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藁城清代禁赌碑

2015-08-28陈素朋

卷宗 2015年7期

陈素朋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并分析了了藁城清代禁赌碑碑文内容、存在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后人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禁赌碑;禁赌条例;乡规民约性质的石碑;对后世警示教育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间走私文物活动猖獗,尤其是散放在野外的石刻文物往往成了他们的猎获对象,面临着被盗的危险。为了保护辖区内的石刻文物,藁城区文物保管所将散放在各村的石刻文物进行了集中,共运回石碑70余通,石佛像20余尊,其中的清光绪年间的禁赌碑有较高价值。禁赌碑最早发现于藁城区廉州镇毛庄村果园内。此碑青石质地,通高166厘米,宽60厘米。碑额呈长方形,楷书阴刻“禁止赌博”四个大字。碑文亦为楷书,自右至左为:盖闻朝廷有法律,原以整纪纲;乡党有禁条,亦以防好恶,近见本村之内树木渐损,赌博渐闻,人人切齿,户户含冤,是以合乡人公议禁止。自禁之后,不得砍伐树木,纵放赌博,如有不遵禁条而任意妄行者,查出公议重罚;若恃强不服,禀之于官,庶树木茂盛而赌博民息,风俗不由是而美哉!谨将条例开具于此:一、捉获砍伐树木与赌博之人,上分罚钱三千,中分罚钱二千,下分罚钱一千。顷地(注:一百亩为一顷)以上为上分,五十亩以上为中分,五十亩至无地者为下分。二、无赖之徒因被罚怀恨与首事人携嫌(同挟嫌,意即怀恨)暗生欺害或另生事端,查出合乡鸣攻。三、同事人有退缩不前,畏祸缄口与犯禁之人一体同罚。条例后面开列了首事人(即公议人)名单和立碑时间。整段碑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明了立碑的原因、目的和措施。之所以刻立禁赌碑是因为“近见本村之內,树木渐损,赌博渐闻”,对这种现象,村里人已是“人人切齿,户户含冤”,因此全乡人公议要求禁止。立碑的目的就是要刹一刹砍伐树木,纵放赌博之风,希望禁止之后树木茂盛,赌博之风停息,民风由此而变得淳朴美好。要想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对犯禁者提出严厉的制裁措施,即“如有不遵禁条而任意妄行者,查出公议重罚。”以公众的力量去约束犯禁者。对那些恃强不服者,还要禀告于官,交官府处理,因此对犯禁者有较强的震慑力。第二部分为条例的具体内容,对砍伐树木和进行赌博之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标准,上分罚钱三千,中分罚钱二千,下分罚钱一千。并对违禁的无赖之徒提出严厉警告,不得因被罚而怀恨报复公议人,一经查出,全乡人要对他大肆攻伐,使之永远不能翻身。条例还对公议人提出了要求,一同参与公议的人如果有退缩不前,害怕惹祸上身,闭口不言、明哲保身的和犯禁者一同受到重罚。第三部分列出的首事人(公议人)名单和时间,让我们看到了立碑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而且便于民众监督,以期通过这次立碑对本村存在的乱砍乱伐树木和放纵赌博的歪风邪气有一个强大的震慑作用。因此这是一通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具有一定公信力和约束力的乡规民约性质的石碑。赌博不知起自何年何月,但不论哪个时代,赌博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都是不言而喻的。这通禁赌碑虽然记载的是清光绪年间发生在藁城区廉州镇附近农村的一段历史,在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借鉴意义。