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创伤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5-09-03吕治力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发生率

吕治力

老年创伤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吕治力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老年创伤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A组(34例)和B组(31例),A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取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A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5.9%较B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22.6%低(P<0.05)。A组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不明显(P>0.05),B组术后MMSE较术前降低显著(P<0.05),两组术后相对比(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优于全身麻醉患者,减轻早期认知功能损伤程度。

不同麻醉方式;老年创伤;早期认知功能

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临床日渐关注的问题,是各个临床医师急需解决的难点。麻醉方式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争议话题,较多数研究资料认为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产生不同影响[1],现本文就探究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01—11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老年创伤患者,男38例,女27例;年龄60~80岁,平均(72.3±2.0)岁;术前简易精神状况(MMSE)>17分;认知功能良好;按照麻醉方式分为A组(34例)和B组(3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A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患者手术情况选择合适麻醉体位,配制轻重水。0.75%罗哌卡因2 mL+蒸馏水1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1 mL+0.75%罗帕卡因2 mL,轻重水于15 s内注入蛛网膜下腔,维持体位15 min,术后自控镇痛,罗哌卡因60 mg+吗啡10 mg注入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氯化钠溶液100 mL,初期维持2 mL/h,15 min/次,持续48 h。

B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以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2 μ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取丙泊酚2 mg/kg通过微量泵静脉输注,以芬太尼、维库溴铵分次静脉滴注,术中吸入1%~2%异氟醚复合麻醉。术后以0.5 mg芬太尼+150 mg氟比洛芬酯配制成100 mL镇痛液静脉自控镇痛。

1.3 评价指标 MMSE评分[2]:分析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总分30分,MMSE≤17分则为文盲程度,MMSE>20分则为小学文化程度,MMSE>24分则为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若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可考虑有痴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s)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对比 A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5.9%(2/34),B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22.6%(7/3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MMSE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A组降低程度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MMSE评分对比,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对比

3 讨论

老年创伤患者术后创伤、手术应激反应等会导致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精神错乱、人格障碍、焦虑、记忆改变等为主,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是有中枢炎症、乙酰胆碱等相关因子参与其中[3]。随着POCD发生率的逐渐提高,临床医师日渐重视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情况,随着临床研究日渐深入,逐渐认识到术前合并创伤、手术刺激、麻醉药物、低氧血症等因素均会导致POCD。POCD是轻度神经认知功能紊乱,在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较为常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较多研究资料[4]认为,麻醉方式是POCD主要危险因素。因老年患者大脑机能逐渐减退,临床麻醉药物应用有较大影响。而选择损伤小,安全有效麻醉方式则是降低术后POCD发生的关键措施。在本次研究中,A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5.9%较B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22.6%低(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经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高安全性,可降低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且A组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不明显(P>0.05),B组术后MMSE较术前降低显著(P<0.05),两组术后相对比,P<0.05。说明腰-硬联合麻醉减轻了全身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提高了MMSE值,在避免POCD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相关动物实验[5]中表明,经全身麻醉药物会影响中枢胆碱能系统,对神经造成直接损伤,改变记忆相关蛋白表达,其原因多是因为全身麻醉药物残留体内导致。且全麻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而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以自控硬膜外镇痛,能够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效果显著。总而言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优于全身麻醉患者,减轻早期认知功能损伤程度,优势显著。

[1]余斌,何康梅,张晓庆.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10-112.

[2]顾永辉.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12,7(7):57-58.

[3]谢爱军,魏秀吾,上官明化,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214-216.

[4]刘雅,刘学芳,谷若男,等.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0):1469-1470.

[5]陆利君.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4):260-262.

2014-12-15)

1005-619X(2015)06-0646-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51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全身麻醉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