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

2015-08-29秦淑贤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字理组词渗透性

秦淑贤

学校现行课本为1996年出版发行的版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该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修正与调整。我们落实新课改理念,开发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教材中,对教材中陈旧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创编了新的符合校情的校本教材;以课改新理念为指导,改变低年级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拼音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学校一年级上册教材的6个单元中前4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均是拼音教学。原拼音教材以学习声母、韵母、音节以及相配套的图片为主。但是,这样的教材编排将拼音教学与文字的认识割裂开来,使学生对文字的学习出现空白,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日常交流不能通过词语来进行,不利于他们书面语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融入渗透性识字,落实新课改理念——多认少写,认写分流。实践证明渗透性识字应该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从发音方面来考虑,所识汉字的读音要与所学拼音有关,如学习到韵母“ai”时,可安排“麦、白菜、排队、矮、抬”等识字内容的学习。这些词语的音节中均含有所学韵母“ai”,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汉语拼音发音质量、拼读能力,而且能增加识字量。

从字义方面来考虑,学生所识汉字应是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事物。渗透性识字内容应多选择名词而少选择动词或形容词。“抬”的选择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拼音教材的一个音节。

据统计,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在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23个声母、35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以及63个音节)以外,进行的渗透性识字量为108个,其中有30多个汉字是教材后两个单元识字部分需要学习掌握的。在前4个单元拼音教学中进行渗透性识字不仅拓展了识字量,而且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识字教学的创新研究

学校原有教材多采用看图学词识字的形式。传统的识字教学是读、写、“听”,而我们在学生学习汉字初始就有意识利用汉字的特点与学生以目代耳的特征,渗透相关识字方法的教学。

字理识字。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结构原理,抓住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汉字形音义的教学。低年级听力障碍学生在写字、写话过程中常出现错别字,这与学生机械识记有很大关系,学生不理解字为什么这样写,只能靠死记硬背。我们利用汉字的理据特征,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分析字形,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义、字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会写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有效减少错别字的产生,提高了教学效率。

字本位思想。以字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语言研究思路称为“字本位”。我们根据实际对此教学法进行了合理的调试:学习新词后选取学生易于组词的字作为核心字进行组词,将以往先学词语,通过词语记住生字的过程转化为由字组词,由一个字拓展到与之关联的多个词语的过程。它易于记忆,学生学起来也十分感兴趣,在玩中就积累了大量的词语。

词串识字。所谓“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联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如,第二册教材的第一课:早上, 太阳,起床,刷牙,洗脸,早饭。借此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词语认识生字的同时通过大量的朗读培养语感。

自编教辅材料

字理识字集结成册。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把网上能够收集到的汉字字理的解释集结成了一个册子,并下发到每一名组员手里,便于教师们在教学中以此作为参考资料。

配套练习的编写。原教材只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安排一个基础训练。这样的安排虽然可以体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但是存在以下问题:练习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缺乏具体到每一课的练习。我们通过借阅大量的普校练习册,创编出了一套充满趣味性、实用性、内涵丰富、沟通课内外的练习题,弥补了原教材的缺憾。

编辑 于萍

猜你喜欢

字理组词渗透性
视唱练耳课程与作曲技术理论的交叉渗透性探究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怎样正确组词
阿奇山1号岩体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及渗透性评价
我会组词
纺织基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的体外水渗透性研究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