一段山路瓢泼大雨,一段山路又艳阳高照,幸运的是来到昔归入口后天开始就放晴,沿着新铺好的弹石路一路往下走,看着海拔表下降到900米左右的时候,离昔归核心茶区的入口就不远了。开车载我来这的小熊哥手臂前几天在冰岛意外拉伤,我们出发时间较晚到昔归已经是17:40,昔归核心产茶区忙麓需徒步进入,我一面担心自己脚伤未愈耽搁大家回程时间,一面不甘心地想,来都来了哪有不进茶林的道理。看着带伤陪同的小熊哥,和同事刚刚更新四手四脚爬出倚邦曼松的朋友圈,我果断请小王找根结实的木头当拐杖杵,爬昔归。

小王说昔归是一个较大的地域概念,分外寨、中寨、里寨。品质最佳,茶价最高,树林最大的昔归茶集中于忙麓。和其他热门山头一样,忙麓山里几乎每棵稍大些的茶树上都悬挂有某个茶厂或是某私人定制茶的牌子。在茶树上挂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曾几何时在炙手可热的山头古茶树上挂一块牌子2000元,甲家客人走了,下一拨乙家客人到,马上换新牌子,茶农赚得个盆满钵满。

昔归茶树叶片形状比较细长,当地人比喻为“藤条茶”,“柳叶茶”,茶树生长形状比较有特点,茶树主干相对较细,分出支干又细又长,特别多而且蓬杂,小熊哥说,茶树呈此现象除了茶农采摘习惯破坏了茶树生长的顶端优势外,还与地理环境有关。虽然我只走到忙麓茶区的外围,却感觉随着茶价日益高涨,茶农对这些摇钱树可没少“照顾”,路边粗壮的杂木根部被人为环状剥去树皮而枯死,取而代之的是新种下的小茶树,不远处的茶林中已没有任何一棵杂木抢占地盘,只是茶树上挂满了黄黄绿绿的粘虫板。这算是边破坏,边保护吗?

想到数百公里外的景迈山,前两天哎温他们村里的干部,布朗族寨子里的头人带领全村茶农上茶山种杂木树苗的生态保护意识,真想给他们点32个赞。茶园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决定了茶园未来发展的长度,和茶叶品质的宽度,只有提高茶农综合素质、培养生态意识,茶叶未来的品质安全才能得到全面保证。近日,央视爆出“武夷星”、“知福”、“响水涧”、“八马”、“今茗香”等多家知名茶企茶叶农残超标的新司闹得沸沸扬扬,可见食品安全已是全民雷区。

临沧“班章”

昔归茶被很多追捧的人誉为“临沧班章”,与冰岛齐名,产量较小全年仅产5-8吨,价格从2012年以来紧随冰岛开始跳跃式上涨。2014年春,昔归茶蹿至历史最高位的3800元/公斤。今年同期,昔归茶价和其他地区一样,下滑至2013年的2000元/公斤,有的甚至800元/公斤出手。

听茶农聊天得知今年清明前后,到寨子观光的散客络绎不绝,但极少有人出手,去年山头茶价最高位时,寨子里一下冒出了七八十个初制所,茶农家家户户都自行加工毛茶,希望能高价卖给散客。在寨子内挂牌的厂商却大都是“挂个牌就走了,一年也难得来一次”茶农抱怨道。茶农尽管手上有茶,追逐暴利的厂商不可能按行价收购,最后他们只能寄望于玩家、散客上门。与其他热门的普洱茶山头一样,路通了,人多了,茶价好,行情好,人也就变了,毛茶的来源就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有固定合作的茶农,每年春茶季,我都驻扎在公司建的昔归初制所里,盯紧每一个环节,而且我们选料的茶园在忙麓中心,不允许茶农把其他杂木弄死,生态环境很好。”小王说。

一路听到不同地区的茶农对今年3月景迈山村民查获销毁以次充好景迈茶两吨的事情拍手叫好,都说大快人心。暂且不评论茶农是否有权利处置销毁假冒景迈茶,他们团结一心,克己自律行为值得很多地区借鉴。

回程的路上一广州哥们来电,再三确认我微博发的地方叫昔归后,认真严肃的说:“以后不要去昔归了,昔归——西归,这意思你懂的。”我愣了三秒才反映过来,回答道:“我还真不懂昔归。”

你懂了吗?

猜你喜欢

景迈山临沧茶山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快乐茶山行
茶山谣
万亩茶山 十里飘香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