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临床规模性调查分析

2015-09-03焦雪琴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成药不合理处方

焦雪琴

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临床规模性调查分析

焦雪琴

目的 探讨甘肃陇南康县第一人民医院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情况。方法 本文调查的随机数据来源于甘肃陇南康县第一人民医院2012-01—2013-12门诊的中成药用药数据,对不合理使用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到使用中成药的患者共260例,共调查到不合理使用药物18例,不合理使用发生率为6.9%。其中辨证不足8例,同类药物多种并开2例,用法用量不当3例,含毒性药品的不合理应用2例,配伍不当3例。18例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患者都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中胃肠系统损害6例,全身性损害6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例,皮肤系统损害4例。结论 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应积极加强监测与对症处理。

中成药;不合理用;规模性调查

中成药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它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也是临床用药的一种重要选择。当前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与药物工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中成药发展迅速。上市中成药多达9 000余种,临床常用的也有千多种,这给临床医师合理使用中成药造成了很大难度[1]。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0%以上的中成药是由综合医院的西医医师开出的,其中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常见[2]。不合理使用中成药,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清热解毒的双黄连合剂在发烧后服用,会产生胃疼、腹泻等不良反应[3]。本文为此通过规模性调查,探讨了甘肃陇南康县第一人民医院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文调查的随机数据来源于我院2012-01—2013-12门诊的中成药用药数据,包括中成药的药品名称、中成药规格、中成药数量、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中成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

1.2 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分类 配伍不当、含毒性药品的不合理应用、用法用量不当(认为中成药无不良反应,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疗效果,随意加大剂量,剂量过大则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辨证不足(不依据“热则寒之,寒之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同类药物多种并开。所有的不合理使用判断由我院三位中医专家进行审核。

1.3 调查方法 采取面询、电话询问与病历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为保证调查资料的完整性,我们进行了2次核查,确保了调查的有效率为100.0%。

2 结果

2.1 不合理使用情况 我们实际调查到使用中成药的患者共260例,共调查到不合理使用药物18例,不合理使用发生率为6.9%。其中辨证不足8例,同类药物多种并开2例,用法用量不当3例,含毒性药品的不合理应用2例,配伍不当3例。

2.2 不良反应(表1)

表1 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与表现

3 讨论

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的中成药由西医师开出,而西医师掌握中医理论不够完整,不熟悉药物配伍禁忌,导致不合理或错误使用中成药的现象时有发生[4]。本文实际调查到使用中成药的患者共260例,共调查到不合理使用药物18例,不合理使用发生率为6.9%。其中辨证不足8例,同类药物多种并开2例,用法用量不当3例,含毒性药品的不合理应用2例,配伍不当3例。比如一些西医师对中成药的药性、适应证、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主要在于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药物也有寒、热、温、凉之性,应用中成药时不仅要看清药名,更应掌握其主治和适应证,而不可望文生义,不进行辨证[5]。

同时18例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患者都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中胃肠系统损害6例,全身性损害6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例,皮肤系统损害4例。在合理应用中成药中,患者服药前应该认真地阅读说明书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项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同时也要留意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辨证施治是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和规定的疗程来应用中药注射剂,避免加大用量,而且要注意浓度。同时由于研究所限,一些中成药与其他药的配伍情况不是很清楚,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单独使用,不可以混着其他药一起用。一些中成药用药前要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因素,细查是否为过敏体质[6]。中成药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一定要密切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用,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要积极采取救治措施。

总之,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应积极加强监测与对症处理。

[1]韩洁,邹金凯,刘蕾.2011—2012年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4,1(5):58-60.

[2]黄以蓉.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分析[J].甘肃中医,2010,23(9):118-120.

[3]王兰芝.中医院住院部抗高血压药物不合理处方的抽样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48-49.

[4]张静.7 200张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1):84-85.

[5]杨成密,吴秀荣,蓝忠,等.某院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33-134.

[6]成志敏,李连胜,贺盛聪,等.2012年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1):49-50.

2014-12-15)

1005-619X(2015)06-0655-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56

746500 甘肃陇南康县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差评不合理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