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迎建筑行业的互联网时代

2015-09-04

汽车工程师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行业信息技术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各行各业带来了创新思维。实际上,互联网拥有几大特点,一是去中心化,二是全透明,三是平台化。对一个行业来讲,互联网思维模式一般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人们的工作习惯或者说工具上的一个变革,它带来的是每一个个体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二个层级是互联网化,互联网化某种程度上会对现有的组织进行变革。最后一个层级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必须对整个产业进行商业模式包括价值的重构,这才是互联网的思维。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推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实体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建筑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乡危旧房改造为代表的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建筑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众多的市场机遇。

建筑行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变革生产方式以实现绿色发展等带来的诸多挑战。在“十二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总产值虽然保持了继续增长,但增速持续走低。中国建筑业在整个大环境下已进入产能过剩、市场缩减、竞争加剧、资金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建筑业新常态”。

同时,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一直比较传统,很多建筑设计企业之前主要沿用前苏联综合院所的模式,无论是大的设计企业还是小的设计院,同质化非常严重,产品的同质化也很普遍,企业管理过于粗放。整个行业各个利益主体被严重分割,包括设计施工被割裂,责任主体不清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整个行业的变革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速度比较缓慢。建筑业要想进行新一轮发展,就要以信息技术作为整个行业变革的原动力。实际上,政府也在期待建筑业的变革,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提出了我国将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旨在增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能力,优化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

上海近几年来也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建筑行业转型发展。为了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分步骤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建立符合上海市实际的BIM技术应用配套政策、标准规范和应用环境,构建基于BIM技术的政府监管模式,上海市于2015年7月印发《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传统蓝图提交方式已不能适应建筑业信息化的要求,为提高建设工程信息化水平和设计质量,2015年12月,上海市又发布了《关于本市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及竣工图纸推行数字化和白图交付的通知》。

建筑业正好可以借国家“互联网+”战略之势,开展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带动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实现产业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在生产制造环节实现“智慧建造”,在产品交付上实现“智慧建筑”。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平台雏形,但这些平台主要还是以IT技术和平面设计为分包主体,并没有专业建筑设计领域。虽然这些平台目前看来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但是可以看到“互联网+”正在与整个建筑行业进行融合。

基于互联网提供的大量突破行业、企业和区域边界的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信息,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快速、方便地找到上下游优秀的合作伙伴,满足经营管理、项目生产活动的需要。通过互联网,各方可以进行充分协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效益最大化。

借助于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社会资源和新兴技术,有助于以客户为中心,关注生产的全过程,通过改进或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供产品或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应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能激发组织和人员不断地开发出做事的新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实现管理上的创新。同时,利用BIM、云计算、虚拟现实、移动技术、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不断涌现的新技术,结合工程项目建造的全过程,将会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的开发与应用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从而推进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未来,建筑业互联网所承载的发展方向不是大而全,而是专而精;未来将会出现若干大平台,在这些大平台上有很多小而美的专项化创客团队、小微团队和大量优秀的自由设计师,共同构成整个行业新的生态圈。同时,未来设计师的工作场景将会更加多元,包括非常自由的SOHO办公模式,基于新技术的协同工作模式,还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交付模式以及利用移动互联,基于云端的协同工作模式。

未来,整个行业的互联网平台有两个主要的维度,一是设计师门户,涵盖从内容的发布、专家咨询、信息查询再到设计师自媒体;二是项目工作的需求,从协同工作、电子交付、招投标直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建筑行业要做的就是积极拥抱互联网,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真正让互联网对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体都有所改变,最终对整个行业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建筑业建筑行业信息技术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气凝胶节能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及进展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疫情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