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高校园林教育存在问题的探讨

2015-08-28孙刚周强唐相亭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孙刚 周强 唐相亭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物质条件日益得到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人居环境这一精神需求也越发的重视,园林景观行业因而火热起来,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随之增加。然而,从高校毕业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很难胜任公司所交代的工作,出现这一行业问题主要还是由园林教育造成的,本文针对我国现如今园林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园林教育;教学方法;通才教育

近年,在我国步入快速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兴旺的大背景下,园林景观行业也随之火热起来;为满足行业对大量专业人才的需求,开设园林及相近专业的高校也从 80 年代的5 所猛增至300多所,数量的迅猛增长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

1 园林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数量增长过快, 教学质量不能同步提高

由90年代初仅有几十所院校开办园林专业发展到目前的100多所本科院校,此专业的学生数量也与日俱增。然而,教学硬件和师资却未同步提高,硬件方面实验室和苗圃地等紧缺;师资方面,每位硕士生导师分派的研究生数量由几个猛增至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再加上本科生的学习指导,使得教师的心力满足不了教学质量需求,学生的质量也随之下降;还有很多新开设这个专业的高校教师大多都是临时受命从别的专业调度来的,另有一些是应届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参与教学,没有实践经验,势必也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1.2 专业分化派别,专才教育不可行

园林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综合学科,融合了建筑学、工程学、土壤学、生理学、植物学、生态学、美学以及经营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 一定程度上导致衍生出多个“派别”的现象,每个“派别”的学习重点不同。主要分为三大流派:一类是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学习重点是园林植物种植和应用方面, 侧重于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改造;一类是建筑院校的园林教学体系, 学习重点是人工环境的规划设计;第三类就是艺术院校的教学体系了,偏向于室外环境艺术的设计。不同性质的院校,专业课程也主要以各自的教学背景为基础进行设置,农林院校开设的课程重植物轻建筑,而建筑院校开设的主要是景观建筑方面的课程,植物方面的知识一带而过,艺术院校开设的园林景观设计专业主要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重形式美和平面构图;如此一来,园林教育变为专才教育,懂建筑的不了解植物,懂植物的不会建筑设计,艺术生设计出的空间还要农林院校的学生增添植物,因此,专才教育对园林行业来讲是不可行的。

1.3 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设计思维

目前,各大院校的园林专业教学方式还是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通过国内外的优秀案例介绍先进的设计理念,然后布置作业给学生作,学生也是照猫画虎的进行方案设计,四年的模板式教育限制了学生的设计思维。优秀案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仅仅只是第一步,而怎样将前人的设计理念和精髓为己所用,再次进行演化和创造才是更为重要的一步。

1.4 学习与实践相分离,教学与行业需求脱轨

四年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手绘表达的训练、植物的识别、工程制图、设计尺寸与规范的熟知等,这些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要花费两年的时间,大三主要就是综合训练了,大四完成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大学学习时间十分紧迫,这就导致学生学习仓促、实践少,再加上课堂的学习与实践的联系不太紧密,教学与公司里的设计流程相差甚大,学生不了解园林设计项目的全程或基本流程,方案作业轻相地謀篇、重形式设计,轻方案推敲、重表现技巧,轻历史文化、基址特质,重时尚概念、标新立异,这样的方案也只能是作业,无法实施。

2 建议及对策

2.1 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建立有效的园林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有效的园林教学评估体系,取消不满足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招生资格,明确限制师生比,制定教学硬件指标,规定教师带领学生设计实践的次数。并且,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如:各地区的风景园林协会、各市的园林部门与高校园林教师紧密合作,项目让教师参与进来,并定期举行交流或培训会等。

2.2 明确培养目标,发展通才教育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够尊重文化和自然规律,掌握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应用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工程材料、方法、技术、建设规范与工程管理等内容,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参与各种尺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的调查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与价值观等。

改变专才教育模式,不论农林院校、建筑类院校,还是艺术类院校,制定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园林设计项目的能力。

2.3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从课堂上或资料里看到国内外园林景观设计大师的成功案例或优秀作品,就盲目效仿,美其名采用了某某设计理念,然而根本没理解其设计理念之精髓。如:学生的方案为体现少即是多这一设计理念,利用了大面积的铺装或草坪,然而如真落实到施工当中,才发现景观单调而乏味,毫无审美感可言。因此,园林专业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而且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现如今的园林设计教育尤其缺乏对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 很多学生用了4 年的时间重复着相同的方案设计理念训练,或者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将多个案例进行组装,A方案的小品、B方案的植物、C方案的建筑等凑到一起,就成为自己的方案;古人云:造园之始,意在笔先。一个好的方案应先有一个好的立意,立意就是一个方案的灵魂,而这立意就来自于每个园林设计者的大脑和内心深处;因此,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园林教育的重中之重。

2.4 加强实践教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园林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最终的目标是将方案落实到人居环境当中,因此,一个方案的好坏会影响很多人,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校园内开辟一块专属学生的设计实践基地,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发现、解决问题;还可加强与绿地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城市公园、风景区等建立联系,开辟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同时, 建立与企业、设计院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参与设计和工程实践的机会。

3 结语

我国于2010年将风景园林学由三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从此,风景园林学和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形成了三位一体、三足鼎立的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园林教育受到了国家级层次的重视,为园林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今后的工作重点将是制定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机制,园林教育事业也将蒸蒸日上,园林这一行业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永远的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高翅.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之断想[J].中国园林,2007.

[2]傅凡.对于风景园林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风景园林教育,2014.

[3]范秀云.谈我们高校现代园林教育[J].学术探索,2010.

[4]赵警卫.我国园林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

[5]汤茜.我国高校园林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3.

[6]朱祥明.对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园林,2007.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