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2015-08-30文/毛

乡音 2015年1期
关键词:骑驴平山县名村

文/毛 砚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文/毛砚

人们耳熟能详的戏曲《小放牛》中,牧童与村姑对唱中有这样的一问一答:

牧童唱:“赵州桥(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吧咿呀嗨......”

村姑唱:“赵州桥(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吧咿呀嗨......”

村姑唱词中的“张果老”,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八仙是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汉锺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本名张果,《新唐书》、《旧唐书》中有《张果传》,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192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中专有”张果”词条,谓:“张果,唐代人。隐恒州中条山,讳乡里世系以自神。往来于汾晋间,尝自言生于尧丙子岁,武后使使召之,果诈死。开元中遣使迎至京,欲以玉贞公主降之。(果)大笑不奉诏。寻还山,号通玄先生。”具有权威性的《辞海》中也列有“张果老”条目,与《中国人名大辞典》大同小异,但增加了更多的传说成分,谓:“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久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间,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他)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籍。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

从上述记述可知,张果老无疑是传说中的人物,而他又与河北省有关,故2012年“张果老传说”列入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果老传说”流传于平山县岗南镇、大吾乡一带。据传,张果老的家乡在平山县霍宾台村。霍宾台又叫侠门台,该村距平山县城20公里,北临岗南水库,西靠驴山,依山傍水,物产丰富。全村480多户,2200多口人,以张姓为主。

据该村老人们介绍,张果老出生在霍宾台张家胡同,排行老二,哥哥叫张能。兄弟分家后,张果老分得一个破盆、一头小毛驴和老母亲的抚养权。母子艰辛度日,张果老靠砍柴、种田维持生计。传说有一天,他骑驴回家途中走到山神庙前桃树下,见到两位老者(北极仙翁和南极仙翁)在下棋。张果老把驴拴在一块石头上,然后到老者跟前看下棋。其间,他和驴子各吃了老者施舍的半个桃子,竟不知不觉地成了仙。待他回转来想到家时,村人皆早已不认识他了,而村里关于他成仙的传说已历好多代人了。

典籍上记述的“武则天曾遣使欲召之,(他)即诈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令通事舍人往迎,乃至东都......后恳辞归山”,称“恒州张果先生”,以及“入恒山,隐蒲吾县(后改为平山县)”,唐玄宗封其为“银青光禄大夫”等,确与平山相吻合。据平山县志记载,“蒲吾故城为八仙张果老之仙乡,唐复为恒山郡,又改为常山,即今直隶正定府。恒山在直隶曲阳县西北,亦曰常山。”

溯史渊源,关于张果老的出生地,也有山西之说,因为山西省也有个恒州,但山西的恒州并没有沿袭成蒲吾县的历史过程,由是可见,张果老不是山西人。

有关张果老的传说和遗迹,最多的首数平山县。传说张果老在霍宾台一带世代相传,妇孺皆知。而今在村西驴山之上还可看到与张果老有关的山神庙(旧址已毁,仅存根基和随处可见的瓦砾)、张果老庙旧址碑、棋盘垴、揽驴橛、驴蹄沟、果老梁、果老洞、果老屋、驴蹄窝、宝葫芦石、揽驴橛山等所谓的仙踪仙迹。溯史追源,足以印证张果老是平山人。

平山县大吾乡西荣村退休教师闫振芳老人多方搜集资料编撰的《张果老传奇与驴山神旅》,详尽地记述了有关张果老与平山的传说,成为平山张果老传说之集大成者,颇值一读。

读者如有兴,不妨哼着《小放牛》的小曲,到赵州桥上走一番,体味一下“张果老骑驴桥上走”的风姿,再到平山寻访张果老留下的印迹,不失为一次有趣的燕赵文化之旅。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猜你喜欢

骑驴平山县名村
骑驴漫游记
平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父子骑驴
育雏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快乐阅读 伴我成长——平山县图书馆 “2018 全民阅读-书香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侧记
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获奖名单
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