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学绩分析研讨会的定位与作用

2015-08-29马志太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备课组执行力研讨会

马志太

现在各个学校每到期中或期末,都要针对学生考试成绩,召开成绩分析会或基于学情的研讨会。而此类会议的目的、过程、形式和效果则各不相同,对于成绩分析研讨会的定位和作用也众说纷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管理思路,我们认为,定期召开各年级的成绩分析会的定位与作用有三点,即发现教育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和执行落实举措。

发现问题——定位而非定性

在每次以“学绩分析与微项目交流”为主题的年级分析研讨会上,教师们主要做两件事情:展示数据、分析数据和交流项目、分析得失。这两项内容都是为了发现自身或本团队在上一阶段教育中的问题,而不是为了批评谁,不是给谁定性。任何一次测试数据都有高低之分,一次落后、两次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于人,可怕的是发现问题而不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定位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突破点和改进点,而且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既定位团队又定位个人。首先定位团队。一枝独秀的团队,注定是要失败的,团队失败,个人也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因为他没有在团队建设中发挥必要的作用,反过来团队的现状也会让个人本身的成绩黯淡无光并失去发展后盾。而团队找到问题所在和改进点后,如果没有落实到团队中的每个人身上,没有在团队的研究与分析中找到每个人的改进点与发展点,那就是自说自话,就是空谈,因为任何工作都是通过每一个个体去落实、去实践的。

改进方案——定事而非定调

发现问题了,定位改进点了,下一步就是怎样从改进点出发解决问题,制定工作改进方案。改进方案就是列出下一阶段我们要做的具体事情,而不是喊一些大而不当的口号、华而不实的调子,诸如“进一步培优补差”“向课堂要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等等。改进方案是落到实处、落到个人、落到细节的具体措施,比如用什么方法、在什么时间、由什么人去实施,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如何反馈等等。

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说,改进和调整的关键,一是备课组微项目的调整,二是微项目如何变成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微课题,即每个人都要承担一项改进任务,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为提升团队的整体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这个环节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改进方案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要及时搜集反馈、实施质量评价,及时调整现行措施和方法,使改进工作成为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其中,学会教育反思的方法尤为重要,可以在备课组范围内采用“学绩分析研讨会”的方法,即“分析数据—经验共享—自我反思—调整措施”四步法。

执行落实——定人而非定标

提出改进方案之后的关键点就是执行落实。执行力是决定一件事是否成功的关键。再智慧的想法、再科学的计划,没有用扎实、朴实、坚实的执行力把它落实下去,前面两个环节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所谓执行力,可以理解为教育行动力,就是指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也是指贯彻工作方案、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这是把教育目标、工作规划转化成为实际效益、阶段成果的关键。那么,提到执行力,就涉及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要执行谁的指令和规划呢?通常我们对执行力的理解就是,要执行上级(包括校长、教学主管等)的指令。在上述理解中,这个执行的过程中是没有个人的思考、智慧与能动性的,是完完全全统一指令下的机械工作。我们需要的是符合学情的个性化规划的执行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学校整体教育目标和理念的指引下,要学会制订属于自己的规划,做自己的执行人。

著名的企业培训师王一名先生提出,第一时间把目标变成成果的行动,要包含六个成功要素,即“锁定结果、锁定责任、拿出计划、跟踪检查、即时奖惩、总结改善”。而我们提出的“做你自己的执行人”指的就是“锁定责任”,做自己制订的工作规划的责任人。而团队是帮助个人的组织,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依靠团队的力量,以合力增强个力。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这就体现在重视备课组成员、任课班级的班主任、年级组成员上,只有大家保持一致的努力方向并精诚合作,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 于萍

猜你喜欢

备课组执行力研讨会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备课组长的定位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